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里的贾母有多喜欢她女儿?贾敏的离开是她一生的痛

《红楼梦》里的贾母有多喜欢她女儿?贾敏的离开是她一生的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35 更新时间:2024/1/18 5:54:05

《红楼梦》里的贾母有多喜欢她女儿?对于贾母来说,她一生中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若干年前一个错误的决定,造成了她一生中难以齿的隐痛,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贾母的一生,有二子一女。对于那两个儿子,贾母都并不满意。长子贾赦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放着好好的官儿不做,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即便是头发胡子都白了,儿子孙子一屋子,他还惦记着母亲房里的丫头。贾赦的所作所为,可以说伤透了贾母的心,也让贾母每每心烦不已。

次子贾政,倒是和贾赦并不一样,他酷爱读书,喜欢琴棋书画。但是,这样一个本该比较高雅的人,却越来越“教条化”。这也让喜欢率性,崇尚自然之美的贾母,心里满意不起来。虽然贾母平日里偏袒二儿子多一点,但其实贾政也并不能让贾母真正喜欢得起来。

唯有女儿贾敏,才是贾母的心头肉。《红楼梦》中并没有关于贾敏的正面描写,但是我们从林黛玉身上,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一些贾敏的影子。这个曾经是贾府最娇贵的千金小姐的女子,也一定像黛玉一样,聪慧伶俐,率真可爱。这正是贾母喜欢的类型。她也必定像黛玉一样,在贾母膝下承欢,成为贾母最喜爱的“开心果”。

然而,等贾敏长大成人之后,贾母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将女儿贾敏,嫁到了千里之外的林家。

从门第上来说,林家固然是一个不错的人家,四世袭爵,林如海又是前科探花,不折不扣的书香门第,钟鸣鼎食之家。然而,可惜的是,林家太远了。林家原籍姑苏,后来林如海又在扬州担任巡盐御史。古代的交通究竟有多么的不便利,大家都有所耳闻。从扬州到京城,快则一两个月,慢着可能要好几个月。

这样一来,贾母若是想和女儿见上一面,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为人父母的也不愿意女儿远嫁,更不要说在古代了。

也正是因为贾敏的远嫁,造成了贾母心中一个巨大的隐痛——从女儿生病到女儿病故,贾母连见也不能见上一面。

丫头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着唯有你母,今日一旦舍我去了,连面都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么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贾母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对女儿的不舍,仅此一次。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表露出来这种情感。是她再也没有想到过女儿吗?肯定不可能。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贾母不可能忘记这样的痛苦。

但她只能将这种痛苦藏在心底,再也没有提起来过。因为她也知道,过多地表达出对贾敏的追忆,其实于事无补,还可能会让别人(诸如王夫人)心里不痛快,影响到别人的情绪。

当年贾母将女儿嫁到千里之外的扬州时,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这将是自己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将让自己和最疼爱的女儿,再也难以相见,也将成为自己一生中说不出口的的隐痛。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你知道成语“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名落孙山【拼音】:míngluòsūnshān【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成语故事】:宋代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很善于说笑话,所以人称滑稽才子。

  • 儒林外史中马二的形象如何?他都有怎样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这位马二先生如其原型冯粹中是颇有“侠魄”的。“侠魄”在势利风习、文人圈子中是“稀有金属”,仅这一点就使作者对此君颇公正,使公正的读者对此君难出恶声。只是在说《外史》是“群丑图”热闹的季节,马二先生成了较为知名的丑角,其主要罪状是蛊惑天真的匡超人走八股道路,其实马二先生不过坚持了一下反映论,陈述了一个

  • 历史上真实的负荆请罪是什么样的?最后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负荆请罪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的课本中我们一定学过《将相和》这篇课文,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廉颇和蔺相如。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赵王为了赵国的蓬勃发展便大肆招揽贤才,就在这时赵王看见了蔺相如的才能便请他做赵国的丞相。廉颇作为一名久经沙场大将军

  • 成语"一筹莫展"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筹莫展【拼音】:yīchóumòzhǎn【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成语故事】:南宋孝宗十年(公元1173年),温州瑞安年仅18岁的蔡幼学便一举夺取朝廷礼部会试的第一名,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进土。当时的宰相张说就是宋孝宗的一个亲戚。朝中的政务

  • 成语"有名无实"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有名无实【拼音】:yǒumíngwúshí【解释】: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成语故事】: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自己很穷。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

  • 历史文化探索:指桑骂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指桑骂槐,意思是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成语出自《红楼梦》。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指桑骂槐的历史典故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就是运用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管仲“敲山震虎”,

  • 成语"捉襟见肘"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捉襟见肘"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捉襟见肘”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叫曾参的人。他是孔子的一位得意弟子,以孝著称。曾参生活很贫困,他住在卫国的时候,没做一件新衣,有时一连三天灶中无火。他穿的衣服,整一下衣襟,就会露出胳

  • 成语"天下无双"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下无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下无双【拼音】:tiānxiàwúshuāng【解释】: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成语故事】: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怕哥哥魏王追究,避居赵国。他听说毛公和薛公很有才能,便去邀

  • 成语"养虎为患"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养虎为患【拼音】:yǎnghǔwéihuàn【解释】: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成语故事】:远古的时候,地广人稀。那时的人们除了种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渔、猎为生。每当北风吹来,大雪飘飘之际,人们便进山打猎。这次进山他们收获不小,竟用陷阱连着捕获了一雄一雌两只猛虎。大家将两

  • 历史文化探索:乘兴而来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乘兴而来,拼音是chéngxìngérlái,乘:趁,因;兴:兴致,兴趣。意思是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出自《晋书.王徽之传》。那么成语乘兴而来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乘兴而来”这则成语的乘兴失趁一时的高兴。趁着兴趣浓厚的时候到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