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未雨绸缪”背后有什么典故?与周公有什么关系?

成语“未雨绸缪”背后有什么典故?与周公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51 更新时间:2023/12/24 3:47:43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那么未雨绸缪有什么典故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未雨绸缪典故

公元前1046年,周武灭了商朝。为了安抚商朝遗民,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朝歌做诸侯,同时又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别封在武庚的东面、西面和北面,以便监视他。

武王的弟弟周公以及太公、召公等帮助武王灭商立了大功,武王就把他们留在京城辅政,其中周公最受信任。

两年后,武王得了重病,大臣们焦虑万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示愿意代哥哥去死,请先王保佑武王恢复健康,祭毕,周公把祝辞封存在石室里,严令史官不得泄密。

事有凑巧,周公祝祷后的第二天,武王的病开始出现转机,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高兴。但不久,过度的操劳使武王旧病复发,终不治身亡。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王,史称周成王,周公受武王遗命摄政。

周公的摄政引起了管叔等人的不满。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摄政是为了篡夺王位,从而引起了成王的怀疑,周公百口莫辩,离开了京都。

不甘心商朝灭亡的武庚见周氏兄弟之间出现了矛盾,就派人去联络管叔等,挑拨他们与周公的关系,同时积极准备起兵叛乱。

周公经过两年的调查,终于查清了谣言的来源,知道了武庚准备叛乱的情况。他十分焦急,便写了一首名为《鸱鸮》的诗给成王。诗的大意是:鸱鸮啊鸱鸮,你夺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掉我的窝!趁着天未下雨,我要剥下桑根的皮修补好门窗,我的手已发麻,嘴已磨损,羽毛也将落尽,可是我的窝还在风雨中飘摇!

这首诗以母鸟的口吻,反映了周公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但年轻的成王并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对此无动于衷。后来,成王无意中在石室里发现了周公的祝辞,深深为之感动,就立即派人把周公请回镐京。

周公回京后,成王派他出兵征讨三叔和武庚。周公足智多谋,很快平息了叛乱,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后来,人们便用“未雨绸缪”这个成语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未雨绸缪解析

[释义]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语出]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正音]缪;不能读作“miào”。

[辨形]缪;不能写作“谬”。

[近义]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反义]临渴掘井

[用法]形容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复杂式。

[辨析]

①~和“有备无患”;都是“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的意思。但~没有强调“无患”;前面可以加“必须”、“应该”等词;“有备无患”明确提出“无患”;意思较~多了一层。②见“防患未然”(289页)。

[例句]为了迎战本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加紧训练。

[英译]takeprecautionsbeforehan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周朝周公

更多文章

  • 成语“得心应手”背后有什么典故?与郑国的师文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国,师文

    得心应手,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得心应手的解释[释义]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语出]《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

  • 成语“完璧归赵”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蔺相如

    战国时期,美玉“和氏璧”由于质地优良,因此扬名天下,成为人人都想一睹的至宝。后来,这块宝玉被赵惠文王所拥有。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听说此事,便想霸占此玉,并借机欺辱赵王。于是,秦王提起笔来给赵王写了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接到这封信件,明知这是秦王使诈,想将美玉骗到手,可是要是不把玉给他,他又会

  • 成语“分道扬镳”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孝文帝

    在现代成语中,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话:“……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宋词鉴赏之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其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词,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宋代】秦观,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则和衣拥。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少游词的基本风格为雅丽,但也有少量俚俗之作,吴梅曾举俚俗之词数首,惟不及此。可见此词既雅

  • 宋词鉴赏之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其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词,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宋代】秦观,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这首词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秦少游寓京师,有贵官延饮,出宠妓碧桃侑觞,劝酒

  • 《满江红,点火樱桃》一词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辛弃疾

    满江红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1]词牌【满江红】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

  • 《南歌子·游赏》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苏轼

    苏轼《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赏析】: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这十三楼是临近西湖的一个风景点。有这样的记载:“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

  • 梦到“捐款”有哪些寓意?代表了怎样的心理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公,解梦

    梦见捐款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捐款好不好?梦见捐款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梦见捐款,心理世界的折射,说明你是个有怜悯之心,有爱心的人。好人会有好报的。爱心是永远没有国界的。与奉献同行,让爱心永驻。梦见捐钱,预示你的人际关系会更好,工作也会更成功;梦见别人来救济自己,预示着自己在经过奋斗

  • 宋词之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鉴赏,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词,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宋代张耒,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墙东一作:东墙)上片写景,由室内写到帘外,是寓情于景。“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这两句通过对细

  • 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如何鉴赏,李商隐在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李商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