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今年"小寒"是什么时候?"小寒"的典故和腊八粥的由来!

今年"小寒"是什么时候?"小寒"的典故和腊八粥的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76 更新时间:2023/12/11 14:31:32

今年“小寒”是什么时候?“小寒”的典故腊八粥的由来!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天气越来越寒了,马上我们也将迎来24节气中的小寒了。在我国农村,每一个节气都饱含了很多老百姓的期盼,老人们往往能通过借助节气的天气变化来预测来年的抽成,对于小寒节气老说,俗语“小寒不寒,清明泽潭”则表达了先辈们对于“倒春寒”的一种担忧。如今小寒马上要来到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寒节气”的那些事吧。

第一、小寒节气具体来临时刻

今冬小寒节气来临日期是1月5日周六农历冬月三十,具体时间是23时38分52秒;小寒时,太阳运行到了黄经285度,这也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日子,虽然有“冬至一阳生”但是,此时寒气累积,也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也预示着寒冷的“三九”天,即将到来!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归;二候雀始巢;三候雉始鸲。意思是说,小寒节气开始后,大雁开始北归;在北方多地可常见喜鹊迎新年;而在此时雉开始鸣叫预示着新春的到来!

第二、小寒各地习俗

在我国虽然小寒预示着严冬的到来,但是我国南方疆域辽阔,所表现出的特色也不尽相同!在各地的农村人们有“探梅”,“冰戏”,“腊祭”等习俗,不过俗话说“三九补一冬”在小寒节气时,“吃”是少不了的一种习俗!

比如说,在天津人们在小寒节气时有吃“黄芽菜”的习俗;南京有吃菜饭的习俗;对于北方的一些农村,由于小寒后紧接着将迎来“腊八”因此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第三、小寒节气农谚

①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这句农谚说明了小寒节气持续15日,而且多数情况下,“三九寒天”在小寒节气里;

②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③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小寒大寒后就到里立春,也就预示着新年的临近,因此,在农村小寒大寒是准备年货过年的关键时期,也多在腊月间!

④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⑤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第四、小寒典故,腊八粥的由来

一回到家,妈妈就小鱼发出了邀请。“小鱼,愿不愿意和妈妈一起煮腊八粥啊?”“喇叭粥?为什么要把喇叭放到粥里啊?”“不是喇叭粥,是腊八粥。腊肉的腊,五六七八的八。过2周就是腊八节了,腊八粥就是腊八节那天喝的。不过现在也没那么讲究,就像粽子不一定要端午吃一个道理,我们平时也可以喝腊八粥的。来,你过来看看做腊八粥都需要哪些食材。”小鱼来到了妈妈身旁,指着他认识的食材说:“这是大米、这是小米、这是红豆、这是红枣、这是花生,嗯,这个是?”剩下的食材,小鱼都不太认识。“这是桂圆干、这是糯米、这是高粱米。”妈妈补充道。“这个腊八粥啊,南方、北方都有特定的八种食材。不过,我们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就是把差不多八种食材放到一块儿一起煮就好了。来,小鱼,你用这个小罐子,帮妈妈把各种食材舀到这个大锅里。大米两罐、小米、糯米各一罐,其他的半罐就可以。”“好。”小鱼认真地执行起了妈妈的命令。

“小鱼,你知道吗?今天是小寒节气,我们喝腊八粥,也有其他地方的人会吃别的东西。”妈妈忍不住又要讲民俗知识了。“离我们不远的南京,老南京人今天会吃青菜、香肠、糯米、咸肉一起做成的菜饭,还有广东人会吃糯米饭。”“那我们也吃糯米饭。”小鱼说,他已经给锅里舀好了食材。“好。下次妈妈教你做,今天我们先煮腊八粥。你去玩吧,要煮半个多小时呢”“妈妈,过节气,你要讲故事。”小鱼以及习惯了在节气听故事了。妈妈想了想,“小寒有什么故事,妈妈也不知道。腊八节的故事……”妈妈有些为难,她不想打消儿子主动听民俗故事的积极性。“小鱼,爸爸知道一个故事。”在书房看书的爸爸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厨房。“对,爸爸会讲故事。小鱼,你跟爸爸去书房讲故事,妈妈煮好粥叫你们。”

以前,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都在地里种庄稼干活。春耕锄秋收,很辛苦,很努力。所以他们就慢慢存了很多粮食,家里是大囤满、小囤流,就是说,家里粮食堆成一大堆一大堆的。他们家院子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种树养树也很用心,所以这棵枣树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市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钱,所以他们一家的小日子越过越富裕了。

老两口不但努力,而且很节约,不乱花钱,不浪费粮食,过得紧紧巴巴的。为什么呀?就为给两个儿子娶媳妇。眼看儿子们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很老了。老父亲临终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终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下钱多存粮食,留着娶媳妇。老两口就这么走了,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家里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这么多,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别那么累了。”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不用怎噩梦管,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天天,一年年吃喝玩乐,不努力干活,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因为他们不管,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年到了腊月初八,他们家里终于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以前堆着粮食的地方,在墙角地缝里扫呀扫的,从这儿扫出来一把黄米粒,从那儿找到一把红豆,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他们又搜出来几颗干红枣,就把这些都放到锅里一起煮。煮好了,哥俩开始吃这五谷杂粮拼凑起来的粥,你看我我看你,这才记起父母临终前说的话,他们后悔极了。哥俩尝到了懒惰的苦头,决定改过自新。第二年他们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又过了几年,他们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为了记取懒惰的教训,记住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很多人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是腊月初八,所以大家就把这个粥叫作“腊八粥。”

“好了小鱼,故事讲完了。你学到什么没有啊?”爸爸问小鱼。

“要勤快,要努力。”小鱼回答说。“还有吗?”“嗯……”“还有啊,要节约,不能浪费。还有吗?”爸爸还接着问。“嗯……不知道。”“还有,知错就改,以后就还能进步。你说还有没有?”“没有了。”“有。还有就是,爸爸妈妈很爱你,所以给你存钱娶媳妇儿。哈哈哈……”“不是不是!”

爸爸逗小鱼,小鱼虽然不太懂,也不好意思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大壮卦"羝羊触藩,羸其角"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的大壮卦“羝羊触藩,羸其角”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大壮卦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用罔。意思就是:大壮卦九三。小人仗持的是强壮,君子凭借的是蔑视,正固会有危险。公羊冲撞

  • 古人为什么借衣不借鞋?借衣不借鞋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古人为什么借衣不借鞋?借衣不借鞋有什么习俗?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影视剧中偶尔能看到一些穷人要去办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穿上一身好衣服,一些家中没有好衣服的人就会出去找人借一套,但似乎从来没有看到过借鞋子的,这是为什么呢?一、为什么借衣不借鞋呢古代穷人借衣服穿并不少见,但鲜见的是“借

  •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小满(LesserFullnessofGrain)一、小满节气的时间:每年05月20~22日二、小满节气由来,小满节气气候变化,小满节气介绍: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

  • 三月街目前是什么现状?节日当天有什么胜景?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原典】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①。遇毒,位不当也②。【注释】①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假,借。句意:借给敌人一些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乘机切断他的后援和前应,最终陷他于死地。②遇

  • 窦娥被冤杀前的立下三个毒誓是什么?为何要拉老百姓垫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窦娥,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主人公。在丈夫过世,她和蔡婆婆媳两人遭到流氓张驴儿父子的胁迫和诬陷,在被冤杀前曾发下三个誓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窦娥这个名字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但能知道这个冤案始末的,恐怕就不多了,因此我

  • 中国智慧故事之楚王葬马,这篇故事有什么哲理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楚王葬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楚庄王酷爱养马,把那些最心爱的马,都披上华丽的绸缎,养在金碧辉煌的厅堂里,睡清凉的席床,吃美味的枣肉。有一只马因为长得太肥而死了。楚王命令全体大臣致哀,准备用棺椁装殓,一切排场按大夫的葬礼隆重举行。左右大臣纷纷劝谏他不要这样搞,

  • 什么是冬至?冬至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对于冬至是什么,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实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不是代表冬天开始了,或者结束了,冬至那天其实也是数九的开始,我们每年的数九都是从冬至开始算起的,那么大家知道冬至的来源和意义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什么是冬至冬至是24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是什么?子午卯酉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五行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哲学的一套学问叫五行始终学说,中国古代王朝轮换运用的就是这一套学问。比如东汉末年,张角黄巾起义,口号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五德说创立于春秋战国时候,是著名的阴阳家邹衍所创,刘邦建立的汉朝,汉人认为秦朝尚黑色为水德,大汉就是火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原典】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注释】①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入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②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