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献之画牛的故事?

王献之画牛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23 更新时间:2024/2/3 6:49:59

王献之画牛讲的是《墨迹变牛》的故事。

主要内容:有一次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桓温让王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王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将字污染,王献之便将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画得十分美妙。

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需要换位思考,不要不知变通,有时候出错未必是坏事。

王羲之王献之的故事?

王曦之和王献之的故事

一次,王羲之吃饭时,用筷子在桌上划字,把酒杯撞翻了。他就用手指头蘸(站Zhàn)着酒写字,饭都忘了吃啦。他的第七个小儿子王献之见到哈哈大笑,说爸是个“字疯子”。他妈听见了,说道:

“儿呵,只要功夫深,‘泰山顶,高不过脚面儿’。你爸苦苦下功夫,书法一定会胜过古人的呵。”

这时,王献之认为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他快活地问道:

“我的字再写三年也够好了吧?”

王羲之听了没作声。

妈听了,摇摇头说:“远哩!”

王献之又问道:“五年行了吧?”

妈还摇摇头说:“远哩!”

王献之气得跳了起来,问道:“究竟写多久,才行呀?”

王羲之听到这里,站起来,走到窗口,用手指着院心的大水缸说道:“你呀,能写完这十八大缸水,字儿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

王献之听了心里不服,下决心显点本领给爸看。他跑进书房,拿起笔来,决心打头重来,先练基本功。就天天照着爸爸的字练笔划,只练些横、竖(述shù)、点、撇(piě)、捺(纳nà)。这样足足写有两年,捧来给他爸看。他爸望望又没作声。给妈看,妈说道:“唔,有点象铁划了。”

王献之这番回到书房,天天光练钩。又足足写了两年,捧来给爸看,爸望望没声响。给妈看,妈点点头说道:“有点象银钩呐。”

第五年,王献之这才开始天天练字,足足写了一两年,把字都捧出来给爸看。王羲之拿过来翻了一翻,仍然摇头叹气没声响。只是见到字里面有个“大”字,嫌架势上紧下松,于是在下面点了一点,成为“太”字了。

王献之又把所写的字捧给妈看。他妈把字放在桌子上,一张一张看了三天才看完,最后叹口气道:

“我儿写字两千日,只这一点象羲之。”

王献之走近一看,惊傻啦,原来妈妈指的那一点,就是爸爸加在“大”字下面的那一点呵!

王献之这才感到自己的字不行呵。于是烦闷闷地走出门外,在路上低着头走,心里有点不舒坦!不觉来到城门口,见到有位老婆婆在烙单饼卖。哈,怪呵!只见她烙好一张饼,就用竹筷挑起,从肩头往后面撂,一下子就撂进背后的竹匾里去了。匾里一张张单饼叠得齐齐整整,有尺把高哩!王献之看得惊讶(亚yà)极啦,问道:

“老婆婆老婆婆,你连头都没回过去望一望,这饼儿,怎么撂得这样准呵?”

老婆婆笑笑道:“没什么,也不过象王羲之写字,熟练罢了。”

王献之一想,对呀,可不是这样吗?于是急忙忙跑回家,一头栽(灾zāi)进书房里,天天安心下苦功练字了。

有一次,王羲之来到书房,悄悄走到王献之身后,猛然间拔他手里的笔杆,没拔动。王羲之大喜,他知道王献之写字有了手劲啦,于是悉(希xī)心教导他习字,写了一本《乐毅论》让他临摩。

到后来,王献之完完全全写光了十八大缸水,也成为我国一个着名的书法家啦。人们把他与王羲之合称为“双王”,称王羲之为“大王”,叫王献之为“小王”。不过“大王”和“小王”写的字,功夫还是有差距的。

一次,王羲之到京城去,临走的时候,在墙上写了几个字。王献之等爸走了以后,连忙把墙上的字擦掉,自己照样写了几个字在原来的地方。自己左看右看,认为很不错了,象得很呢。等到王羲之从京城回来,又经过这儿,见到墙上的字,反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叹道:“咳,我临走的时候,真喝得太醉了,竟然写出这样的字来!”

王献之在一旁听到,惊得说不出话来,这才不敢骄傲,更加努力地老老实实练字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欧阳询的故事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路过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墨迹,他驻马观看,看了很久后才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继续观察,等到疲乏,竟然铺开大衣坐下来观察,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欧阳询这种认真学习的精神值得赞扬,正是海纳百川不择细流的胸怀成就了他在书法技艺上的卓越表现,他楷

  • 丝绸的故事读后感350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近日有幸阅读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了解到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辉煌的一部分,再这条漫漫长路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也因此得名。丝绸之路讲述了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交流的过程,这代表了民族和谐共处,也因此让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他们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从那以后,他们越过崇山

  •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及他们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研习书法的故事。王献之觉得自己书法已不错,就让老爹点评一哈。老王观小王的字少写了一点,顺手将那个点补上。小王将写好的字送母亲看,意欲得到母亲的夸奖。王夫人观后却说:吾儿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故事虽夸张,却说明一个问题,要想写好书法,必须付出巨大的辛苦与努力

  • 王羲之练书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从第一次拿笔练字开始,就十分刻苦,终生笔耕不辍,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戏称它为“笔山”。在王羲之家的西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池,每次练完字,他就经常到水池边清洗自己的毛笔和砚台,据说后来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水池叫做“墨池”。等到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

  • 丝绸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的一

  • 明嘉靖年间,陕西关中大地震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1556年1月23日夜,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的一次巨大地震。是中国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广泛和损失惨重的著名历史地震之一,估计震级为8级。据史书记载,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的震灾最重,故称为华县地震,也称关中大地震。101个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

  •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

  • 书法家的背后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书法家太多,故事也太多。今天就讲王羲之潜心苦学墨当饭的故事,以飨读者。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对人说:“这孩子必须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到达

  • 柳宗元的书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

  • 四大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1、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著名的大书法家。父与子之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王羲之有事去京城,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王献之也受好写字,他偷偷地把父亲题的字擦掉,照原样题写上自己的字。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能够以假乱真了。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