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羞与为伍"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羞与为伍"含义详解

成语"羞与为伍"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羞与为伍"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10 更新时间:2023/12/31 10:58:52

还不知道:成语“羞与为伍”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羞与为伍”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羞与为伍】故事的主人公: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樊哙(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

【羞与为伍】是什么意思?

羞:感到羞耻;与:跟;为伍:作伙伴。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

【羞与为伍】出自哪里?

《后汉书·党锢列传》:“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

【羞与为伍】词语辨析:

【羞与为伍读音】:xiūyǔwéiwǔ

【羞与为伍的近义词】:羞与哙伍

【羞与为伍的反义词】:引以为荣

【羞与为伍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

【羞与为伍】典故:

秦末汉初时,由于汉王刘邦能够招贤纳士,广罗人才,所以许多有本领的谋士、大将纷纷投在他的门下。在这些人才中,韩信是一个突出的人物,曾被萧何称为“国士无双”的难得之将才。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韩信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为后来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韩信功高势大,引起了不少人的妒嫉,也引起了刘邦的不安。汉朝建立不久,有人向刘邦报告,说韩信想谋反,刘邦用计逮捕了他,后因查无实据,才放了他。韩信虽然被释放并封为淮阴侯,但心中总是闷闷不乐。他始终认为自己功劳大,本领高,对其他一些大臣和将领都看不上,便经常告病不上朝。他眼见周勃、樊哙、灌婴等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更是不愿意和他们一块儿上朝。

有一次,韩信从樊哙的门口经过,樊哙很殷勤地把他请到家里,很客气地说:“大王肯光临敝舍,臣下我感到十分荣幸。”韩信本来就瞧不起樊哙,现在见樊哙虚情假义地来这一套,越觉讨嫌,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樊哙跪着把韩信送走。韩信一出大门,笑了笑说:“我真丢人,这一辈子竟然同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羞与哙伍”即以和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感到羞耻,据此,人们引伸出“羞与为伍”这句成语,表示耻于同自己所轻视的人在一起。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众口铄金"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众口铄金【拼音】:zhòngkǒushuòjīn【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成语故事】: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当时担任“左徒”的官职,但是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大国齐国,共同抗秦。昏庸的楚怀王

  • 历史文化探索:安步当车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安步当车,读音为ānbùdàngchē,意思是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

  • 成语"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四面楚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四面楚歌【拼音】:sìmiànchǔgē【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成语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

  • 成语"一饭千金"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饭千金【拼音】:yīfànqiānjīn【解释】: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成语故事】: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

  • 如何解释成语"三人成虎"?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三人成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三人成虎【拼音】:sānrénchénghǔ【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成语故事】: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

  • 红楼梦中为何要塑造刘姥姥这个人物?有什么深意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作者为什么写一个刘姥姥?是否他从结构的需要来考虑?他要用一双穷苦乞食者的眼睛来看这诗礼簪缨之族,以便成为这一家族败落的目击者。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的祖上,和凤姐娘家的祖上是“联过宗”的,但时过境迁,沧桑巨变,两家子迅速地朝两极分化着,冬事未办的王狗儿,闷坐愁乡,闲寻气恼,刘姥姥心疼女儿一家,于是萌生上

  • 成语"甘拜下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甘拜下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甘拜下风【拼音】:gānbàixiàfēng【解释】: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成语故事】:春秋时,秦国发生粮荒,向晋国买粮,而晋惠公不肯卖给曾给晋国很大帮助的秦国粮食。结果两国发生战争,晋国被打

  • 成语"赏罚分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赏罚分明"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赏罚分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意思是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出自汉·王符《潜夫论·实贡》,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典故一汉宣帝时期,渤海、胶东一带盗贼十分猖獗,他们四处作恶。汉宣帝派大臣张敞前去治理,张敞向宣帝请求必须奖赏那些追捕盗贼有

  • 成语"怒发冲冠"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怒发冲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怒发冲冠【拼音】:nùfàchōngguān【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成语故事】:战国时,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一块很珍贵的国宝一一和氏璧,就写信给赵惠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

  • 如何理解成语"一暴十寒"?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暴十寒”?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暴十寒【拼音】:yīpùshíhán【解释】: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