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安步当车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安步当车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39 更新时间:2024/1/10 13:23:52

安步当车,读音为ānbùdàngchē,意思是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蜀,走过来!”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怎么行呢?”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蜀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

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大卑鄙了!”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宣言的是我颜蜀。”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四面楚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四面楚歌【拼音】:sìmiànchǔgē【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成语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

  • 成语"一饭千金"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饭千金【拼音】:yīfànqiānjīn【解释】: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成语故事】: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

  • 如何解释成语"三人成虎"?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三人成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三人成虎【拼音】:sānrénchénghǔ【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成语故事】: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

  • 红楼梦中为何要塑造刘姥姥这个人物?有什么深意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作者为什么写一个刘姥姥?是否他从结构的需要来考虑?他要用一双穷苦乞食者的眼睛来看这诗礼簪缨之族,以便成为这一家族败落的目击者。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的祖上,和凤姐娘家的祖上是“联过宗”的,但时过境迁,沧桑巨变,两家子迅速地朝两极分化着,冬事未办的王狗儿,闷坐愁乡,闲寻气恼,刘姥姥心疼女儿一家,于是萌生上

  • 成语"甘拜下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甘拜下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甘拜下风【拼音】:gānbàixiàfēng【解释】: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成语故事】:春秋时,秦国发生粮荒,向晋国买粮,而晋惠公不肯卖给曾给晋国很大帮助的秦国粮食。结果两国发生战争,晋国被打

  • 成语"赏罚分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赏罚分明"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赏罚分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意思是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出自汉·王符《潜夫论·实贡》,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典故一汉宣帝时期,渤海、胶东一带盗贼十分猖獗,他们四处作恶。汉宣帝派大臣张敞前去治理,张敞向宣帝请求必须奖赏那些追捕盗贼有

  • 成语"怒发冲冠"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怒发冲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怒发冲冠【拼音】:nùfàchōngguān【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成语故事】:战国时,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一块很珍贵的国宝一一和氏璧,就写信给赵惠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

  • 如何理解成语"一暴十寒"?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暴十寒”?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暴十寒【拼音】:yīpùshíhán【解释】: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家学

  • 成语"乘兴而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乘兴而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乘兴而来【拼音】:chéngxìngérlái【解释】: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成语故事】:“乘兴而来”这则成语的乘兴失趁一时的高兴。趁着兴趣浓厚的时候到来。

  • 成语"内助之贤"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内助之贤"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内助之贤”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内助之贤”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nèizhùzhīxián【解释】: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成语故事】:晏婴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