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起我的爱好,那可是数不清的多:画画、书法、看书……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看电视,励志故事里每每都会讲到一些名人为了科学研究、发明而废寝忘食,例如《爱迪生煮怀表》、《爱因斯坦迷路》等等,而我却能为了看电视废寝忘食。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带着弟弟去看病,拿给我50元吃饭钱,爸妈妈他们走了,我可就自由了!我抛下测验卷,立马冲进客厅,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我最喜欢的“海绵宝宝”。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已经下午2点了,可是我还没有吃饭。随着“咔咔”的开锁声,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见我正趴在沙发上看电视,手里紧紧的攥着一张50元的钞票,便问:“开心,吃了没啊?”我转头一看,吃了一惊:“爸爸妈妈,你们还没走啊?”他们听了,不知是哭是笑,而我却是摸不着头脑。这可是一个坏习惯,会影响学习,所以我要尽快把这个坏习惯给改满意请采纳
励志故事关于行为影响人的例子
王羲之从7岁开始,成天起早贪黑地练字。11岁那年,他想去父亲的房间找点字帖继续练字,发现父亲的枕边有几本书,于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是本叫《笔论》的书,内容是教人写字时如何运笔。王羲之一翻开书,就忍不住开始记录那些执笔运笔的技巧,他读得爱不释手,不知不觉把书带出了父亲的房间来读。他按照《笔论》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入迷了。过了一段时间,他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的比较,确实有些变化。一天,王羲之在读《笔论》时被父亲发现了。父亲王旷看见儿子读得入迷的书竟是自己珍藏的《笔论》,很诧异地问道:“你能读懂这样高深的书吗?”王羲之答道:“书非读不能懂,孩儿虽然一知半解,但还是能受到教育的。”父亲听后把《笔论》送给了王羲之,得到书后的他练得更加勤奋,更加认真,更加投入。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竟然连头都没有抬起来看一下,专心致志地边看字帖边练字。书童最后不得不去请他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时,只见羲之手里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笑着说:“羲之,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正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练字,王羲之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www.lemon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