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飞将数奇"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飞将数奇"含义详解

成语"飞将数奇"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飞将数奇"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3/12/24 3:40:55

成语“飞将数奇”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飞将数奇”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拼音】:fēijiàngshùjī

【解释】:飞将:汉朝名将李广;数奇:命运不好。泛指人不走运。

【成语故事】:

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他没有口才,不大说话除了射箭,几乎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和将士们在一起,他总喜欢和人比赛射箭。每到一处,打听得有虎,他就一定要亲自去射。在右北平(今河北省东北部地区)的时候,因为射虎,曾受了伤,但他还是把虎射死了。一天,黄昏时分,在山林中的丛草里,见有一块巨石,以为是虎,就射了一箭。第二天去查看时,才知不是虎,那支箭深深地射进石头里去了。

据《史记》载,李广是汉文帝时入伍的,在抵抗匈奴侵略的战争中,立过不少功。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每一次抵抗匈奴的战争,李广几乎都参加了,而且屡次以少击多,出奇制胜。匈奴侵略者对于李广,又害怕又敬佩,称他为“飞将军”。

有一次,李广受命领着少数兵马,出长城去和人数众多的匈奴侵略者作战。因双方实力过于悬殊,李广不敌被俘。在被解往敌营的途中,他趁敌人不备,突然跃起,夺了一匹好马,飞奔逃回。匈奴兵几百人狠命追赶,被他射死多人,终于脱险。可是逃回后,汉军却“按军法”判他死罪。他缴纳了大量赎金,才以撤免官职了事。

过了几年,匈奴又大举进犯,李广又奉命带4000骑兵去抵抗。他被匈奴4万兵团团围住,部下都非常害怕。李广派他儿子李敢,只带几十骑兵,从左到右,直穿敌人阵地,跑了一圈,回来报告道:“没什么,匈奴不难对付!”部下这才稍为安心。李广亲自用最强劲的大弓,射杀敌人部将。连杀好几人,敌人的攻势渐见减退。李广指挥将士,沉着应战,气概从容,毫无慌乱之色。大家深受感动,勇气也因此大增。这样艰苦支持了两天,援军来到,敌人才退去。李广最后一次与匈奴作战,已经60多岁了,可是他精神抖擞,毫无老态。这一次,大军由大将军卫青统率。李广名义上是前将军,可是卫青怕他立功,不让他正面出阵,故意叫他绕东路。后因没有向导,迷失了路,未能如期开赴指定地点,被借此问罪。李广气愤不过,竟被逼自刎而死。

李广有个堂兄弟,名叫李蔡,汉文帝时,与李广同为“郎”一级的小官,声望远不如李广,只是一个平凡的庸人罢了。然而到了武帝时代,李蔡已被封侯爵,官居丞相。而李广这位一生与匈奴侵略者作战70余次的“飞将军”,却落了个悲惨的下场!人们为李广抱不平,但是,除了抱怨命运之外,谁能说什么呢!“飞将数奇”这句成语,便由此产生。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滥竽充数"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滥竽充数"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滥竽充数”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滥竽充数意思】滥:失实的,假的。充:冒充。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不好的装好的。【典故】据《韩非子》记

  • 成语"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唇亡齿寒”?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唇亡齿寒【拼音】:chúnwángchǐhán【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成语故事】: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处在虞国的外面。虢国如果灭

  • 成语"程门立雪"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程门立雪”?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程门立雪【拼音】:chéngménlìxuě【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成语故事】:宋代的杨时考到进士后不愿做官,专心研究学问。他起先在颍昌(地名)拜理学家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程

  • 历史典故自毁长城的主人公是谁?背后是什么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自毁长城最早记载在《南史·檀道济传》中。南北朝时期,宋国大将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皇帝很不放心,在一些大臣的挑拨之下,把他骗到京城建康想除掉他。檀道济被关进大牢,两眼瞪得像火把一样,又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你们这样做是自毁你们的万里长城啊!(乃坏汝万

  • 成语"燕雀处堂"有什么典故吗?"燕雀处堂"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燕雀处堂”有什么典故吗?成语“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燕雀处堂】故事的主人公:子顺、赵国。【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 成语"分道扬镳"出自于哪个典故?"分道扬镳"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分道扬镳”出自于哪个典故?“分道扬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南北朝时,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元志是当时的洛阳令,他很有才识,看不起那些无能的官僚。一天,他乘车在街上出巡。百姓见这前呼后拥的威势,都纷纷回避。正巧,前面又声势浩

  • 成语"炙手可热"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炙手可热【拼音】:zhìshǒukěrè【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成语故事】: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杨贵妃有个堂

  • 成语"如胶似漆"出自于哪个典故?"如胶似漆"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如胶似漆”出自于哪个典故?“如胶似漆”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后汉书”有一个故事:在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学问很的朋友,一个叫雷义,一个叫陈重。他们一块到京城去考试,结果雷义上榜了,陈重却名落孙山。雷义觉得陈重的学问其实比他

  • 成语"小时了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小时了了”?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小时了了【拼音】:xiǎoshíliǎoliǎo【解释】: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成语故事】: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

  • 如何理解成语"越俎代庖"?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越俎代庖”?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越俎代庖【拼音】:yuèzǔdàipáo【解释】: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成语故事】:尧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