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敦煌壁画中的佛像画特点有哪些?

敦煌壁画中的佛像画特点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3 更新时间:2023/12/10 14:57:40

众所周知敦煌壁画中的佛像画数量非多,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那么这些佛像画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早期壁画中流行说法图,说法图是表现佛说法的场面,通常画出一铺三身、五身或者更多的尊像,中央为如来佛,两侧为佛弟子、菩萨以及天等。北魏以后说法图往往两侧有众多的菩萨、飞天等,一铺说法图可能有十几身像。

在中心柱窟中,中心塔柱的正面龛是主龛,那么在洞窟的左右两侧壁往往要配合中央的彩塑画出大型的说法图,强化佛教的主题。如早期的第251窟、254窟、257窟等都是如此,在殿堂窟中,正面开龛造出佛与菩萨等像,两侧壁也画说法图,同样与正面的彩塑组成三组佛像的形式,这样的组合往往就是表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形式。

北凉、北魏的说法图,佛像庄严沉静,菩萨身体往往呈“三道弯”形式,显得活泼多姿,色彩较浓厚。由于年代久远而变色,大部分身体部位的晕染都变黑,所以观众往往会感到奇怪。

第263窟南壁的说法图,由于从表层壁画中剥出,画面色彩就是原作当时的色彩,使我们得知北魏时期真实的色彩线描的情况。这是一幅三佛说法图,中央一尊佛像身体稍高,袈裟的边缘以石青色染出,与袈裟本来的红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两侧的佛像都面朝中央,最外两侧还各有一身菩萨,菩萨对称地站在两旁,头部微低,面佛像,一手扶着髋部,一手自然下垂,身体略呈S形弯曲,上身半裸,下着长裙,飘带自双肩下垂,在腹前交叠在一起。金色的项饰和臂钏,体现着华贵的气息,粉色的肌肤、明亮的石青色长裙与土红色背景形成对比,更体现出菩萨优雅的气质。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有"国手"之称的清朝名医 石顽老人张璐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清初著名医家,著有《医通》十六卷,名重一时,有“国手”之誉,与喻嘉言、吴谦并称清初三大名医。【名家生平】张璐出生仕宦之家,乃明按察使张少峰之孙。他少时颖悟,主修儒学,兼攻医药之书,自《黄帝内经》以下的历代医学典籍,无不搜

  • 德昂族习俗 德昂族禁忌大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一)忌拉手赠物:在德昂族中,成年男女之间一般都不随便拉手搭肩,也不相互赠送礼品。认为这是防止和抵御性诱惑的有力措施。另外,妇女不与男客同桌吃,妇女不得在男子面前跷二郎腿。年轻人不得面向长辈吐唾沫,妇女衣裤不能晾晒在男人穿行地方。(二)忌同姓婚姻:德昂族存在着同姓不婚的制度,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同姓

  • 古人将春天雅称为"青春" 意指草木茂盛一派青葱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三春”指的就是春天。每一个季度都有三个月,古代的人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有人误将“三春”理解为春天的第三个月,实则不然。汉朝班固的《终南山赋》这样写道:“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唐代李白有

  • 2020年李姓男孩怎么起名?有诗意的李姓男孩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有诗意的李姓男孩名字精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最近很多李姓的家长非常的高兴,人生其实没有几件高兴的事情,这其中一个就是生孩子了,而且还是男孩子,生了孩子就要起一个名字,那么这个李姓男孩名字到底要怎么起呢?其实也简单,有寓意就比较好了,下面小编也给大家收集了很多了,有需要

  • 探索寒食节的日期、由来及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寒食节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于寒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

  • 珞巴族历史 珞巴族人口分布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珞巴族是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地区一个少数民族。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控制区的有2300余人。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中印接壤的河谷地带,其先民几万年前就生存在西藏高原。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

  • 中国寓言故事之雄鸡与鸿雁,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雄鸡与鸿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个叫田饶的人,在鲁哀公身边做事已经好几年了,可是鲁哀公并不了解田饶的远大志向,总是待田饶平平的。田饶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决意离开鲁哀公到别国去。田饶对鲁哀公说:"我打算离开您,像鸿雁那样远走高飞。"鲁哀公不明白田饶的

  • 民间关于春分的谚语都有哪些呢?多与天气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春分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时间上看是在每年的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从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会越来越差,黑夜反之越来越短。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根据春分的特点,留下来许多关于春分的谚语,下面为您盘点一下。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春分无

  • 汉族建筑 汉族园林是怎样表现空间美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之,为了丰富对景。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

  • 探索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有哪些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鬼节,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传统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又叫祭祖节,民间称为“七月半”,“亡人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易经》中写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7是带了神秘色彩的数字,比如天上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