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陕西的母亲河是哪一条?黄河、渭河、延河、洛河、汉江还是丹江?

陕西的母亲河是哪一条?黄河、渭河、延河、洛河、汉江还是丹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53 更新时间:2024/2/3 6:11:06

个人认为陕西的母亲河是:渭河,为什么这么讲呢?分析如下:

1、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果称为陕西母亲河有点局限性,对于陕西及全国都不妥;

2、延河作为一条流经陕北地区延安市的一条河流,和宝塔山一起是延安市的象征,称为延安母亲河更为确切;

3、洛河应该指的是自陕北高原经关中平原在潼关流入渭河的“北洛河”,还有一条发源于洛南县流入河南,在洛阳附近注入黄河的“南洛河”,这两条河流之于陕西,影响力完全逊于渭河;

4、汉江虽是长江第一大支流,但由于长江干流未流经陕西境内,人们更习惯于把陕西划归于黄河流域,汉江对于湖北的影响力远超陕西,所以汉江作为陕西母亲河也不妥;

5、丹江在陕西仅流经陕南地区商洛市、在全省的大河里影响力稍逊色,可以称为商洛市的母亲河;

6、最后谈一下为什么选择渭河作为陕西的母亲河:

(1)渭河流经陕西省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关中平原;

(2)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号称“八百里秦川”,更是陕西的核心区域;

(3)渭河也是陕西除黄河外,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它收纳了千河、泾河、漆水河、北洛河等支流,构成了关中平原庞大的水系;

(4)渭河流经的城市有: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大中城市,特别是西安市,作为陕西的省会,更具影响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陕西的母亲河非渭河莫属,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延河,洛河是陕西母亲河,汉江也是,渭河更是。这些河滋润养育着陕西各地,那就是母亲河。

陕西地方大了,河流亦多,若是有一条纵贯陕西南北的河流,那就好选择,可惜没有。现在只能说,凡流经陕境,哺育陕西各地区的河流,都可称为母亲河。你不能说渭河是母亲河,汉江,延河,洛河就不是,那别的地区人会认同吗?

为什么会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一、南方的才子

南方山青水秀,美丽富庶,文教发达,所以人杰地灵,唯南方才子佳人多。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就有“竹林七贤”,“山水诗”鼻祖大小谢,书法世家王羲之等等。

到了唐宋时期,唐诗宋词更是登峰造极,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就是南方人。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等名满天下。

古代的才子大多出自南方,一方面是南方的山水滋养才子,另一方面也是传承和发扬的结果。到了近现代,南方出现了不少文学流派,文学人才也层出不穷,鲁迅、郁达夫、胡适、徐志摩等等,均是南方人,所以有“南方出才子”的说法。

二、北方的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北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边关,多年征战,实践出真知,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北方将领,卫青霍去病、董卓、马超、张飞、典韦、李世民一家三代,杨家将、薛仁贵、铁木真等等,一口气真是说不完。

北方的气候和山水养育出北方人高大魁梧的体格,豪气爽朗的性格,东北大汉、山东大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北方人更适合作战,战斗力强,北方人也更向往“沙场秋点兵”,“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些都是“北方的将”的根源。

三、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炎帝诞生于陕西宝鸡,炎帝与蚩尤打仗,炎帝失败,向黄帝求救。黄帝经过艰苦作战,战胜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黄帝陵就在陕西。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又被称为炎黄子孙,指的就是黄帝炎帝的后代。

陕西也是十三朝古都,这里既是皇帝的龙兴之处,也是皇帝的埋葬之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秦朝就建都陕西,秦始皇陵也就在此,闻名世界的兵马俑也是在这里发现。

至今让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唐朝也建都陕西,唐十八陵就在这里。著名的乾陵武则天和李治合葬地,无字碑也在此,被考古界称为“中国帝陵之冠”,是唐十八陵中的典型代表,也是唐文化遗址保护中最重要部分。

当然,“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样的说法是相对的,大家不必为此去抬杆“南方有将,北方也有才子,北京的土地也埋皇上”啊。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发展,“十年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现在地球就是一个村,人才流动,消息灵通,网上购物,丧葬制度的改革,“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这句话有点道理,但也不够全面。有点道理就是北方在历史上确实是龙争虎斗之地,任何一次战乱大部分都在北方开始,因为在北方边境地区,主要是游牧民族较多,他们主要是靠天吃饭,生活上没有保障,因此,只有练兵习武,一但年成不好,便集结去抢周边的财富,然后便向南方向侵略。北方的边民为了自卫,防止侵略,他们便也是练兵习武,以组织配合政府来抵抗侵略,因此,就成就了北方人民强捍的民族习惯,同时也出现了较多能争善战的诸多将领。

另外,在中国也流行一种习惯,只要是控制了北方,就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很容易控制全国政权。而且有一种传说,即首都只有建在北方有利,八卦的八个方位三个吉方都在北方。因此,在中国几千年的时间,基本上所有的首都都在北方。例如陕西西安就有十个朝代建都,再就是河南洛阳,南阳,商朝的朝歌也在河南,明,清到现在的北京等。而南方的建都都是短命的小朝廷。因此,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北方的将军多。由于存在这些情况,因此,有些人就相信宿命论了。

南方的文人在全国的比例确实非常大的。特别是江、浙、广州、湖南、福建、安徽等地,地域沿江沿海自古以来就是富裕地方,由于物产丰富,重视教育,历代的文人墨客众多,基本上垄断了每次的国家考试,大部分举个进士,特别是状元、榜眼、探花郎大部分出自这些地方。

为什么说不够全面呢?象山东的孔子他是中国文化桊泰斗,象老子也不是南方人吧,山西的闻喜县的裴柏村几千年来出了59个宰相、59个将军。近代史以来,南方的文化人和将军是非常多的,而北方的武将和文化人也是不少的。只是每个时代不同罢了。

至于陕西的黄土埋皇帝那也是一,二千年前的事情。

所以,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不全面的。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人才出现。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蚕丝服装品牌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黄帝时代,一年春天,黄帝带着男人们去追击蚩尤一族,妻子嫘祖带着部落留下的女人们守护家园。有一天,嫘祖正在桑树底下烧水做饭,忽然大风将一只蚕茧从树上吹落下来,跌进烧沸的水锅里。嫘祖用树枝去打捞蚕茧,谁知蚕茧没有捞起来,却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长长丝线,而且越拉越长,嫘祖望着这一团洁

  • 赵孟书法故事趣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1、旁通佛老赵孟旁通佛老之学。晚年归乡时,曾经入松江北道堂事道,道号道渊。2、衣冠盛事赵孟原因程钜夫的举荐而以兵部郎中入仕元朝的。后来程钜夫任翰林学士承旨时辞官归家,朝廷命赵孟接替他任职。赵孟就任后,先去拜谒程钜夫,然后再入翰林院视事,此事被当时传为士大夫的佳话。3、一家皆善书赵孟的二子赵雍、赵奕并

  • 王献之十八缸水的故事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王献之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亲那样勤学苦练,做一个大书法家。他每每见到古人的书法名迹,总要手不释卷,细心观看,待到把它的字体特征,笔画形态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有个通盘的考虑后,再动手下笔,临写数十百遍,直到心领神会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写得别有意趣。但是他学了一段时间后

  • 王献之画牛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王献之画牛讲的是《墨迹变牛》的故事。主要内容:有一次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桓温让王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王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将字污染,王献之便将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画得十分美妙。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需要换位思考,不要不知变通,有时候出错未必是坏事。王曦之和王献之的故事一次,王羲之吃饭时,用筷子在

  • 欧阳询的故事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路过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墨迹,他驻马观看,看了很久后才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继续观察,等到疲乏,竟然铺开大衣坐下来观察,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欧阳询这种认真学习的精神值得赞扬,正是海纳百川不择细流的胸怀成就了他在书法技艺上的卓越表现,他楷

  • 丝绸的故事读后感350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近日有幸阅读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了解到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辉煌的一部分,再这条漫漫长路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也因此得名。丝绸之路讲述了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交流的过程,这代表了民族和谐共处,也因此让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他们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从那以后,他们越过崇山

  •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及他们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研习书法的故事。王献之觉得自己书法已不错,就让老爹点评一哈。老王观小王的字少写了一点,顺手将那个点补上。小王将写好的字送母亲看,意欲得到母亲的夸奖。王夫人观后却说:吾儿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故事虽夸张,却说明一个问题,要想写好书法,必须付出巨大的辛苦与努力

  • 王羲之练书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从第一次拿笔练字开始,就十分刻苦,终生笔耕不辍,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戏称它为“笔山”。在王羲之家的西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池,每次练完字,他就经常到水池边清洗自己的毛笔和砚台,据说后来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水池叫做“墨池”。等到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

  • 丝绸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的一

  • 明嘉靖年间,陕西关中大地震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1556年1月23日夜,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的一次巨大地震。是中国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广泛和损失惨重的著名历史地震之一,估计震级为8级。据史书记载,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的震灾最重,故称为华县地震,也称关中大地震。101个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