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气吞山河:吞,吞没。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浊浪排空:形容来势凶猛,气势宏伟。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浩大。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诗句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2、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10、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11、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12、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13、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14、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15、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16、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17、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18、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19、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20、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李商隐21、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俗语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2、黄河清,圣人出。3、黄河百害,惟富一套。4、跳进黄河洗不清。5、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6、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7、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8、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9、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10、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英雄故事
你知道“黄河改道”吗?当然了,这个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也就是以前,黄河并不是从垦利县入海的,以前的河总是发大水,有自然的原因,也有治理河道的人为原因,最终选择了这条河道流入渤海。黄河会发大水的,这可是我从母亲那里听说来的。黄河以前会时不时的发大水,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件事得从我外祖母的后妈说起,就是我妈的姥姥,是一位很慈祥的老太太。我小的时候还见过她。我叫她“老姥娘”,就是太姥姥的意思。太姥姥的娘家是“营里”,就是现在的东营村或是西营村吧,在我们家东边大约十里路的样子。在她还很小的时候,有一年初春黄河出了很大的水。村里有人家娶媳妇办喜事,红白喜事不仅仅是一家子的事,更是一个大家族甚至一个村子的事情。因为路都被水淹了,人们只好坐船去辛店集市上去置办东西。哪知不远的路上,却遇到了大风雨,小船被刮到了一个偏僻的水域里(妈说就在现在的邵头村前面),一个晚上,一条船上二十多口人就被活活冻死在那里。太姥姥的父亲就在里面。每当听母亲说起这件事时,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总在祈祷有像故事里的奇迹发生。可是,这过去的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因为我的心情而改变的。太姥姥的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一群孩子,天天哭。是呀,没有吃的,没有穿的,也许只有泪了。有一天晚上,她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可又像是醒着。有一个人过来和她说话:“你别哭了,老是哭有什么用啊!你哭坏了身子,这一帮孩子咋办啊!”“唉,可是那又能咋办呀?”“你别急,你们里间屋里不是有一口小瓮吗?里面有豆子。你呀,明天就挖上点拿到集上去卖了,换点吃的、花的。记住,一回少挖点,别一次都挖没了,一次都没了那下一集不就没得卖了吗?”太姥姥的母亲有意答没意答的就应下了。心想,一共就那么点豆子,才够几次卖的呀。不过到了天亮,她也真就照着梦里那人说的去做了。实在没有办法了,有条路就得去走走试试。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等第二次再打开瓮的时候,里面的豆子还是原先那么多,一点也没有少。就这样,每个集上就去卖一点豆子,换些吃的来。那些豆子足足卖了大半年。一家人才活了下来。小时候,听母亲说起这件事,我总是在不停的质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可是现在,我就信了。我相信那是真的。黄河的泛滥带给老百姓无尽的苦难,可是,谁又忍心让苦难中的人更加苦难呢?给一条路,也许就能活下来了。这就是那时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