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写出三个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选其中一个写出关于他的故事?

写出三个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选其中一个写出关于他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08 更新时间:2024/1/25 1:26:51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小故事】

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成语“入木三分”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2、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小故事】

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才离去。

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唐代书法家,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创立“颜体”。代表作:“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怀素的书法故事?

怀素故事如下

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赵孟书法故事趣事?

1、旁通佛老

赵孟旁通佛老之学。晚年归乡时,曾经入松江北道堂事道,道号道渊。

2、衣冠盛事

赵孟原因程钜夫的举荐而以兵部郎中入仕元朝的。后来程钜夫任翰林学士承旨时辞官归家,朝廷命赵孟接替他任职。赵孟就任后,先去拜谒程钜夫,然后再入翰林院视事,此事被当时传为士大夫的佳话。

3、一家皆善书

赵孟的二子赵雍、赵奕并以书画知名,而其夫人管道升聪敏过人,能书善词,绘画精于墨竹、梅、兰,笔意精绝。元仁宗曾取管道升的书法,与赵孟及其次子赵雍的书法用玉轴精装,钤上御印藏于秘书监,说:“让后世知道我朝有一家的夫妇父子都善书,这也是奇事啊!”

扩展资料

赵孟博学多艺,文学艺术开创一代风气。他兼擅各种绘画,其中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

他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称“作画贵在有古意,如果没有古意,即使再精细也没用”,遥追五代、北宋法度,时人称赞他有唐人的“致”及北宋人的“雄”,并去除了二者中的“纤”及“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我国古代四大书法家的故事?

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赵孟被誉为四大书法家。这次我来说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故事:1、欧阳询流连观碑;2、颜真卿黄泥习字;3、柳公权学书法;4、赵孟奖拔雪庵和尚。

1、欧阳询流连观碑。欧阳询是个书法大家,也是个惜才的人。有一次,他从外面出使回家,于荒外乱草丛中发现一处石碑,石碑上有一些文字,原来是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欧阳询立刻驻足观赏,一会离开之后骑行几里路复又折回欣赏。这还不够,第二天他又过来观摩石碑并用纸张临摹,在碑旁研习三天三夜,掌握其精髓之后,才高兴离去。

2、颜真卿黄泥习字。在颜真卿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颜真卿的母亲带着他回到外祖父家,由外祖父教习颜真卿习字。颜真卿写起字来很是认真,但家里的条件并不算好,母亲也感概,觉得对不起孩子,不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颜真卿最后找到了一个不花钱的方法,那就是碗当砚台,刷子当笔,泥浆当墨,墙当纸,写满了用水冲掉,再重新写过,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颜真卿认真习字,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3、柳公权学书法。柳公权在很小的时候字写的就很好了。但其经常自夸,偶遇一个卖豆腐的老夫,被嘲其字软塌塌的,没筋骨。这让柳公权很不服气,老翁便告诉柳公权有人可以用脚写字,并且写的龙飞凤舞,铿锵有力。柳公权便去京华城看了这个无臂老者,果然如豆腐老夫所说,无臂老者左脚压纸,右脚写字,写下的字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柳公权马上跪下请求拜师,老者没有同意,只是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从此,柳公权不再自夸,专心习字,最终也学有所成,为后人称颂。

4、赵孟奖拔雪庵和尚。赵孟书法很好,却也是谦逊之人。同一时期有一僧人,号名雪庵,也擅长书法。当时元代皇宫中的匾额,均由雪庵先生所写。元代延佑年间京城大都的兴圣宫刚刚建成,宦官李邦宁传皇太后诏令,命赵孟为兴圣宫题写匾额。赵孟坦言以往匾额均由雪庵和尚所写,雪庵的书法名声更大,传遍朝野。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黄河和银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与银河相通的典故传说:关于黄河的源头,《荆楚岁时》曾记载有一则神话故事:相传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附近见到了织女,织女十分热情地恭迎并接待了这位汉朝使者。张骞返回时织女赠其一机石。张骞持机石返回长安向汉武帝复命,将机石献给汉武帝,并将寻找黄河源头

  • 湖州丝绸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浙江省湖州市素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著称全国。湖州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远古以来,盛名不衰。湖州缓绢以其精美绝伦远销全国、世界,享有“衣被天下”之美誉,其间也经历了艰难的曲折。以古鉴今,回顾湖州丝绸发展的历史之路,对于振兴我国的传统工业,弘扬祖国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元朝湖州籍著名书画家

  • 宋朝时陆上丝绸之路是什么局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的局面是日益衰落。北宋时期土地版图大幅缩减,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时期,更无法涉足西北地区,丝绸之路衰落日益明显,而海上丝路崛起,逐渐有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迹象。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之前20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已经开通。“丝绸之路”

  • 书法名家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有许多让人称道的故事:书成换白鹅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

  • 杭州是哪个省的省会景色优美素有什么之美誉又因产丝绸而闻名被誉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浙江省会杭州杭州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离上海180余公里,是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设县治以来,杭州已有2200多年历史。五代吴越和南宋王朝都曾在这里定都。今天杭州己成为浙江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杭州,自然神秀,山水旖旎,素有“人间

  • 黄河文化故事的心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这篇作文让我了解到了黄河的历史,让我对我们的黄河有了更深的感情,我爱黄河,更爱我们的祖国1943年夏天,铺天盖地的蝗虫将秋庄稼苗吃个精光,村民只能靠拔野菜、挖草根、捋荆籽、剥树皮维持生命。但是侵略者比蝗灾残酷百倍。很多人干着干着就不见了,不是饿倒在路上,就是被打死在悬崖下。爷爷说,他亲眼见过往黄河南

  • 黄河的传说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传说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就让他百步之箭,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很气恼,他从来都是箭

  • 关于黄河的神话传说?50字内,要短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秋水暴涨,许多小河里的水汇聚到黄河里来,黄河顿时变得特别宽阔,都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黄河之神河伯于是沾沾自喜,以为他是天下最壮阔的了。他顺流东行,不觉来到了北海,向东一望,只见白浪连天,茫茫一片,哪里望得见边岸!这时,河伯才感到十分惭愧,河伯抬起头来,仰天向海神叹道:“唉,我原先自以为了不起,现在看

  • 苏轼勤学苦练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苏东坡八岁到十岁之间,他父亲晋京赶考。落第之后,到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在家管教孩子。这段期间内,家中发生一件事,宋史苏东坡的传记与苏辙为他母亲写的长篇碑文里,都有记载。母亲那时正教孩子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书生儒士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贪婪,纳贿,勒索,滥捕无辜,是经

  • 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20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的故事20字: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主要贩运中国丝绸的商道。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人们家喻户晓的西游记的玄奘法师就是走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