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夷山就能发现,由茶而衍生、传承的文化魅力是无穷的。无论在农家、民宅还寺庙,每一杯如兰幽香的岩茶都传递着武夷人的淳朴和盛情。“客至莫嫌茶当酒”的敬茶、擂茶,婚礼上的“和合茶”、“谢恩茶”、“认亲茶”,御茶园祭祀茶神的喊茶,清新淡雅的茶宴,无处不在的茶联,四年一届的国际无我茶会,民间斗茶赛……只要去听,去看,去思考,去感悟,茶文化,就在心间,就在身边。
古希腊思想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是怎样的?
基督教在其产生和形成过程中,深受到当时流行的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正是这种古希腊文明才构成了基督教思想传统的一大组成部分,形成基督教意识形态的思想特色。在基督教思想体系得以创建和确立的历史时期,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想学说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毕达哥拉斯强调“灵魂轮回”说和数字神秘主义。他认为“灵魂”不朽,可以转变为别种生物;凡是存在的事物,都要在某种循环里再生。因此,他主张应形成一种从道德纯化及灵魂得救着眼的生活规律。在对“数”的认识上,他指出“万物都是数”,从而构成了具有抽象推理之哲学意义的数字主义。他认为,1是点,代表着第一原则、最高本原,等同于“理性、灵魂、本体”;2是线,表示运动、变化或相加,象征着不足或过度,可用于变化中的“意见”,故又称为“不定的2”;3是三角形,乃第一个完满之数,故曰“全”,用来给“和谐”、“全体”下定义,代表“开始、中间和终结”以及“长、高、宽”这三个向度;4是四面体,象征“点、线、面、体”,“7_R、气、土、火”,“春、夏、秋、冬”,“幼年、青年、成年、老年”及“理性、知识、意见、感觉”等,它具有“正义”、“神圣”之意,乃“永恒流动的自然的根源”;5是奇数(雄)与偶数(雌)的结合,意喻“婚姻”、“爱情”,而且是1至10之间的中心数;6是“和谐”与“完全”,也代表“婚姻”,还比喻最低级生命到最高级神灵之发展过程中的各等级;7是“机会”,也指“定时”和“智慧”,表示一周7天,太阳在天体中之位和所引起的季节变化,以及智慧女神雅典娜;8是“友谊”和“爱情”,因为8数为谐音象征,而8个一组之物均体现出和谐;9是“强大”与“正义”,代表海洋之神俄刻阿诺和偷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9既是从1开始的系列中最大之数,也为另行开始之数字系列的转折点;10是“完满”、“完美”和“完善”,且表示“伟大”而“全能”,10“使一切事物成为完满和实现了一切事物”,它乃“生命的原则和保证”,为一切数的“基础”,“最好地表现了数的德性”。因此,10是极为神圣的,而表示1、2、3、4之和的三角形图案也成为神秘的符号,乃其门徒崇拜毕达哥拉斯的象征。
为了说明宇宙的完满,他断定天上运行的星球数目也应该是10,即在所能见到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恒星、太阳、月亮、地球之外还有第10个天体“对地”。这种数字主义预示着抽象推理在古代信仰观念中的萌发。所以说,西方思想传统中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它乃尔后基督教哲学的特征之一,标志着信仰与推理的密切结合。正如罗素所言:“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全部的这一观念都是从毕达哥拉斯那里得来的。如果不是他,基督徒便不会认为基督就是道;如果不是他,神学家就不会追求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朽的逻辑证明。”柏拉图哲学则在其理念观、回忆说、灵魂不灭论和世界等级模式诸方面影响到基督教的观念体系。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这种神秘而永恒不变的理念乃是个别事物的“范型”,而个别事物则为完善理念之不完善的“影子”和“摹本”。理念世界真实、完善,绝对不变,而现实世界却不真、不完善,而且虚幻多变。在理念世界中,善的理念是一切理念的源泉,是逻各斯,即宇宙之目的,它至高无上,无与伦比。论及对理念的认识,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指出,人通过感官和知觉过程而对一般真理的认识,实质上不过是回忆灵魂在前世的经历;一切知识都是回忆,一切学问也只是一种重新觉醒。灵魂在同肉体结合之前就已存在,它可以直观理念世界,获得理念的知识,即真知。当灵魂依附肉体下降到尘世时,理念知识会暂被遗忘,但在经验的刺激下,这些被遗忘的理念知识又逐渐被回忆起来。所以,认识过程即回忆的过程。这里,柏拉图进而提出灵魂不灭论。灵魂本身具有理性的因素,曾与不可洞见之神圣观念密切共存;它能依靠某种神秘经验而与神相交,从而超脱肉身,得以飞腾升华。柏拉图认为,物质与肉体均是不完善的,它们乃灵魂的重负、监狱和桎梏;如果灵魂不被肉体所污染,仍去追求智慧和超越,就能获得来世的欢乐与幸福;而灵魂若迷恋于感官世界,则只会被囚禁在肉身之中。因此,物质世界的繁华壮观犹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力求灵魂从中解脱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只有尽快飞离尘世,才能变得同神一样。柏拉图还为之勾勒出一整套“世界等级模式”: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理念世界以世界灵魂为最高主宰,它布满世界,乃世界完美、秩序与和谐的根源,是上帝的影像或可见之上帝,为一切法则、数学关系、秩序、一致、生命、精神和知识之源;而现象世界则反复无常、卑微低下。在神秘而不可见的最高神之下为创造世界者,亦称“造物主”或“次神”,由它造出宇宙,即现象世界。从灵魂等级来看,造物主之下为天体灵魂,其次为人类灵魂,最低者为动物灵魂。人类灵魂本身又可分为“理性”、“意志”和“欲望”这三部分,它决定了灵魂的向上升华或向下沉沦;若要得救,就需发展理性,训练意志,克服欲望。在其《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就代表着理性,体现为“智慧”,应作统治者,故有“哲学王”之说。他视“哲学王”乃金子所造,等级最高,具有“静观冥想”之境界。柏拉图在其哲学中所阐述的神之单一性与永恒性,以及神之至善观念和灵魂得救观念等,尔后都成为基督教神学理论上的论据。基督教早期思想家把柏拉图称为“说希腊话的摩西”或“犹太化的哲学家”。对此,梯利曾总结说:“基督教力图使它的教义被有教养的罗马人所理解和接受时,柏拉图的体系乃成为它的思想宝库。它的唯心主义、目的论、以一套理念为世界模型的思想、二元论、神秘论、对物质和感官世界的轻蔑、伦理的国家、灵魂不死的论证和人类堕落的学说,所有这些以及许多其他论点,对于希望表明这种新信仰是合乎理性的人来说,是受欢迎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