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孟过扬州译文

赵孟过扬州译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76 更新时间:2024/1/17 8:48:18

1、译文元朝兴盛的时候,扬州有个姓赵的人,富裕而喜欢(招待)客人。他的家里有明月楼,人们(替楼)写春联,大多没有适合主人意向的人。一天,赵子昂路过扬州,主人知道了这件事,把他迎接到明月楼上,用丰盛的酒席款待他,所用的都是银制的器具。酒喝到一半,(主人)拿出纸和笔请求赵子昂写春联。赵子昂拿起笔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到春联,非常高兴,把喝酒的器具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2、原文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之,喜甚,尽撤酒器以赠子昂。3、出处《赵孟过扬州》讲述了元朝时期赵孟的故事。扩展资料一、注释1、款:款待,招待。2、援:提,拿。3、云:说、道。4、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是赞美明月楼。5、相:他,指代赵子昂6、元:元朝7.春题:春联二、人物介绍赵孟(fǔ)(1254年10月20日[1]-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后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赵孟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赵孟过扬州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赵孟

与赵孟齐名,时有“两雄”之称

鲜于枢,赵孟

鲜于枢声有大志,然官不过太常寺典薄。工诗词,善文章,书法比为世所推许。他搜长楷、行、草,而尤以草书名世。传说他早岁学书,不得笔法,后来偶然在郊外见到二人在泥路上挽车,遂领悟了书法的奥妙,自此书艺大进。他的小楷师法钟路,草书揉怀素、大令笔意,又悬肘、回腕作书。其书法重法度,又极有气势,草书连绵而不涉狂猖。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由于和赵孟颓友善,二人结下了终生的友谊。“契合无同言,一见同夙昔”。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故此鲜于枢的书法也受赵孟的影响,尤其是《透光古镜歌册》与赵书几可乱真。鲜于枢的书法在当时就负盛名,赵孟烦对其推祟备至:“尝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处称尊耳。”(《松雪斋集》)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赵的谦逊、雅量,另一方面也说明鲜于枢的书法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元袁哀也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就与伯机相识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他“与子昂齐名一时”,“书法各宗其长,领顽当世”(上官伯堂父跋《论张旭怀素高闲草书贴》)。他们同为元代书坛重镇,在有元一代影响颇大。由于一为吴兴人,一为渔阳人,所以人们又习惯上称他们为“南北二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米芾练字的故事赞扬了米芾什么的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搜一下:米芾练字的故事赞扬了米芾什么的精神这片文章描写了米芾向以为秀才学习书法,以及这位秀才老师对他良苦用心的故事,表现了米芾和老师之间的深深的友谊,同时也使我们明白了只有用心学习才能获得成功。米芾(1051-1107),字元章,世居太原,迁居湖北,后定居江苏镇江。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

  • 米芾的书法成就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居士。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岳山人等。汉族,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现在的江苏镇江)。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海等书体,极其擅长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在“北宋四

  • 关于书法人物的故事简单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

  • 王献之在书法方面的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王献之,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为王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你好,建议

  • 王献之《鸭头丸帖》的书法特殊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鸭头丸帖》,草书。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此帖书风流美,天真烂漫笔法灵动,逸趣飞扬。笔画侧相生,圆转自如,枯润交替,一气呵成。笔墨神采飞扬,意态萧散自如。神气拔俗,如高山白云,不着尘垢。此帖文采风流,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王献之“骏爽超迈”的书法特色。

  • 中国从古到今有那些著名的书法家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蔡邕:东汉书法家,工篆书,隶书尤为着称。熹平四年,书《熹平石经》,立太学门外。曾于鸿都门见二人用帚写字,得到启发,创“飞白书”,笔画中丝丝露白,象枯笔写成的模样,溢出苍劲有力的神采。张芝:东汉书法家,创“今草“,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王羲之:东晋杰出书法家,草书清雅俊逸,浓纤折衷,楷书势

  • 书法家由苦到坚持到成就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日积月累由苦到坚持到成就,总成大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从师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颜体”楷书。颜真卿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

  • 帮忙写2个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大禹治水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尧召开部落联盟

  • 关于张旭的书法小故事30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道士步虚词东明九芝盖,

  • 颜真卿的书法和人品对我们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