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成语"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25 更新时间:2024/1/17 22:26:56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覆巢无完卵"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覆巢无完卵”?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覆巢无完卵【拼音】:fùcháowúwánluǎn【解释】: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成语故事】:“覆巢无完卵”这则成语的意

  • 成语"自相矛盾"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自相矛盾【拼音】:zìxiāngmáodùn【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成语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说自己所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穿;又夸说自己所卖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东西不被它刺穿。路上有人听见后,忍不住说:

  • 完璧归赵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它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公

  • 历史文化探索:退避三舍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拼音是tuìbìsānshè,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那么典故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

  • 成语"弄巧成拙"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弄巧成拙”?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弄巧成拙【拼音】:nòngqiǎochéngzhuō【解释】: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成语故事】: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

  • 成语"老蚌生珠"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老蚌生珠"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老蚌生珠”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老蚌生珠”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后汉时大将韦端,生有二个儿子:大的叫元将,次的叫仲将,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才,和孔融是世交。一次,孔融写给韦端一封信,写道:〔前天元将到来,我看他那一套高深的

  • 出自于《庄子》中的十大成语分别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出自于《庄子》中的十大成语分别是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1、越俎代庖“越俎代庖”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厨师虽不做祭祀用的饭菜,但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祭祀代替厨师下厨,就

  • 如何理解成语"为人作嫁"?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为人作嫁”?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为人作嫁【拼音】:wèirénzuòjià【解释】:原意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绣,给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成语故事】:晚唐诗人秦韬玉字仲明,京

  • 成语"划粥割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划粥割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划粥割齑【拼音】:huàzhōugējīu【解释】: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成语故事】: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

  • 历史文化探索:朝秦暮楚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拼音是zhāoqín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出自《鸡肋集·北渚亭赋》。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