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正也就是司徒司空,庖正也就是冢宰宗伯,车正也就是司马司寇。三个就是三公,史书记载为宅。各有2个副手,史书记载为俊,也就是六卿。作战时,三公各指挥1800兵,共5400兵,再加王的卫队400兵。二十七大夫加八十一元士,每人指挥50兵,也就是三公的5400兵,每公1800兵,有2个俊卿为副手、9个大夫和27个元士为队长。三公六卿各有一个马车,全军5800兵除了王,有9马车。商朝建立以前也是用的夏朝制度,所以《墨子》九两。。。汤乘、《吕氏春秋》必死六千
更多文章
早夏朝前还有一个华朝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在古籍中,比夏朝还早的有一个虞朝,就是舜帝的朝代,不过也没有得到很广泛的认可。但是从没有一部书中提到什么华朝。就算是华胥氏,也不是华朝。良渚文化算不上是朝代只可以说是史前文明商朝有文物吗?有商代有大量的文物特别出名的是玉器和铜器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
有人说良渚文化是中国夏代以前的朝代,对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有一定道理。(1)、夏代的大致历史时间距今约4000年到3500年,虽然没有完全证明夏代的存在资料,但在考古学上已经发现了比商代早的城址,在时间和地理位置上都和夏代相符合,具体是夏代的什么性质的建筑有待考证。(2)、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分布范围遍及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地区
良渚文化因素被殷商记载下来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殷商时代,文字还不成熟,也没有留下完整的史料。现有的最早的文字史料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内容绝大多数都已著录发表。内容涉及到殷人的经济生产、政治军事活动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如:农业、畜牧、田猎、阶级关系、军队、监狱、战争、方国、鬼神崇拜、天文历法、气象、建筑、疾病等。但关于良渚文化,作为石器时
良渚文化对我国历史有过影响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1936年在浙江杭县(现属余杭县)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
于良渚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首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距今约5300-4000年。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
夏朝都城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河南省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被推测为是夏王朝的都城,它是良渚文化消失约三百年后的遗址,历史学家人工复原了夏朝宫殿,在人工堆积的土台上建筑宫殿的方法与良渚文化十分相似。在那里出土了黄河流域以前从未发现过的象征军士统制权的“玉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洪水之后良渚的人们迁到了二里头并带来了玉器文化,如果是这样中
夏朝和良渚文化有没有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而近年来通过考古,发现良渚文化的范围达到了山西南部。因此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交流可能在夏以前就有了。从时间上看,二者差了1000多年,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早期的一些发展痕迹,比如城市的出现和阶级的分化等等。“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总面积达29
介绍一下良渚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
夏朝与良渚文化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百,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当时“良渚度”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什么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在距今5300~4000年)比夏朝还早1300多年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宁绍平原-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江南最具特色的一个文化系列。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河姆渡文化,被认为是江南地区迄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其后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分布范围更广。已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