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孝慈墓志 欧阳询的楷书为什么这么好

苏孝慈墓志 欧阳询的楷书为什么这么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71 更新时间:2023/12/18 13:55:48

学习书法先从楷书入手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是不是非要先学欧体,这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和客观条件而定。在学欧体之前有几个情况需要大家了解和参考。1、欧阳询在历史上被列为唐初四大家之首,公认的是“翰墨之冠”。《续书断》中云:他是“杰出当世,显名唐初,尺牍所传,人以为法。”自唐已后,历代书法家对欧阳询的赞颂之词举不胜举,当然这些赞颂不单指欧阳询的楷书,对他的其他书体也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一点我们主要说的是书法界内部对欧阳询艺术的肯定与公认。PRF2、自唐以后,历代学欧者代不乏人,而且是人才济济。因为学欧而成名者举目皆是,自唐以后很多书法大家都有着学习欧体的经历。实践证明,学习欧体是通往成功、实现理想的一条可行的道路。:3、顺便再说一下,楷书有四大书体:欧、颜、柳、赵。那么学其他的楷书可以不可以呢?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不仅可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书家,必须要学,要学透学精。并且不仅仅是这几种书体。只要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都应该学。我本人虽然主要是学欧体,但在以前也曾学过颜体、柳体、赵体,看了我写的字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依我本人的学习经验来看,这里有几个问题,仅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颜体:颜真卿的是楷书就其功力、水平、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并不亚于欧阳询的楷书,自唐代以后,学颜者也是代不乏人,因为学颜而成名者也是大有人在。但我始终认为少年儿童,特别是几岁的孩子一入手就学颜不太合适,特别是那些女孩子。因颜体的特点是直朴苍老,古拙大度,敦厚雄伟。就其苍老古拙这一点年纪太小的孩子恐很难理解,很难领会。倒不如等年纪稍大一点了,有了一定的基础了再学也不迟。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赵楷,赵孟的书法直追羲之,不仅在行、草、篆、隶方面,在楷书方面也称得上是一流高手。他的字潇洒飘逸,清秀典雅,雍容华贵,遒健挺拔,对后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但不宜作为初学,赵楷不应是首选的目标。因为他过于放纵,过于潇洒,个性偏多,共性偏少。初学者还是应先从规矩,先入规范,先找共性为好,待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去研习为好。欧、颜、柳、赵四大楷书,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特点。但学不好,也容易发生问题,比如:欧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僵,颜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傻,柳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弱,赵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滑。骨,赵体为肉,是最为理想的书体风格。以上所谈,绝非我个人偏见,大量的实例证明,学习欧楷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入门之路,这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欧阳询的成就是什么?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欧阳询观古碑翻译注解

欧阳询观古碑欧阳询(唐初书法家)尝行,见古碑,晋索靖(西晋书法家)所书。驻(停)马观之,良久(很久)而去。数百步复反(同“返”),下马伫立,及(等到)疲,乃布(铺开)裘(皮衣)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呢?在这过程中他经历了哪些困难或是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你好他父亲是画师所以他从小就学国画他父亲死后{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有8年。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

  • 关于中国古代的书法史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对现代书法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我们已经从上述诸方面获得一个大概的轮廓,有关书法发展过程中内部自身的逻辑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检讨。(一)相对于现有的书法立场而言,民初的书法观显然带有浓重的传统实用目的,这本来是自秦汉魏晋以来书法理解的正宗,到了清初,这种实用性格又被掺人了金石考据

  • 索靖的书法为什么被欧阳询所推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索靖以善写草书知名于世,尤精章草(章草是隶书草化后的书体)。他的书法,浓浅得度,内涵朴厚,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气势是相当雄厚的,历来被书法家称为上乘。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他的推崇也许是因为它是对索靖的草书之中自然之气所吸引吧,你可以多看看后人对他们书法的评价他的书法成

  • 王羲之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王曦之是东普著名的书法家,能写楷草行隶等书法,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传说,他很赏识张芝的草书,休息时常常细心揣摩其字体结构气势,心里想着,手指在衣襟上画来画去,时间长了,衣襟都画破了。中说:"普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深。王曦之这样出众的书艺,是他长期勤学苦练的结果。

  • 名人读书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

  • 入木三分,是关于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透彻。成语出自唐朝张怀的《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功力很深,博采众长,却自成一家,数代人都称誉他为“书圣”(

  • 和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有关的故事。今天急用!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啊!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皇上一高兴。意思可以这样解,也就没有责罚纪晓岚:(原诗)黄河的源头一直向上可以追溯到天上,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坐落在高达万丈的山上原来是王之涣的诗,传说纪晓岚给皇上写在扇面上的时候漏了个“间”字。皇上一看,正要怪罪,纪晓岚灵机一动,就说这是首词1、“不见棺材不掉泪”意思: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王羲之书法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苦练书法:《史记》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染。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挺,不做张芝做索靖。(中国历史上几位成功书法家的苦练典故。)《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是以情作书的光辉典范,通篇洋溢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让人观赏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感觉

  • 黄河在潼关折向东流,又穿行在峡谷中,其中什么景观最有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1.在黄河没有到达潼关时候,就是在潼关北面,黄河主要有以下景点:壶口瀑布:陕西韩城龙门山-合阳古战场:大荔鹳雀楼:山西运城2.潼关附近,黄河开始大拐弯,这里山河壮丽:华山:陕西华阴风陵渡:山西风陵渡潼关古战场:陕西潼关3.在潼关以东,黄河直线方向主要有:函谷关:河南灵宝三门峡:河南省三门峡(陕县)仰

  • 米芾几岁形成自己的风格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估计是青年时期(二十几岁吧)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年轻时的米芾书画水平很高,尤其临摹功夫很深,我们现今看到的“二王”的一些作品,都不是“真迹”,而是米芾的仿制品。传说,有一次,一个书画商人拿着一幅唐人的真迹,扣开了米芾的大门,有意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