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赏罚分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赏罚分明"含义详解

成语"赏罚分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赏罚分明"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621 更新时间:2024/1/3 3:04:27

成语“赏罚分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意思是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出自汉·符《潜夫论·实贡》,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典故一

汉宣帝时期,渤海、胶东一带盗贼十分猖獗,他们四处作恶。汉宣帝派大臣张敞前去治理,张敞宣帝请求必须奖赏那些追捕盗贼有功人员,严惩盗贼。到任后,他赏罚分明,差吏们个个奋勇追捕,社会迅速恢复安定。

春秋时期,公打败了卫国和曹国,以前逃难时所受的怨气也消除了。赵衰提醒晋文化说:大丈夫有怨报怨,也别忘了有恩报恩哪!晋文公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听了赵衰的话说:当然!请问报谁的恩?赵衰回答:当初主公不是说过吗?如果能回到晋国的话,必定报答僖大夫的恩情。晋文公着急地说:我看了曹国大夫的名单上怎么没有他呢?

经过调查,才知道僖负羁被革了职,现在住在北门,成为一般老百姓了,晋文公立刻下令保护北门,说:不管是谁,只要侵犯了僖家的一草一木,就以死罪论处。

僖负羁是曹国人,曾救过晋文公的命,是晋文公的救命恩人。因此晋文公在攻下曹国时,为了报答僖负羁的恩情,就向军队下令,不准侵扰僖负羁的家,如果有违反的人,就要处死刑。大将魏平和颠颉却不服从命令,带领军队包围了僖负羁的家,并放火焚屋。魏平爬上屋顶,想把僖负羁拖出杀死。不料,梁木承受不了重量而塌陷,正好把魏平压在下面,动弹不得,幸好颠颉及时赶到,才把他救了出来。

这件事被晋文公知道后,十分气愤,决定依照命令处罚。大臣赵衰(赵国君王的先人)向文公请求:“他们俩人都替国君立下汗马功劳,杀了不免可惜,还是让他们戴罪立功吧!”晋文公说:“功是一回事,过又是一会事,赏罚必须分明,才能使军士服从命令。”于是便下令,革去了魏平的官职,又将颠颉处死。从此以后,晋军上下,都知道晋文公赏罚分明,再也不敢违令了。

典故二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

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骨悚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汉书·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怒发冲冠"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怒发冲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怒发冲冠【拼音】:nùfàchōngguān【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成语故事】:战国时,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一块很珍贵的国宝一一和氏璧,就写信给赵惠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

  • 如何理解成语"一暴十寒"?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暴十寒”?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暴十寒【拼音】:yīpùshíhán【解释】: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家学

  • 成语"乘兴而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乘兴而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乘兴而来【拼音】:chéngxìngérlái【解释】: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成语故事】:“乘兴而来”这则成语的乘兴失趁一时的高兴。趁着兴趣浓厚的时候到来。

  • 成语"内助之贤"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内助之贤"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内助之贤”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内助之贤”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nèizhùzhīxián【解释】: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成语故事】:晏婴是战

  • 成语"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饮鸩止渴"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饮鸩止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参与【饮鸩止渴】故事的主人公:霍谞,字叔智,后汉魏郡邺县人。少年时就是通达经术的儒生。十五岁时曾上书把在狱里的舅舅宋光解救出来。梁商(?-141年),字伯夏,东汉时期外戚、将领,东汉九

  • 成语"孙庞斗智"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孙庞斗智"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孙庞斗智”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孙庞斗智”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庞斗智】故事的主人公: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庞涓(?—前341年),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孙庞斗智】是什么意思?孙:孙膑;庞

  • 如何解释成语"如鱼得水"?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如鱼得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如鱼得水【拼音】:rúyúdéshuǐ【解释】: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很强大,刘备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

  • 成语"华而不实"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华而不实”?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华而不实【拼音】:huáérbùshí【解释】: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成语故事】: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卫国回来,路过宁邑,客店的店主看见阳处父一表人才,就决定告

  • 杞人忧天里蕴含了哪种哲学思想?忧天者、忧人者和列子的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杞人忧天”是战国思想家列子所汇编的《列子》中的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其中主要反映了3种哲学思想,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据《列子·天瑞篇》中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文章虚构了一则故事,以杞人和劝谏之人的对话,生动的描绘出忧天者

  • 成语"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得陇望蜀”?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得陇望蜀【拼音】:délǒngwàngshǔ【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成语故事】: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