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空中楼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空中楼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01 更新时间:2024/1/24 6:50:15

解释成语“空中楼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空中楼阁

【拼音】:kōngzhōnglóugé

【解释】: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成语故事】:

“空中楼阁”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

这个成语来源于《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在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富有,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那幢一模一样。”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工匠们走了,傻财主望着房基发愣。他不知道,只要最上面一层,不要下面两层,那是再高明的工匠也造不出来的。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一毛不拔"?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毛不拔”?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毛不拔【拼音】:yīmáobùbá【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成语故事】:墨子,名翟,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

  • 成语"同心同德"是什么意思?"同心同德"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同心同德”是什么意思?成语“同心同德”出自于哪里?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同心同德】故事的主人公:周武王,西周的创建者。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

  • 成语"黄绢幼妇"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黄绢幼妇”?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黄绢幼妇【拼音】:huángjuànyòufù【解释】:“绝妙”二字的隐语。【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捷悟》。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

  • 历史文化探索:罄竹难书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罄竹难书,拼音是qìngzhúnánshū,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出自《旧唐书·李密传》。那么典故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

  • 历史文化探索:分道扬镳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分道扬镳,拼音是fēndàoyángbiāo,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意思是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出自《魏书·河间公齐传》。那么典故分道扬镳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史称南北朝

  • 如何理解成语"以强凌弱"?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以强凌弱”?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以强凌弱【拼音】:yǐqiánglíngruò【解释】:凌:欺侮。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成语故事】:孔子有位朋友,名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是春秋末、战国初时奴隶起义的领袖。“盗

  • 成语"​自毁长城"是什么意思?"​自毁长城"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自毁长城”是什么意思?“自毁长城”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的意思为:“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于这个成语的最早记载在《南史·檀道济传》中。《南史·檀道济传》中的原文是:"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

  • 历史文化探索:脚踏实地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脚踏实地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ǎotàshídì,意思是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出自宋·邵雍《邵氏闻见前录》。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问邵雍“我咋样”的“公”是司马光,就是小时候砸缸救人的那个司马光,字君实。他的名头太大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资治通鉴》的

  • 历史文化探索:东山再起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东山再起,拼音是dōngshānzàiqǐ,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出自《晋书·谢安传》。那么典故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出处《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

  • 成语"顾曲周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顾曲周郎"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顾曲周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顾曲周郎”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顾曲周郎】故事的主人公: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