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米芾几岁形成自己的风格

米芾几岁形成自己的风格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48 更新时间:2024/2/3 6:56:24

估计是青年时期(二十几岁吧)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年轻时的米芾书画水平很高,尤其临摹功夫很深,我们现今看到的“二”的一些作品,都不是“真迹”,而是米芾的仿制品。传说,有一次,一个书画商人拿着一幅唐人的真迹,扣开了米芾的大门,有意要卖给米芾。价钱有点高。米芾说,你先放这里,五天后你再来,我若要,你把钱拿走;我若不要,你把画拿走。米芾说完,商人走了。到了第七天,商人来了。米芾说,画我看了,不错,价钱太高,你又不让价,就请你把画拿走吧,说着把画打开,并说,你看好,是不是这张画。商人客气地答道:没错,是是是。商人把画拿走了。第二天,商人拿着画又来了,一见面米芾就笑着说,我知道你今天准来,有朋友请我,我都没去,在这儿等你。商人心里马上明白了,说:是我眼拙,把您的临本拿走了,今天特来奉还。米芾大笑道:你不来找我,我也一定会去找你,你拿走了临本,我心里特别高兴,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好了,原本你拿走,临本还给我。商人取起原本真迹,临本还给米芾。米芾拿此事在朋友中叙说,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

为什么米芾自称“刷字”?

《海岳名言》有这样记载:“米芾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刷字”是就用笔来说的,指中锋行笔,运笔迅捷、劲健、沉着。苏东坡说他“风稿阵马,沉着痛快。”(《东坡集》),黄山谷说他“快剑研阵,强弩射万里,书家笔势亦穷于此。”《山谷题跋》苏黄虽非专谈其用笔,但也可作对“刷字”的最好理解,米芾认为古人书法大都是“一笔书”,而他自己则锋出“八面”。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这正是对传说用笔的一种改革、一种创造。米芾自称“刷字”,一方面是对自己用笔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深人浅出地总结书法特点,借以金针度人。他曾说:“历观与贤论书,征引迁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胭’,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海岳名言》)“刷字”形象而又具体,没有半点故弄玄虚之处。

端砚历史故事(简短点)

米芾得砚的故事米芾爱砚几达狂颠地步。他做书学博士的时候,有一天,宋神宗蔡京在艮岳这个地方谈论书法,宋神宗召米芾来,令他“书一大屏”,并指定要用御案上的端砚。米芾接过房四宝,一挥而就,字字如珠玑,获得满堂喝彩。米芾趁机捧着端砚,跪着对宋神宗请求说:“皇上,这砚您已经赐给臣用过了,现在不能够忍受再进御还给皇上吧……”宋神宗听后,哈哈大笑,随后便将这块珍贵的端砚作为奖赏赐给了米芾。米芾捧着端砚,高兴万分,手舞足蹈,“余墨沾渍袍袖”也在所不惜。宋神宗见状,对蔡京说:“颠名不虚得也。”米芾的“颠态”显出他对端砚的无比钟爱之情。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米芾生活的历史时代是什么时候?

米芾[fú](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山西太原人,祖籍安徽无为,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因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资料来源: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提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焕的诗《凉州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词。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于疏忽,书法家忘记写了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

  • 张旭的书法有哪些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的书法,渊源有自,其真书与草书功力皆深厚,而以草书享盛名。但他与颜真卿论笔法,却将真、草二体的并提,如“书之求能,且攻真、草”,“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可见他虽然在草书方面享有盛名,但他对真、草二体内在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真书为外向贯气形式

  • 除了孙敬 苏秦 车胤 孙康 匡横,还有哪些人流传着许多刻苦学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童第周,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

  • 关于艺术的小故事70字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

  • 张旭与酒有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尤擅长于草书。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被时人称为“三绝”。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

  • 黄婆卖瓜是个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王婆,其实是个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因为他说话絮絮叨叨的,做起事来婆婆妈我爱你,人们就送他个外号王婆。王婆的老家在西夏(现新疆甘肃一带),种瓜为生。那一带中的瓜叫胡瓜,就是现今的哈密瓜。那时,宋朝边境经常发生战乱,王婆为了避难,就迁到了开封的乡下,种起胡瓜来。但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中原的人都不认

  • 张旭有什么关于酒的小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尤擅长于草书。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被时人称为“三绝”。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

  • 书法-初一记事作文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书法-初一记事作文4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书法-初一记事作文400字1我学书法已经一年半了,我开始练书法的原因是因为我表弟在练习书法,所以我姑姑就叫我一

  •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要求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王献之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晚子,从小喜欢习字。父亲告诉他要练写好字,至少要把缸里的水都用完才行。王献之写呀写,练呀练,好不容易把缸里的水用完了。心想:我的字应该是写的很好了吧?于是他就写了个“大”字让父亲看评判。父亲一言不发,用笔在那“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子。王献之不解何意,

  • 小朋友最喜欢的礼物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3岁:1、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用具及图片,学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2、教孩子辨别“一”和“许多”。例如一张桌子,许多椅子;一个娃娃,许多积木等。3、给孩子玩拼图、插板等开发智力的玩具。让孩子玩泥、沙、水,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还可以帮他认识自然界。4、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引导其回忆过去不久的有趣的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