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似乎没有著名文学,那时还没汉字呢
夏朝的历史没有留存下来的典籍来认证,那他的历史和存在的依据是是怎么得来白?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但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目前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厘清
古代文化典籍有哪些?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造的诗歌总集。)《离骚》由屈原创作,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和《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六艺经传:指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成。《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与《公羊传》、《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战国策》: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说新语》: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王朝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是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作者为东汉的经学家、文学家许慎。“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的合称。《木兰诗》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汉代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