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农历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农历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37 更新时间:2024/1/5 3:55:20

2022年1月5日17点13分54秒将迎来今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

介绍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农历冬季的第5个节气,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与大寒、小暑、大暑与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候温暖变化的节气。寒即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还没达到极致,古人认为:“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寒冷是个发展的积累过程,还未达到最寒冷的时段,古人将其定为小寒。

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根据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阶段的气温的全年最低的,小麦、瓜果、畜禽等容易遭受冻寒。俗话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足以说明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那么,小寒与大寒哪个时节更冷呢?

生义,按照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应该是大寒比小寒更为寒冷。但这其实与当年前期一段时间的冷暖情况、当年大气环流形势等因素有关,也与相对强的一次冷空气过程出现在哪个时间段有关,不能一概而论。根据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我国北方地区,小寒节气大多比大寒节气更冷;但对于南方地区,全年最低气温大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古人以五天为一候,小寒被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一候,阳气已动,在南方过冬的大雁离开南方最热的地方,准备北迁回故乡;二候。喜鹊感受到阳气,迫不及待开始筑新巢;三候,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开始高声鸣叫,寻找同伴。

饮食

在饮食方面,老南京的习俗是吃用糯米加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一起煮成菜饭,可以健脾暖胃,增强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在两广地区,人们喜欢煮上一锅热腾腾的糯米饭,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再加上炒熟切碎的腊肉、腊肠、花生米、葱白、香菜等配料,拌在饭里面吃,实属浓香诱人。此外,一碗热腾腾的羊肉也是很好的选择;腊八粥也是小寒节气中一种重要的民俗;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等可与牛肉、鸡肉配合食用,提高抗寒能力。

诗词

历朝历代有不少关于小寒的诗词,例如唐代诗人元稹的《小寒》: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唐代诗人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代词人陆游的《微雨》: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老北京共有多少条胡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老北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在这些历史悠久的胡同里,每天都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一砖一瓦都藏着回味无穷的往事。“胡同”这一叫法出自蒙古语,最早源于元代,在很多

  •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有五千年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经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以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可是仔细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好像根本不到五千年,而且还差挺多,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首先“上下五千年”的指的不是往上五千年,往下五千年这种意思,而是从公元前后算,公元前的上古,公元后至今,这才是“古今”

  •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何时?又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何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追溯下来,更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以及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和中秋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甚高。如今中秋节将至,学长今天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秋节的起源,以及中国各地

  • 孟子游说各国为什么没人重用?襄王内心的想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孟子游说各国为什么没人重用?襄王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衣赐履按:孟夫子,亚圣,在儒家里,是仅次于孔夫子的大腕儿。老先生身体不错,活到八十四岁,后半生都在与人辩论和向各国国君兜售治国理念而奔波,应该说还是卓有成效的,虽然最后也没混上个一官半职,但是大名远扬,绝对位列战国大V前

  •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寒,为什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你们知道小寒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小寒属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第23个节气。在小寒之后,还有大寒。过完大寒,一年就宣告结束,开始第二年的第1个节气:立春。虽然小寒和大寒都意味着寒冷的冬季,但在人们看来,“小寒胜大寒”,小寒比大寒还要冷一些。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分析一

  •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火把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和灯节,有一种说法是元宵节秦朝就有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相传,汉朝立之初,汉惠帝生性懦弱,政权被吕后把。吕后极力培植吕家势力,削除刘家势力。先是杀了赵王刘友,后让自己

  • 遁卦初六"遁尾,厉"的退让时机有多么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遁卦初六“遁尾,厉”的退让时机有多么重要?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遁卦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意思就:退让时居后尾随,有危险。不可以有所前往。《象》说:退避时居后尾随会有危险,不前往又有什么灾难呢?初六在

  • 中秋节为何有"拜月"的习俗?中秋节的来历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中秋节为何有“拜月”的习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传说,在土古时期也有一个后羿,一次天帝的十个儿子贪玩,一起跑了出来,大地都烤裂了,江河湖泊也快烤干了,地里长不出庄稼后羿便手搭弓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百姓。天帝怪罪后羿,就把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一起赶下凡间。下凡

  • 古代为何称女孩为"黄花闺女"?竟有这些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都喜爱在脸上“贴黄花”。黄花就是用采集的花粉,做成黄色的粉料,再用薄芝片、云母片、蝉翼、鱼鳞、蜻蜓翅膀等剪成各种花、鸟、鱼的形状,沾满黄粉之后将其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也有用黄

  • 端午节与屈原有什么关系?端午节真的源于"屈原投江"的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中国古代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末期的吴国名将伍子胥;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介子推;有人说,是为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