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废寝忘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废寝忘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4/1/18 3:30:31

废寝忘食,拼音是fèiqǐnwàngshí,意思是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出自《列子·天瑞篇》。那么成语废寝忘食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成语故事】:

“废寝忘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形容工作学习专心努力。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述而第七》,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

叶县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以后,孔子知道了这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授业传道,而从不担忧受贫受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已的年纪。’这样的话呢?”

孔子的话,显示出他由于有远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充实。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舍旧谋新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舍旧谋新,汉语成语,读音shějiùmóuxīn,意思是弃旧求新。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晋文公曾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来得到楚国的帮助,才有机会回国做了君王。当时,楚国的势力很大,许多小国都向楚国称臣;晋文公为了成为霸主,就决定从立威诸侯

  • 如何理解成语"有名无实"?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有名无实”?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有名无实【拼音】:yǒumíngwúshí【解释】: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成语故事】: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

  • 成语"价值连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价值连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价值连城【拼音】:jiàzhíliánchéng【解释】:连城: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成语故事】: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上来得一块玉璞(末经加工的玉,外包一层石质),拿去献给楚厉王,厉

  • 成语"抱薪救火"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抱薪救火"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抱薪救火”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抱薪救火”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抱薪救火的意思是: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近义词】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引足救经、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负薪救火【反义词】雪中

  • 历史文化探索:一诺千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读音为yīnuòqiānjīn,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那么成语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释义:“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

  • 成语"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天辟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天辟地【拼音】:kāitiānpìdì【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最早出自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成语故事】:神话中传说,世上

  • 成语"乘龙快婿"是怎么来的?"乘龙快婿"的三个有趣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乘龙快婿,现在往往用来称赞女婿。那么乘龙快婿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乘龙快婿的三个有趣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1、乘龙快婿的典故据《东周列国志》记载,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时正好有人献美玉璞石,琢磨后得碧玉一块。小女抓周,独独抓取此碧玉把弄不舍,遂取名弄玉,又称玉女。稍长,弄

  • 如何理解成语"围魏救赵"?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围魏救赵”?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围魏救赵【拼音】:wéiwèijiùzhào【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成语故事】:战国时

  • 成语"空中楼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空中楼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空中楼阁【拼音】:kōngzhōnglóugé【解释】: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成语故事】:“空中楼阁”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

  • 如何理解成语"一毛不拔"?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毛不拔”?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毛不拔【拼音】:yīmáobùbá【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成语故事】:墨子,名翟,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