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易经的明夷卦六四"获明夷之心"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易经的明夷卦六四"获明夷之心"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4/1/18 11:05:26

还不知道:易经的明夷卦六四“获明夷之心”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明夷卦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意思就是:明夷卦六四。进入左腹部,得知昏暗者的心思,往外走出门庭。《象》曰:进入左腹部,是要得知心思用意。

明夷卦的昏暗主要体现在上卦,六四是上卦初爻,也就是已经进入昏暗之中。六二、九三、六四形成一个互坎,坎为心病,引申为心思。

合在一起就是得知昏暗者的心思,也就是“获明夷于心”。

此时六四已经进入内部,了解到昏暗者的情况,所以决定离开。

六四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当遇到困难时,要了解困难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内部领导的不足,了解情况后,知道领导昏暗,于是就要离开这险困之地。

这就好比在古代,帝继位后,不思进取,反而怠慢朝政,是一个十足的昏君。他身边的臣子苦劝他无效,后来臣子通过靠近帝王,通过了解帝王的心思,发现这个帝王根本就是一个昏庸,根本没有勤政爱民的心思。于是这个近身臣子就离开了他。

比如商朝的纣王,他荒废朝政、施行暴政,他身边的大臣、四方诸侯开始还对他唯命是从,但后来发现他已经无药可救,于是就纷纷离开了他,结果纣王就落下了众叛亲离的下场。

当然,这里“获明夷于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不能只看表面,要通过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来分析他是不是真的昏庸,然后在做出决定是否离开。有的可能是故意表现的昏暗。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岳父为什么又被称为泰山?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岳父为何被称为泰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当代散文家杨朔在1961年创作了一篇散文《雪浪花》,里面描写了一个勤勤恳恳地为大伙服务的老渔民:“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

  • 汉族文化 汉族礼乐文明的现代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礼乐文明的主旨具有值得开掘吸取的价值。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和谐理念,既有内在的源于自觉意识的道德规范,又有外在的带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用一定的

  • 孔子对汉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孔夫子”、“夫子”。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当时鲁国(今中国东部山东曲阜)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后来母亲也去世了。他的少年时代是贫困的,他管理过仓库,也看管过牛羊。孔子很喜欢读书,他认真地学习礼、乐、射、御、书

  • 历史搞笑年号集锦:有"大象"、"神龟"还有"大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一、动物类白雀(后秦姚苌)大象(北周静帝)神龟(北魏孝明帝)二、名企类嘉禾(孙权)光大(南陈)大成(北周宣帝)大中(唐宣宗)正大(金哀宗)三、地名类大兴(东晋元帝)昌平(西燕)大同(梁武帝、辽太宗)保定(北周武帝)四、民族国家类大明(宋孝武帝)大和(唐文宗)五、专有名词类和平(北魏文成帝)文明(唐睿

  • 易经的明夷卦九三"得其大首,不可疾"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易经的明夷卦九三“得其大首,不可疾”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明夷卦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意思就是:明夷卦九三。在昏暗中,去南方打猎,获得大首领,不可过于急切,要正固。《象》:去

  • 家姓的起源是什么?家姓宝宝的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家姓宝宝的名字精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家姓也有很多的起源,一种是出自姬姓,一种是以祖先的字为氏,还有一种是出自复姓“家仆”,后来改成单姓为家姓。家姓在我国也有不少历史名人,比如家父、家定国、家坤翁等等。而家姓在我国是一个小姓,人口非常少,平常也不多见,那

  • 超级巨作《出警入跸图》画的是什么场景?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明朝的《出警入跸图》画的是什么场景?这幅画人物众多,场面宏伟,是历代绘画作品中少见的超级巨作。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两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确定是许多宫廷画师的合力创作,才能完成这两幅布局精采生动的巨作。《出警图》与《入跸图》虽是各自分开的两幅长卷,但

  •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国的姓氏最初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最初“姓”是区别贵贱和婚姻的需要关于姓氏之现象,历代学者都在研究。姓氏是由“姓”和“氏”组成,现在是一个意思,但在先秦时,两者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和作,“姓”和“氏”之间,如果讲究先后的话,那是“姓”在前,“氏”在后。“姓”何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这样说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

  • 汉族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奴隶社会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文化教育,孔子认为这样太不公平,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学生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据说他的学生有3000人,其中最优秀的有72人。孔子讲学的地方,有庭院、有卧室、有讲堂、有郊外,有时在旅途中的马

  • 二月二龙抬头为啥要剪头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大凡是华人,都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