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59 更新时间:2024/1/16 14:20:27

解释成语“开天辟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开天辟地

【拼音】:kāitiānpìdì

【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最早出自三国·吴·整《三五历纪》。

【成语故事】:

神话中传说,世上最早时,天地浑然一体。世界像个鸡蛋,天地的开创人盘古就在蛋里。

一万八千年后,盘古从蛋里走出来。蛋里淡淡的烟云冉冉上升,变成青天。混浊的沉渣逐渐凝聚,变成大地。天地近在咫尺。盘古弯曲着背把天地撑开。盘古顶开立地一万八千年,终于把天撑高。天地再也不会合在一起,盘古才安然死去。他呼出的气,变成风云。他留下的声音,变成雷霆。他的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

盘古开创了世界。

颂扬开创伟大事业,称开天辟地。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乘龙快婿"是怎么来的?"乘龙快婿"的三个有趣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乘龙快婿,现在往往用来称赞女婿。那么乘龙快婿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乘龙快婿的三个有趣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1、乘龙快婿的典故据《东周列国志》记载,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时正好有人献美玉璞石,琢磨后得碧玉一块。小女抓周,独独抓取此碧玉把弄不舍,遂取名弄玉,又称玉女。稍长,弄

  • 如何理解成语"围魏救赵"?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围魏救赵”?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围魏救赵【拼音】:wéiwèijiùzhào【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成语故事】:战国时

  • 成语"空中楼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空中楼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空中楼阁【拼音】:kōngzhōnglóugé【解释】: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成语故事】:“空中楼阁”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

  • 如何理解成语"一毛不拔"?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毛不拔”?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毛不拔【拼音】:yīmáobùbá【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成语故事】:墨子,名翟,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

  • 成语"同心同德"是什么意思?"同心同德"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同心同德”是什么意思?成语“同心同德”出自于哪里?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同心同德】故事的主人公:周武王,西周的创建者。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

  • 成语"黄绢幼妇"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黄绢幼妇”?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黄绢幼妇【拼音】:huángjuànyòufù【解释】:“绝妙”二字的隐语。【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捷悟》。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

  • 历史文化探索:罄竹难书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罄竹难书,拼音是qìngzhúnánshū,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出自《旧唐书·李密传》。那么典故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

  • 历史文化探索:分道扬镳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分道扬镳,拼音是fēndàoyángbiāo,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意思是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出自《魏书·河间公齐传》。那么典故分道扬镳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史称南北朝

  • 如何理解成语"以强凌弱"?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以强凌弱”?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以强凌弱【拼音】:yǐqiánglíngruò【解释】:凌:欺侮。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成语故事】:孔子有位朋友,名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是春秋末、战国初时奴隶起义的领袖。“盗

  • 成语"​自毁长城"是什么意思?"​自毁长城"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自毁长城”是什么意思?“自毁长城”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的意思为:“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于这个成语的最早记载在《南史·檀道济传》中。《南史·檀道济传》中的原文是:"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