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原文欣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4/1/30 3:38:35

黄帝问曰: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愿闻其方。

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

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何谓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侯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帝曰:以候奈何?

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帝曰:决死生奈何?

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

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眼。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

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

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上古黄帝内经

更多文章

  • 唐朝诗人贾岛《题诗后》原文、译文注释及题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贾岛,唐朝

    贾岛《题诗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题诗后贾岛〔唐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译文及注释译文这两句诗我构思三年才得来,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将隐迹故,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注释吟:读,诵。知音:指了

  • 唐朝诗人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原文、译文注释及题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贾岛,唐朝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忆江上吴处士贾岛〔唐代〕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译文及注释译文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已经是几度月缺又月圆。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记得在送别

  • 豹子头林冲不惜千金买宝刀是何用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豹子头林冲,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豹子头林冲的文章。单从外形上来看,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跟三国名将猛张飞颇有几分相似,张飞的形象不用介绍,林冲在原著中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岁。”经典版电视剧演得文质彬彬,新版更是一张孙悟空的“孤拐脸”,所以才给大家造成了误解。林冲手使丈八蛇矛

  • 探春在抄检大观园反应那么激烈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探春,清朝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抄检大观园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于抄检大观园,说白了就是一件百害无一利的事,但由于邢夫人的气量、王夫人的智商、凤姐的急于撇清关系、王善保家的别有用心,促成了这个荒唐无比的决定。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家里丢了东西搜一下仆人的家当,有什么错——尤其是在毫无个人

  • 妙玉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的是一位落魄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妙玉,清朝

    你们知道妙玉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金陵十二钗,若比较一下出身最高贵者,往往第一想到的是元春或者黛玉,两位都是嫡出的小姐,父母都是侯门公府出身。贾府不用说,做臣子到达公,是最高爵位。林家四世列侯,论资格,比贾府还要老。像史湘云、王熙凤和惜春也都是四大家族嫡出的小姐,只是关于她们

  • 水浒中梁山108将姓李的都是哪些人?分别是何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财主李应,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水浒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来自三教九流,各行各业。有教书的,看病的,卖艺的,打鱼的,打猎的,山贼,公务员,甚至还有小偷。几乎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在梁山好汉中能够找到祖师爷。当然,梁山好汉除了行业繁杂之外,其实姓氏也很繁杂,108个

  •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法力如何?熬战之法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猪八戒,上古

    猪八戒,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孙悟空的二师弟,沙僧的二师兄。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关于猪八戒“熬战之法”的出处,这项技能整部《西游记》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其威力,而且也仅仅出自猪八戒自己所说。猪八戒其实是整个取经队伍中最被小看的一个人物,他的本领在某些方面并不弱于孙悟空:他会腾云驾雾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所作,是对白居易的答谢之意,也是对未来期望的描写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禹锡,唐朝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禹锡所作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吧。刘禹锡是洛阳人,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所作,写出l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情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柳永,北宋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一生放浪形骸,他的词多为市井阶层男女之间的爱情,具有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柳永所作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吧。据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记载:唐玄宗避安史之

  • 王昭君有什么事迹?有哪些歌颂王昭君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昭君,西汉

    历史上有一位弱质女子,她为了民族大义而忍辱负重,后世文人墨客纷纷写下歌颂她事迹的诗篇。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我们这里要说的弱质女子是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的主角,一个为了民族大义而甘于忍辱负重的伟大女性。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34年,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