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里头夏朝被认定为夏朝遗址,为什么只有陕西人不承认?

二里头夏朝被认定为夏朝遗址,为什么只有陕西人不承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72 更新时间:2024/1/18 16:02:15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明显是挑起地域纷争的问题,本不想予以回应,但总是害怕“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样的事情发生,也担心如古时的袁崇焕一样被百姓误解,所以简单说一二。

历史就是历史,它的难处就在于随着科技和考古的不断发展,不断会有新的线索被确定,最后渐渐露出真相,但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它有很简单,简单到我们茶余饭后,树立一个论题,男女老少都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争的面红耳赤,总不会有结果。

对于第一种,是严谨的科学考究,应当鼓励;至于第二种,如果仅限于小范围,那么大家是个娱乐,当今网络发达,这个范围往往会覆盖全国,结果就出现一个怪异的现象民间的胡言乱语或者武断判断会“绑架”科学考古。甚至来一个“先斩后奏”,管它多不对,只要沾边,就先抢下来,先产生经济效益再说!

毕竟gdp是衡量业绩的重要因素,于是在有意无意,若有若无的“默许下”,整个考古学术环境都会慢慢改变毕竟真正考古清楚还早着呢,趁这个机会先通过它挣一笔再说。

现在说说这个问题,所谓“二里头被认定为夏朝遗址”和“只有陕西人不承认”,这本身就是地域黑的一种惯用论断。即,制造矛盾并先说出去,不断加强二里头是“夏朝遗址”,然后再慢慢从“夏朝遗址”偷换概念到“夏都遗址”,因为国家物局官方已经认定它为“夏朝遗址”,至于是不是“夏都遗址”,还有待全国其它地方夏朝遗址的发掘情况。当二里头想冠以“夏都遗址”时,国家权威部门明确答复“不允许”。

于是,为了达到“夏朝遗址”到“夏都遗址”的转变,还得采用三步走:

第一步:转移注意力,并强化“二里头”的夏朝唯一性。方法就是从网上先挑起争端,散布一个“只有陕西人不承认二里头夏朝遗址”的论题(其实不光陕西人全过人都承认国家文物局关于二里头夏朝遗址论断的,但不承认它是夏都)这样,陕西和河南网友的争辩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点,热度有了,二里头被炒起来了,谁都知道有二里头了。目前的形势就处于这个状态,否则更早的良渚,时间更早兼规模更大规格高的陕西石峁,山西陶寺怎么没人知道?

第二步:偷换概念,这点和河南的“黄帝庙”“黄帝故里”转变十分相似。等网友争的你死我活时,开始进行“先斩后奏”,在各种媒体及宣传资料上有意无意渗透“夏都”字样。

第三步:进一步扩大宣传,潜移默化改变事实。做法一般是当大家一提到夏朝就想到二里头,一提到夏都就想到二里头时,策略改变,开始主动攻击具体做法:人造景区,并在优惠政策方面针对“竞争对手”。比如黄帝故里全部免费,就是针对黄帝陵收费而进行可以的宣传。而这时候,因为国外对我国历史的质疑,权威部门对这种“现在后奏”而又十分“坦诚”的行为也就有了“暂且放过,毕竟都是中国”的思想。

这就是最近几年国内被经济绑架的文化认知,这和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极富智慧,更是屡试不爽。

至于夏朝的考古,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从时间上,比二里头早的有良渚、山西陶寺和陕西石峁。尤其陕西石峁,是近几年才开始发掘的,规模已经是目前最大的了,山西陶寺的发掘也在进行中,文物及遗址也明显大于二里头。这么多的遗址,大家之所以没有炒作和宣传的原因是截止目前为止,还无法确定到底哪个是夏的都城,我们对于夏的了解还很不够,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大家都在相互尊重,而不是出来就“抢”。这就是原因。

请大家给考古学家一个安静的环境,学术上的事情,一定要严谨严谨再严谨,毕竟这是关乎中华民族的大事!

衷心肯请朋友今后不要再推送这些无聊的问题,事实总会明朗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国际史学界究竟是否认夏朝的存在还是仅仅不承认二里头就是“夏都”?有何依据?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三皇五帝开国久,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一统三国立,魏晋风骨传千秋。宋齐梁陈续晋祚,北朝僭号魏齐周。隋唐五代归宋统,元明清后帝制休。从传世文献来看,夏朝必定存在。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所以夏都在河洛地带也是应该。从考古证据上,夏也存在,无论文物本身,还是测年,虽然没有自证的文字,可以从学术上

  • 二里头遗址是商都还是夏都?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就现有材料而言,二里头遗址既不能确认为商都也不能确认为夏都。副题中提及拙文《关于二里头为早商都邑的假说》,这大概是中国学者首次在论文题目中明言己说为“假说”吧。本人爱用的一个“不倒翁论断”是:(在考古与上古史领域)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排除不了任何假说所代表的可能性。这就在二里头商都说和夏都说之外,提出

  • 为什么历史书上统一中国的是秦而不是夏商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书上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不知道题主说的是哪本历史书。这个说法也没错。秦始皇确实“统一”了中国横扫寰宇,剪灭六国,前后用了10年时间。“统一”这个动宾词组,在这里是动词词性,作谓语。而且,相信不论哪本历史书,都不会说秦帝国是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这里的“统一”,就是形容词作定语了。上个世纪二

  • 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是怎样逐步建立和加强王权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

  • 如何评价偃师“中国二里头夏都博物馆”的命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亮出笔者的答案:把二里头博物馆冠上“夏都”的名称不合适。关于二里头的问题,笔者已经写过几篇文章和悟空问答。其中各有一篇回答和一篇文章获得青云计划奖。按道理说,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建立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把“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冠上“夏都”二个字,就把这一件好事搞得变得了味。首先,从考古资料来说,

  • 有文物证明夏朝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到底有何证据证明夏朝的存在每个中国人都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同样中国史研究也会面对“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的问题。国际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一般是以商朝,作为中国正式历史的开端,也就是约3700年前。但为何国内史学界,坚持以夏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个正式王朝呢?一、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

  • 洛阳二里头是不是夏朝都城?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洛阳二里头是夏朝都城,这是考古界的基本共识。在二里头,你会发现一个王朝的身影。二里头,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小村庄,地处伊河、洛河之间的洛阳偃师市。这个村庄有着中国传统村落典型的平静和安详。但是,这种数千年来的平静,在1959年,被彻底打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徐旭生,率队在传说中夏人

  • 如何看待夏代一片卜骨上发现了两个字,很可能其中一字为“夏”?这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确实是有这回事。在二里头的一片卜骨上,发现了俩字,其中一个疑似是“夏”字雏形。只是疑似为夏字。识别出这个字的学者名叫李维明,早在2011年就发表过《“夏”字形探源》的文章。来看下这片卜骨,图中圈出的部分就是被认作“夏”字的字。这到底是不是夏字呢?看下这个字的字形,上下结构的。上面是一个日,下边是一个

  • 夏朝属于新石器时代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属于的,所谓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区别的就是工具是够经过加工,未加工过的是旧石器时代,而经过人为加工过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经过考古发现,夏朝出土的工具文物,已经经过人为加工,所以应该算新石器时代。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是

  • 为何洛阳要将有争议的“二里头”定位为夏都?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有国家支持的二里头夏都,还能有多大争议?许宏话是2018年前的。现在他也不敢和国家探源工程做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5月28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教育部、科技部有关负责同志等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并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