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旭与酒有何故事?

张旭与酒有何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65 更新时间:2024/4/8 13:17:26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尤擅长于草书。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

被时人称为“三绝”。

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据李肇《国史补》说,张旭每次饮酒后就写草书,写时,挥笔大叫,把头浸在墨汁里,用头发书写。他的“发书”飘逸奇妙,异趣横生,连他自己酒醒之后也大为惊奇,这恐怕有夸张之嫌。

张旭嗜酒成性,而且往往在醉后书写,草体字也写得尽善尽美,这是事实。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

“三杯”是指喝酒,并非实指“喝了三杯酒”。“脱帽”句,是描绘他在书写时的狂态。“挥毫”句是形容他的草体字之精妙。

张旭死后,大家都很怀念他。如杜甫入蜀后,见张旭的遗墨,伤感万分,写了一首《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中日:“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张旭三杯草圣传有什么关于酒的故事吗?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以草书见长,被尊称为“草圣”。据说,张旭写草书时,先喝得酩酊大醉,脱帽露顶(在当时是很不礼貌的事),狂奔大喊。然后,索笔挥洒,有时甚至以自己的头发作笔,蘸墨疾书。他清醒之后,连自己都很惊奇,怎么能写出这么帅气的草字。据《新唐书》记载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如果这段记载属实的话,我推断张旭的所作所为有可能是在几个要好的朋友中间展现的。因为,人在公有空间活动时,满脑子都是无形的习惯和有形的规则,举手投足均受到习惯与规则的制约,不可能“脱帽露顶,呼叫狂走”。只有在私有空间,天高皇帝远,窘束减弱,几个知心朋友相处于斗室之间,借酒助兴,才可将其纯熟的才艺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展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一诗中赞张旭道: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三句诗真实地概括了饮酒中张旭的放纵与才气。酒是助兴之物,醉酒之后,不能自持,言行举止,思维想象,都异于常规常法,于是能创新、出奇,能使心神驰奔于独异的境界。不仅如此,狂醉之中,酒助胆气,豪情更壮,悲痛更深,气势更盛,从而能导出在公有空间不能也不敢说的话语,裸露出不合常规常法的举止。张旭之狂草,率然游走,淋漓倾注,心驰神往,迅疾骇人。如果没有酒的作用,是难以做到的。饮酒使张旭致醉,致醉才使张旭意态飞动,豪情四溢,笔法纵恣,结构变幻,受压抑的潜意识如火山般喷薄而出,真情跃然纸上。正是这种自我个性无拘无束地张扬,才使他达到了无人企及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境界,留下千载不朽的“草圣”美名。醉,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写出狂草来,只有张旭式的狂放性格与人品修养,才有张旭式的“狂草”。看来饮酒致醉,醉对世人是不公平的。

张旭的草书虽有“醉”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讲,还在于他平时的揣摩练习,生活中的观察领悟。他曾说:“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其笔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由此可知,他的草书达到出神人化、炉火纯青的地步,是受到了一位公主与担夫在路上争道,公孙娘子舞剑的示。后代书法家对他人的书法作品都能指出瑕疵,唯独张旭的草书,被视为神品,“无非短者”,找不出毛病。而在此基础上,能够从更高层次上心领神会张旭草书的,在唐代只有崔邈和颜真卿。李白的诗歌,裴曼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唐人称为“三绝”。可见张旭在盛唐时期,就已是名满天下的大书法家了。

唐代诗人李颀曾写过一首五言古诗《赠张旭》,描绘了张旭书法的精深造诣,并活画出张旭这位“草圣”的放浪不羁,睥睨天地的风采,可看做是一篇形象生动的人物小传: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绂。

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诗里告诉我们,张旭这个嗜酒狂放的人,每当兴致高昂时便对着洁白的墙壁作书,挥笔疾如流星。而他住的房子却四处漏风,院子里长满了荒草,家里什么也没有,生活上的事满不在乎。你看他左手拿着蟹螯下酒,右手执着炼丹的经典。瞪着眼睛仰望天空,不知自己是醉还是醒。他视功名富贵如浮云,不把当官的那点微薄的俸禄放在眼里,而是放神于宇宙之中。不认识他的人差点把他当作神人安期生了。

高适在《醉后赠张旭》一诗中赞道:

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话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得几回眠。

诗僧皎然曾于张旭交往中,亲眼目睹了张旭酒后狂草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在《张伯高草书歌》中写道:

有时凝然笔空握,情在寥天独飞鹤。

有时取势气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

阴惨阳舒如有道,鬼状魑容若可惧。

黄公酒垆兴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顾。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诗,难免有夸张之处,但诗里必定含有张旭的生活影子在。韩愈对张旭的草书也大加赞赏:“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送高闲人序》)

上述诗也好,文也罢,都可看作是那时的文人对张旭醉后狂草作品的研究和评价,人们赞美“醉草”,正是唐人追求狂放自由精神的一个缩影。

张旭不仅是千古独步的书法家,而且擅长七绝,如“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之句,都独具特色,饶有画外之深趣。可是至今,我们只知道他是唐开元天宝年间的活跃人物,却不知他生于何时,死于何处。不过这都无关紧要,有“草圣”的美名,“颠张”的狂放,也就足够后人品啧了!

张旭的传人,“和尚”书法家怀素,也以“狂草”在唐代显名。相传他练字秃笔成冢,并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其居所曰“绿天庵”。好饮酒,兴到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多变化,而法度具备。其狂草继承张旭,有所发展,“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很大。世存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论书帖》等。唐代诗人任华作有《怀素上人草书歌》长诗一首,诗中写道:“骏马迎来坐中堂,金盆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癫狂。一癫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挥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两字长二丈……”酒使这位僧人书法家的才艺发挥到极致。他与张旭都是以醉酒挥发天分的草书艺术家,是唐代“狂草”的双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黄婆卖瓜是个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王婆,其实是个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因为他说话絮絮叨叨的,做起事来婆婆妈我爱你,人们就送他个外号王婆。王婆的老家在西夏(现新疆甘肃一带),种瓜为生。那一带中的瓜叫胡瓜,就是现今的哈密瓜。那时,宋朝边境经常发生战乱,王婆为了避难,就迁到了开封的乡下,种起胡瓜来。但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中原的人都不认

  • 张旭有什么关于酒的小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尤擅长于草书。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被时人称为“三绝”。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

  • 书法-初一记事作文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书法-初一记事作文4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书法-初一记事作文400字1我学书法已经一年半了,我开始练书法的原因是因为我表弟在练习书法,所以我姑姑就叫我一

  •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要求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王献之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晚子,从小喜欢习字。父亲告诉他要练写好字,至少要把缸里的水都用完才行。王献之写呀写,练呀练,好不容易把缸里的水用完了。心想:我的字应该是写的很好了吧?于是他就写了个“大”字让父亲看评判。父亲一言不发,用笔在那“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子。王献之不解何意,

  • 小朋友最喜欢的礼物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3岁:1、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用具及图片,学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2、教孩子辨别“一”和“许多”。例如一张桌子,许多椅子;一个娃娃,许多积木等。3、给孩子玩拼图、插板等开发智力的玩具。让孩子玩泥、沙、水,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还可以帮他认识自然界。4、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引导其回忆过去不久的有趣的事和

  • 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路线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来源极广,最使人信服的是张骞前往古罗马所走出来的一条路。传说张骞去往古罗马,半路被大月氏抓住了,经过十年多的挣扎,他看中机会,逃了出来,并不辞辛苦的找到了古罗马。当然,丝绸之路也有两种说法,一条丝绸之路为从今日敦煌经过,另一条路则经过今日的贵州,四川一带。我只知道这么多,希望有所帮助~~~~

  • 丝绸之路的故事简短最好是能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

  • 急求关于励志的名家名篇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1、态度决定胜负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有一个故事,是关于猎犬和兔子的。猎犬经常夸口,说自己跑得比任何猎物都快。有一天,猎犬和主人一起去打猎,主人见不远处有一只野兔,为了考验猎犬,就命令它去追那只野兔。经过半小时的追逐,猎犬无功而返,主人对

  • 中国梦黄河情硬笔书法写什么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进入新时代,在黄河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伟大梦想精神的滋养下,沿黄各个城市正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黄河故事,活力四射的黄河流域,正在上演人民幸福、生态宜居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还可以写: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多年平均出境水量264.3亿立方米,占黄河径流量的49.4%,向下

  • 额,还有有关丝绸之路的小故事吗,20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1.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请求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但并不成功。至公元前126年返国。2.第二次出使: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乌孙,历时数年才回到长安.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他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