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呼韩邪单于有几个妻子

呼韩邪单于有几个妻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12 更新时间:2023/12/24 3:38:44

据查,在昭君来到之前,呼韩邪单于的阏氏一共有如下五位:

第一位:乌禅幕的女儿。这个女人是呼韩邪还没有当单于的时候,他的父亲虚闾权渠单于给他找的妻子。关于他的这个妻子,我们知道的只有如下的一点内容:

一是他的这个妻子的父亲是匈奴的老臣乌禅幕。乌禅幕原是居住在乌孙和康居之间匈奴部落的一个小王,在狐鹿姑单于在位时率部东迁回到匈奴。狐鹿姑单于把日逐王的姐姐嫁给他,让他率领自己的部属居住在匈奴右地。乌禅幕的女儿随后就嫁给了稽侯狦也就是日后的呼韩邪单于。在稽侯狦自立,最终成为呼韩邪单于的过程中,乌禅幕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是他的这个妻子早在公元前75年就给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铢娄渠堂。不过,从刚才的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信息:呼韩邪单于和他的第一位妻子都至少应该比王昭君大上40岁左右。

三是在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结婚之前,呼韩邪单于的第一位妻子应该已经死了。

第二位:呼衍王的小女儿,号称大阏氏。这里的呼衍王,就是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呼衍氏大贵族左伊秩訾王的弟弟。呼衍氏乃是匈奴名望家族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之首。呼衍王的小女儿与呼韩邪单于结婚的日期大致应该在稽侯狦自立为呼韩邪单于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58年左右。

换句话说,呼韩邪单于的这位妻子至少应该比王昭君大15岁左右。在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结婚之前,呼衍王的小女儿是呼韩邪单于最为受宠的阏氏这也就是大阏氏的由来。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结婚的时候,呼韩邪单于的这位妻子还在世呢。她给呼韩邪单于生了雕陶莫皋、且糜胥、咸、乐共计四个儿子。其中雕陶莫皋这个人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人,后来跟王昭君还有很大的关系呢。

第三位:呼衍王的大女儿,号称颛渠阏氏。呼衍王的大女儿虽然比她的妹妹大,可在呼韩邪单于家里的地位却比她的妹妹要低。她给呼韩邪单于生了且莫车、囊知牙斯两个儿子。我们还可以认定的是她们姐儿俩是在同一时间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结婚的时候,呼韩邪单于的这位妻子也还在世呢。

第四位:屠耆阏氏。应该是屠耆王的女儿。她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44年左右。这个时期,正好是呼韩邪单于再度回到单于庭发展而与西汉政权失去联系的时候。她给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卢浑。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结婚时,呼韩邪单于的这位妻子也还在世呢。

第五位:号称为第五阏氏。姓名不详。她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时间应该与屠耆阏氏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时间差不多。她给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舆。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结婚时,呼韩邪单于的这位妻子也还在世呢。

标签: 呼韩邪单于

更多文章

  • 傅瑶是谁的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傅瑶

    傅昭仪(?公元前2年),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颇有姿色,初为汉昭帝上官皇后的才人。汉宣帝时期,得到太子刘奭宠幸。汉元帝即位,封为婕妤,甚得宠爱,生下平都公主、定陶恭王刘康,进封昭仪。汉元帝去世,随着儿子刘康进入定陶,称定陶太后。刘康去世

  • 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建安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对于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虽然都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是,

  •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是将皇位传给养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帝

    宋朝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开创,经济发达,文治鼎盛,先后分为北宋和南宋,一共经历了18个皇帝,享国319年。在宋朝的历代帝王之中,除了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赵匡胤之外,名气最大,最受世人赞扬的皇帝,要数宋仁宗赵祯。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之子,继位之后一改他父亲宋真宗劳民伤财,神道设教的方针,以仁义治国。他善于采

  • 古代"太尉"官职的历史由来 "太尉"权限大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尉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位列四大名著之中的《水浒传》,在脍炙人口的《水浒传》中不仅有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以及他们各自传奇故事,但是我认为在《水浒传》中英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在当时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的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在这等级分明的官僚体系中有教头、禁军教头、经略使、都监......真的是让我们眼

  • 投壶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投壶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醉翁亭记》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壶”这个游戏。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

  • 家谱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家谱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谱是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致宋

  • 家谱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家谱

    爱国诗人文天祥曾云:"家之有谱犹如国有史也。史以纪实,谱以昭穆。昭穆明,则家派无可不显!"一国无史便难明兴衰,一族无谱则难知世系。回首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虽朝代政权更迭不休,家族文化却历久弥新、延绵至今,这与家谱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那么一部完整的家谱到底都记载些什么呢?姓氏源流中国古姓大多是图

  • 大夫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大夫”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夫

    旧时医生称为郎中,近现代以后随英文doctor译为大夫,念作(dài fu),后为医生,医师,至于民间仍有以大夫(dàifu)称呼者。由来大夫一称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就有(《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后

  • 北宋三司使官职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司使

    蔡襄是北宋名臣,在任期间任劳任怨,为百姓做实事。他在通州发现泉眼供当地使用,后来被命名为蔡公泉。蔡襄本在外地做官,宋仁宗召蔡襄回京,授职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后来宋仁宗去世宋英宗即位,正式任命蔡襄为三司使。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回朝修《起居注》,参预政事。次年,迁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注内诠。嘉

  • 北宋知谏院官职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知谏院

    蔡襄做官后历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等职,庆历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蔡襄作诗称贺,受欧阳修等三人举荐,被宋仁宗任命为“知谏院”。他遇事从不回避,奏疏忠诚恳切,大都关系天下利弊、一时缓急。蔡襄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