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峰的故事。
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瑶池里住着西王母的小女儿瑶姬。她聪慧美丽,活泼开朗,不愿意过神仙的寂寞生活,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她和十一个姐妹,腾云驾雾,偷下凡间。当她们来到巫山时,见十二条恶龙兴风作浪,正在治水的大禹也被洪水围困其间。瑶姬便送给大禹一本《上清宝经》的治水天书,不料,瑶姬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大禹如何破译这部天书,就被西王母派来的天兵给捉拿回了瑶池。十二位仙女早就厌倦了瑶池仙宫的生活,她们挣脱了神链,重返人间,帮助大禹疏通了峡道,解除了水患。从此,瑶姬爱上了三峡,成天奔波在巫山群峰之间,为船民除水妖,为樵夫驱虎豹,为农夫布云雨......她们姐妹十二个忘记了回瑶池的事,久而久之,她们便化成了十二座奇秀绝美的峰峦耸立在巫峡两岸,称为“巫山十二峰”。瑶姬是十二仙女的杰出代表,所以,她所立的山峰位置最高,叫神女峰,她每天第一个迎来朝霞,所以又美名曰:“望霞峰”。
古代打仗以黄河还是长江为天堑?
古代打仗是以长江为天堑的。
中国古代的南北对峙一般以长江或者淮河为界,六朝、宋金皆是如此,而且南方政权能拥有两淮之地还是相对较强的。淮河、秦岭一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和暖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古代淮河水量充沛,与秦岭东西而列,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长江自古就有天堑之名,宽阔的江面为南北对峙提供了一道天然“水长城”。同样是水势强大的天然水道,为何古代却没有以黄河分界的对峙局面呢?首先,黄河到了冬天会结冰,在古代,严寒时节黄河的冰厚到可以过千军万马,其屏障作用就大大减弱了。
其次,古代黄河改道频繁,其河道位置并不固定。金代后期,黄河侵夺淮河水道入海,在东部一小段是宋金分界线。其实,黄河在古代也曾为政权对峙分界线,在北周和北齐的对峙中,黄河“几”字形的竖线河道是二政权的分界线,还留下了齐盛而周凿冰,周盛而齐凿冰的故事。
但这次对峙是东西对峙,而非南北对峙。当然,这也和黄河中游河道较为稳定,不像下游那样容易改道有关。
黄河和长江什么时候形成的?
对于长江与黄河的年龄研究,地理学家们从未中断过。他们认为,长江的形成源于距今1.4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燕山运动,当时青藏高原被缓缓抬高,形成众多深沟裂谷。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大别山一带开始渐渐隆起,致使四川盆地凹陷,最终形成了奔腾不息的长江。
古黄河的孕育期,为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距今约有115万年至10万年左右,直至后来,经过渐渐的演变,这才成为了如今我们熟知的黄河。
如果想要探究两者真实的年龄,还有一种更准确的方法,那就是需要找到一种特殊的物质,即“古沉积物”。“古沉积物”包括沉积在古老河床底下的巨砾石、沙、以及黏土,它们是自河流诞生之日起,一直沉积在水下的“原始密码”,只要测定了它们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河流的形成时间。
经过长时间细致的测算,地理学家们认为黄河的起源时间,应该距今50万至60万年左右,而长江的年龄为6000万年上下。毫无疑问,长江的年龄要比黄河大得多,它是我国最长又最古老的河流。
虽然黄河的历史没有长江古老,但是二者依然都是人们心中的信仰与崇拜。奔涌不息的长江黄河水,为河流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以及优质的水源,更能为华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它们是流淌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和热血,也是驮载着华夏民族腾空而起的两条巨龙,让人备受鼓舞而又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