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孔子对汉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孔子对汉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66 更新时间:2024/1/20 2:24:01

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孔夫子”、“夫子”。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当时鲁国(今中国东部山东曲阜)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后来母亲也去世了。他的少年时代是贫困的,他管理过仓库,也看管过牛羊。孔子很喜欢读书,他认真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习刻苦而又虚心。他学习礼,就到很远的洛邑(今洛阳),请教学问很大的老子。他在齐国听到古代音乐的演奏,就专心学习,竟然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这样,孔子逐渐成为学问广博的学者。那时候,很多读书人愿拜孔子作老师,于是,孔子就创办了私学。

孔子50岁时在鲁国做了官,他当官时间不长,却把鲁国治理得非好,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不久,孔子对昏庸的鲁国国君十分失望,就不做官了,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各个诸侯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希望各国的国君能采用他的意见。可是,他辛辛苦苦奔走了十几年,各国国君都不用他,他只好又回到鲁国。那时他已经68岁了。

孔子晚年仍不停地工作,一面继续讲学,一面整理古书。据说,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几部书,还对鲁国史书《春秋》作了修订。孔子整理古书,对中国古代化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死在鲁国。他死后第二年,鲁国国君把孔子的家改建成庙,这就是孔庙。孔庙后来成了历代帝祭祖孔子的地方。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不过在当时,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保守的。孔子所处的时代,奴隶社会正封建社会转变,周王的势力越来越小,诸侯国的力量却越来越大。

各诸侯国不听周王的命令,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孔子对这种现实很不满意,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王朝。他比较喜欢西周的奴隶制度,要求人们按“周礼”所规定的君臣父子的尊卑等级制度办事,这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空想。

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特别强调“仁”,他说“仁”就是爱人。具体来说,“仁”就是孝悌和忠恕。孔子认为孝悌是家庭生活中最大的事,人应该对长辈孝(尊敬、服从),对平辈和下辈悌(友爱);忠恕是社会生活中最大的事,人应该对上级忠(忠诚),对同级和下级恕(宽恕)。孔子的“仁”还要求统治阶级互相亲爱、互相合作。同时,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人民。

可以看出,孔子很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这种“仁”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和”的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孔子重视人和现实生活。有一次马棚失火,孔子先问人烧伤没有,而没先问马的死活。孔子不太相信鬼神,认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要由人去做。

孔子的这种开明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历史搞笑年号集锦:有"大象"、"神龟"还有"大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一、动物类白雀(后秦姚苌)大象(北周静帝)神龟(北魏孝明帝)二、名企类嘉禾(孙权)光大(南陈)大成(北周宣帝)大中(唐宣宗)正大(金哀宗)三、地名类大兴(东晋元帝)昌平(西燕)大同(梁武帝、辽太宗)保定(北周武帝)四、民族国家类大明(宋孝武帝)大和(唐文宗)五、专有名词类和平(北魏文成帝)文明(唐睿

  • 易经的明夷卦九三"得其大首,不可疾"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易经的明夷卦九三“得其大首,不可疾”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明夷卦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意思就是:明夷卦九三。在昏暗中,去南方打猎,获得大首领,不可过于急切,要正固。《象》:去

  • 家姓的起源是什么?家姓宝宝的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家姓宝宝的名字精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家姓也有很多的起源,一种是出自姬姓,一种是以祖先的字为氏,还有一种是出自复姓“家仆”,后来改成单姓为家姓。家姓在我国也有不少历史名人,比如家父、家定国、家坤翁等等。而家姓在我国是一个小姓,人口非常少,平常也不多见,那

  • 超级巨作《出警入跸图》画的是什么场景?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明朝的《出警入跸图》画的是什么场景?这幅画人物众多,场面宏伟,是历代绘画作品中少见的超级巨作。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两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确定是许多宫廷画师的合力创作,才能完成这两幅布局精采生动的巨作。《出警图》与《入跸图》虽是各自分开的两幅长卷,但

  •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国的姓氏最初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最初“姓”是区别贵贱和婚姻的需要关于姓氏之现象,历代学者都在研究。姓氏是由“姓”和“氏”组成,现在是一个意思,但在先秦时,两者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和作,“姓”和“氏”之间,如果讲究先后的话,那是“姓”在前,“氏”在后。“姓”何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这样说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

  • 汉族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奴隶社会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文化教育,孔子认为这样太不公平,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学生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据说他的学生有3000人,其中最优秀的有72人。孔子讲学的地方,有庭院、有卧室、有讲堂、有郊外,有时在旅途中的马

  • 二月二龙抬头为啥要剪头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大凡是华人,都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

  • 汉族文化 汉族礼乐文明有何重要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礼乐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玉帛荐献、进退揖让;黄钟大吕、干戚羽旄是礼乐之美,但是欣赏盛美的仪式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欢,更重要的是要体会礼乐文明引领人向善的本义。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记·乐记》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

  • 山东梆子剧《玉虎坠》的主要剧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想知道山东梆子剧《玉虎坠》的主要剧情是什么吗?该剧以东汉初年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了冯王两家恩恩怨怨、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的故事,剧情曲折,矛盾复杂,情感丰富,展示了山东梆子的剧目特色。马武占据太行山,下山访贤,路遇卖卜人王滕,同至酒肆饮酒,与冯昭之子冯彦口角相争。马武不敌,爱慕冯彦武艺,拟请其上山聚义

  • 白露节气时,该如何养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白露时该如何养生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农历的八月初一是白露节气。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这时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变大,空气变燥,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燥咳、大便秘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