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02 更新时间:2023/12/6 23:59:54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原典】

疑中之疑①。比之自内,不自失也②。

【注释】

①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

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经,比》卦。比,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本卦上卦为坎为为相依相赖,故名“比”。比,亲比,亲密相依。本纷六二。《象》辞:“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按语】

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故事:陈平设计除敌臣】

公元前205年,楚霸王项羽率大军10万围攻荥阳。汉王刘邦召集谋士陈平等商议对策。

陈平很自信地对刘邦说:“项羽手下的骨干之臣,无非是范增和钟离昧等人。项羽气量狭小,生性多疑。汉王若能舍弃黄金万两,离间项羽君臣,就会使他们互不信任。待楚军内部分裂之际,我方乘机进攻,何愁楚军不灭。”刘邦连声称妙,马上命人取来大量黄金,交给陈平使用。

陈平先以黄金收买不少楚军将士,让他们到处散布谣言:“钟离昧身为大将,为项王出生入死,立下许多大功,却不得封王。现在钟离昧想与汉王联合,共同消灭项王,瓜分项王的土地。”果然,项羽听信了这些谣言,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从此不再重用他了。

首战告捷后,陈平又把离间的目标转向范增。范增是项羽的“智囊”,一肚子鬼主意,汉王刘邦在鸿门宴上差点被他端掉了脑袋。刘邦提出割让荥阳以西求和之后,范增极力鼓励项羽拿下荥阳。这样,范增更成了刘邦的眼中钉。

有一天,项羽的使者到了荥阳城,陈平命人以招待诸侯的礼遇进行款待。使者洋洋自得,坐在盛宴席上刚要狂饮大嚼时,陈平突然进来了。陈平看了使者一眼,故作惊讶他说:“唉啊!弄错了,我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王的使者。”说罢,陈平命令撤下盛宴,换上极粗劣的饭食。使者憋着一肚子火回到楚军营中,把这段遭遇汇报给项羽。项羽听后果然对范增起了疑心。范增却蒙在鼓里,一个劲地劝项羽速攻荥阳。范增催得越紧,项羽对范增越怀疑。后来范增得知项羽对他起了疑心的传闻,一怒之下告老还乡。范增本来就体弱多病,加上气恨交加,还未到家就发病死了。

身边没有了谋士,项羽更加蛮干了。没有几年,他就被刘邦逼得自刎于乌江。

【故事:曹操错斩蔡、张二将】

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后,准备乘机一举灭吴,东吴都督周瑜率军前来迎敌,与曹操在赤壁相持。为做到知己知彼,周瑜乘船亲自观察曹军阵式。只见曹军沿长江建立有24座水门的水寨。荆州军的大船在外面排列,像城墙一般。北方军的小船在里面来往通行。江岸上还建了连绵300里的旱寨,灯火辉煌,一望无际。周瑜暗想: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果然是个内行。若想破曹,首先必除掉此二人。周瑜正在思索之际,忽然有人通报:“蒋干来访!”周瑜高兴他说:“有办法啦!”

这个蒋干乃是周瑜的同学故交,现任曹操手下的文官。这一次他是为曹操作说客的。蒋干行前担心自己被冷落,没料想受到周瑜的热情招待。周瑜十分大方地带老同学在军营四处观看一番,使蒋干暗自叹服周瑜治军之严整和粮草之充足。在欢迎宴会上,周瑜假装喝醉,还要求蒋干像小时候一样与他同房休息。

蒋干趁周瑜呼呼大睡之机,悄悄爬起来偷看周瑜的机密文书。突然,蒋干发现了一封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信,只见上面写道:“我们原是荆州人,当初投降曹操乃形势逼迫。今天我们已欺骗了曹操,把曹军围在水寨中间。只要有机会,我们就把曹贼的头献给将军。”蒋干看后把信揣在怀里,不辞而别,连夜跑回荆州,把信交给曹操看。

曹操不看便罢,看后气得七窍生烟。他立即把蔡瑁、张允叫来,先不动声色他说:“我准备让你们立即出兵作战。”蔡瑁忙说:“不行呀!士兵们还没熟悉水战,不能轻易出兵。”曹操拍案而起,大声喝道:“等你们把兵训练好了,我的头就该献给周郎了!”曹操说到这,气不打一处来,命令随从立即将蔡、张二将斩首。曹操又选派不懂水战的毛玠、于禁二人代替蔡、张任水军都督。

周瑜得知自己的反间计成功了,高兴他说:“我担心的就是这两个人,现在不怕了!曹操此次进侵东吴,必败无疑!”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张良是怎么成才的?张良敬老得兵书!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张良是怎么成才的?张良敬老得兵书!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后,张良的家奴有三百人,却连弟弟死了都不发葬,以全部家财寻求高明的刺客杀秦王,为韩报仇。一次,他找到一个大力士,做了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铁椎。秦皇帝出巡到博浪沙时,张良和刺客伏击秦皇帝,可惜

  • 禹姓出自大禹吗?禹姓宝宝好听的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禹姓宝宝怎么起名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禹姓,一定会有不少人想起大禹吧,的确,禹姓的确是出自大禹,是以先祖谥号为氏的起源方式。不过禹姓也是一个小姓,人口并不多,源流除了大禹还有很多,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禹姓都和大禹有关系。那么,禹姓的宝宝要如何取名

  •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是作为一封信札写就的,其内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心情对亲朋友人的问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创作背景王羲之晚年时,毅然决然地辞去职务,追求隐逸自然的生活,这点也让他的书法艺术成为最能表现与抒发个人性情的一种媒介。其

  • 中国皇帝是怎么临幸嫔妃的?顺序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皇帝是怎么临幸嫔妃的?顺序有什么讲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中国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发展的王国,拥有严格的法律条规,广泛的税收,也有标准系统去计算金钱、重量或各种量度。中国古代比西方早大约一千年使用十进制系统,在十九世纪初之前,西方也未开始用这些方式去解决一些方程

  • "九龙抬棺"有什么文化底蕴?"九龙抬棺"现长白山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九龙抬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看现代盗墓小说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关于“九龙抬棺”这样的情节,一旦这样的情节出现,很多读者立刻就会屏住呼吸,因为能够有这种规格墓葬的人,生前一定不是等闲之辈。棺材的主人大多都曾是一方势力的领袖,或者有着极为神秘的背

  • 论平仄音的重要性!近体诗中的平仄格律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论平仄音的重要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懂得用平仄软件分析古诗,证明并非完全不懂平仄,但是从分析的这几首诗和分析方法来看,题主对平仄格律的误会极深。到底什么是平仄格律?平仄格律只是在进行近体诗创作时的一套帮助我们规范格式、避免音病的工具。那么,这套工具重不重要呢

  • 关于教师节,人们有统一、固定的庆祝形式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教师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庆祝方式

  • 从明朝小说《金瓶梅》中探索明朝百姓是如何过元宵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明朝的元宵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元宵节虽然不是我们国家的法定假日,但一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且古代人们对元宵节的重视,要远胜于现在,可以说元宵节是古代的狂欢节和情人节,因为只有在元宵节男女老少都会出来赏灯,放烟花、饮酒、看戏等等。这其实跟我们现代人的元宵节都很像,其实很多

  •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故事介绍之尝粪忧心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原文: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诗赞: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译文:南齐人庾黔娄,任孱陵县令。到孱陵县赴任不满十天,忽然觉得心惊胆战,浑身流汗,(预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原典】大凌小者,警以诱之①。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②。【注释】①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强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②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经.师》卦。师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坤上)。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坤为地,水流地下,随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