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燕雀处堂"有什么典故吗?"燕雀处堂"含义详解

成语"燕雀处堂"有什么典故吗?"燕雀处堂"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72 更新时间:2023/12/24 3:40:40

成语“燕雀处堂”有什么典故吗?成语“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燕雀处堂】故事的主人公:

子顺、赵国。

【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

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燕雀处堂】出自哪里?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燕雀处堂】词语辨析:

【燕雀处堂读音】:yànquèchǔtáng。

【燕雀处堂的近义词】:燕雀处屋。

【燕雀处堂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燕雀处堂】如造句:

1、强烈台风已快逼近,有些住户却还无所警觉,真是燕雀处堂,不知祸之将至!

2、这座堤防已经出现裂缝,住在附近的人家,若像燕雀处堂而不自知,谋求改善,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燕雀处堂】典故:

孔鲋,字子鱼,孔子九世孙,战国末年,他旅居魏国,是当时的著名人士。他在《论势》中,记叙了一件当时发生在魏国的故事。他说:秦兵攻伐赵国。赵国是魏国的近邻,魏国的大夫们却不警惕,反而认为局势对他们有利。魏国的国相子顺责问他们有什么根据,他们说:"如果秦国打败了赵国,我们就同秦国表示和好;如果秦兵被赵国击败,我们就趁它危兵之时出兵袭击,就可以轻易大获全胜。”子顺笑道:“不见得!秦国从秦孝公上台以来,就从未打过败仗,他们的将领都是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此次秦兵必能战胜赵国,你们必定无‘机’可乘!”大夫们又说:“就算秦国能战胜赵国,那对我们又有什么损失?邻国倒霉,强不起来,不正是对我国有利吗!”子顺说:“秦国是侵略成性的贪暴之国,它若亡了赵国,必然不会就此满足,一定会继续东进那时魏国就遭殃了。”接着,子顺讲了一个故事:

燕雀,泛指燕子或麻雀一样的小鸟,他们在一家人的堂屋里筑了巢。母子大小,吃吃叫叫,聚居一起,快乐逍遥,它们以为住在这样的地方最太平、最可靠,不料有一天,这家人灶上的烟囱坏了,火焰往上直冒,一会儿就烧着了屋梁,一场灾难已经无法避免,而燕雀们脸不变色,依然无忧无虑,认为房子着火,这与他们没有关系,因为它们的窝都是好好的。它们一点也没想到大祸快要临头。

子顺讲完了这段故事,然后严肃地对大夫们说:“现在你们全不想到,赵国如被攻破,大祸便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难道人可以无知得像燕雀一样吗?”

燕雀处堂这个成语,便是从这段故事而来。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分道扬镳"出自于哪个典故?"分道扬镳"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分道扬镳”出自于哪个典故?“分道扬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南北朝时,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元志是当时的洛阳令,他很有才识,看不起那些无能的官僚。一天,他乘车在街上出巡。百姓见这前呼后拥的威势,都纷纷回避。正巧,前面又声势浩

  • 成语"炙手可热"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炙手可热【拼音】:zhìshǒukěrè【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成语故事】: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杨贵妃有个堂

  • 成语"如胶似漆"出自于哪个典故?"如胶似漆"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如胶似漆”出自于哪个典故?“如胶似漆”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后汉书”有一个故事:在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学问很的朋友,一个叫雷义,一个叫陈重。他们一块到京城去考试,结果雷义上榜了,陈重却名落孙山。雷义觉得陈重的学问其实比他

  • 成语"小时了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小时了了”?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小时了了【拼音】:xiǎoshíliǎoliǎo【解释】: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成语故事】: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

  • 如何理解成语"越俎代庖"?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越俎代庖”?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越俎代庖【拼音】:yuèzǔdàipáo【解释】: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成语故事】:尧让

  • 成语"空洞无物"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空洞无物”?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空洞无物【拼音】:kōngdòngwúwù【解释】: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成语故事】:“空洞无物”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空空洞洞,没有内容,没有东西。比喻文章没有什么内容或

  • 成语"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打草惊蛇”?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打草惊蛇【拼音】:dǎcǎojīngshé【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成语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

  • 成语"南山可移"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南山可移”?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南山可移【拼音】:nánshānkěyí【解释】: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成语故事】:“南山可移”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铁案已定,终无改变。这个成语来源于《旧唐书.李元铉传》,元铉大

  • 成语"坐山观虎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坐山观虎斗”?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坐山观虎斗【拼音】:zuòshānguānhǔdòu【解释】: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成语故事】:有一年韩国与魏国打仗,很长时间,不分胜负。

  • 如何解释成语"入吾彀中"?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入吾彀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入吾彀中【拼音】:rùwǔgòuzhōng【解释】: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成语故事】:彀,音构,原来是张弓的意思,这里借用为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