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陈胜吴广,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陈胜吴广,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53 更新时间:2024/1/16 17:38:11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揭竿而起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揭竿而起,意思是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出自《过秦论》,指的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事件。

秦朝统治时期,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但是被征发筑长城、守卫开发南方、修筑奢华的阿房宫、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劳役,合起来共用了二三百万人之多,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赋税、兵役、徭役、刑法也很重,百姓们的负担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苦。

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去防守。他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怕误了日期。因为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

这些人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东南)时,赶上连日大雨,路被淹没,无法通行。他们只好停下等待,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民工中有一个叫陈胜的,他和他的朋友吴广偷偷商量:“这里离渔阳有几千里远,怎么走也赶不上期限了,难道我们白白去送死吗?”吴广说:“咱们逃跑吧。”陈胜说:“不行,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强,百姓们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秦二世是小儿子,该当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苏。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是条好汉,咱们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国的人一定会来帮助我们的。”

于是陈胜把大家召集起来说:“男子汉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大家赞成,一致推选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这支起义军打下了陈县(河南省淮阳),陈胜被拥戴为“王”,国号叫“张楚”。

在这支起义军的带动下,各地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但是因为起义军的战线太长,号令不统一,在秦军的猛烈反击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仅维持了三个月。

陈胜从谋划起义,到称王立国,再到兵败被害,前后不过半年时间,但他点燃的反秦烈火烧红了大半个中国。“陈胜虽死,其所置遗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主峰西南。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派30户丁役守护陈胜墓,并按王侯待遇对陈胜年年杀牲祭祀。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班门弄斧"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班门弄斧”?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班门弄斧【拼音】:bānménnòngfǔ【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成语故事】:明朝有个文人叫梅之涣。有一回,他到采石矶(现在安徽当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墓地

  • 历史文化探索:废寝忘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废寝忘食,拼音是fèiqǐnwàngshí,意思是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出自《列子·天瑞篇》。那么成语废寝忘食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废寝忘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形容工作和学习专心努力。

  • 历史文化探索:舍旧谋新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舍旧谋新,汉语成语,读音shějiùmóuxīn,意思是弃旧求新。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晋文公曾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来得到楚国的帮助,才有机会回国做了君王。当时,楚国的势力很大,许多小国都向楚国称臣;晋文公为了成为霸主,就决定从立威诸侯

  • 如何理解成语"有名无实"?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有名无实”?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有名无实【拼音】:yǒumíngwúshí【解释】: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成语故事】: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

  • 成语"价值连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价值连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价值连城【拼音】:jiàzhíliánchéng【解释】:连城: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成语故事】: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上来得一块玉璞(末经加工的玉,外包一层石质),拿去献给楚厉王,厉

  • 成语"抱薪救火"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抱薪救火"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抱薪救火”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抱薪救火”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抱薪救火的意思是: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近义词】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引足救经、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负薪救火【反义词】雪中

  • 历史文化探索:一诺千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读音为yīnuòqiānjīn,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那么成语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释义:“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

  • 成语"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天辟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天辟地【拼音】:kāitiānpìdì【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最早出自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成语故事】:神话中传说,世上

  • 成语"乘龙快婿"是怎么来的?"乘龙快婿"的三个有趣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乘龙快婿,现在往往用来称赞女婿。那么乘龙快婿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乘龙快婿的三个有趣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1、乘龙快婿的典故据《东周列国志》记载,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时正好有人献美玉璞石,琢磨后得碧玉一块。小女抓周,独独抓取此碧玉把弄不舍,遂取名弄玉,又称玉女。稍长,弄

  • 如何理解成语"围魏救赵"?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围魏救赵”?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围魏救赵【拼音】:wéiwèijiùzhào【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成语故事】: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