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将春雅称为"青春" 意指春天草木茂盛一派青葱

古人将春雅称为"青春" 意指春天草木茂盛一派青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01 更新时间:2024/1/20 5:18:06

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三春”指的就是春天。每一个季度都有三个月,古代的人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有人误将“三春”理解为春天的第三个月,实则不然。汉朝班固的《终南山赋》这样写道:“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唐代李白有《别毡帐火炉》一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元朝宋方壶的《斗鹌鹑·踏青》里有两句:“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而刘大白的《春尽了》一诗说:“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并不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或第三个春天。

“阳春”是古代对春天的又一个称谓。“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这句诗里的“阳春”依然指的是春天。唐酒肆布衣《醉吟》有:“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不仅这些诗文中的“阳春”是春天,就连如今广东省阳江市所辖的县级市阳春市,其名也是取自“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春天阳光明媚,“青阳”也成了春天的雅称。陈子昂的《感遇》一诗中“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里的“青阳”也正是此意。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阳县、江苏省江阴市的青阳镇、宿迁市泗洪县的青阳镇、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的青阳镇,以及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的“青阳”,也均有春天之意。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指少年、青年的年龄,而是指春天草木茂盛一派青葱,也是春天的代称。《楚辞·大招》里有:“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这样注释道:“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明朝刘基《风入松》一词吟道:“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还有李大钊先生的诗歌《时》里“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中的“青春”,也都是春天的意思。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将二月称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将三月称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其他称谓如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也都是春天的雅称,它们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端午为什么叫做"端午"?古代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端午为什么叫作“端午”?南宋有一本关于节日资料的书《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端午,又可以称为:端五、端阳、重五、重午,时间是在仲夏五月五日。端午节吃

  • 汉朝时期法律制度开始走上"儒家化"道路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前206年,秦朝败亡。汉高祖刘邦在三年多的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汉,西汉即告结束。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从公元190年起,军阀割据混战,东汉名存实亡。至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东汉

  • 中国寓言故事之一枕美梦,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一枕美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焦湖庙,庙里有一个玉枕头,枕头上有一个小孔。据说,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可以在梦里经历许多美好的事情。那个时候,单(shan)父县有个名叫杨林的人,以经商为生,生意不怎么好,他一天到晚都愁眉苦脸的,希望能

  • 有关于布朗族厚南节资料是什么 布朗族分布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布朗族的厚南节大家清楚这是个什么节日吗?大家别看布朗族是一个很小的少数民族,但是他们的民族文化却很丰富,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厚南节,看看他们这歌节日中都会做一些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布朗族的厚南节介绍布朗族的厚南节又称“桑刊节”、“宋坎节”。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举行,

  • 兰汤是什么?端午节为什么要浴兰汤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这天要吃粽子,赛龙舟。可是你知道吗,古代在端午节这天要洗澡,而且不能用普通的水洗澡,而是要用兰汤洗澡,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浴兰节。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屈原《九歌》云:“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初学记》卷十三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庙方四

  • 赫哲族礼仪 赫哲族都有哪些民族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待客礼居住在黑龙江同江、饶河一带的赫哲族,以捕鱼和狩猎为主业,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客人来访,常以凉拌

  • 元宵节为什么在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元宵节。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是什么呢?一、起源传说据传说,汉武帝时期,北方匈奴入侵中原,百姓们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往南方。其中一位名叫卢仝的文人,在逃亡途中写下了《临江仙·滁州西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后来,他来到了江南的苏州,结识了当地的官员和士人,并与

  • 元宵节还被称为什么节日?探索元宵节的来历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除了“上元节”、“小年节”等名称外,元宵节还有其他称呼。本文将介绍这些别名,并探讨它们的来历和意义。一、花灯节花灯节是元宵节的另一个重要名称。这个名称来源于人们在这一天晚上赏花灯的习俗。在这个节日里,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花灯展览,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彩灯

  • 解密:"目的"一词起源于唐高祖李渊比武娶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古人眼睛为“目”,箭靶中心目标为“的”。这两个字如何组合成了“目的”呢?公元581年,隋高祖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北周高官窦毅结束了官宦生涯。窦毅的女儿悲愤中骂道:“可惜我不是男子汉,不然,我必挺身解救国难!”窦毅十分赞赏女儿的胆识,于是出榜招婿,条件是射中自己画于屏风上的孔雀眼睛。角逐之下,满城王公贵

  • 计姓起源于什么姓氏?计姓宝宝怎么取名好听?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计姓宝宝取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计姓在我国是一个小姓了,到2009年,计姓的人口总数还没有进入到全国姓氏排名的前五百位,人数是非常少的了。计姓起源也比较早,源于姒姓、有莘氏、己姓等,也有出于官位的,计姓的源流是非常多的。那么,计姓的宝宝要如何给他们取名更好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