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妙玉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的是一位落魄公主?

妙玉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的是一位落魄公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86 更新时间:2023/12/13 14:24:13

你们知道妙玉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金陵十二钗,若比较一下出身最高贵者,往往第一想到的是元春或者黛玉,两位都是嫡出的小姐,父母都是侯门公府出身。贾府不用说,做臣子到达公,是最高爵位。林家四世列侯,论资格,比贾府还要老。像史湘云王熙凤和惜春也都是四大家族嫡出的小姐,只是关于她们的母亲,都语焉未详。

但诸钗若真的比身份,恐怕元春、黛玉摘不得桂冠,因为,十二钗中还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从诸多的细节来看,她的身份是高过四大家族里的小姐的,这个人就是位列金陵十二钗第六位的妙玉。

对于妙玉的出身,曹雪芹讳莫如深,虽说交代她出身名门仕宦,但从妙玉身上体现出来的诸多细节令读者愕然,和其余诸钗有着完全两个世界的气质和做派,而这些细节,却不是一般贵族所能达到的。

《红楼梦》小说的故事背景是等级森严、礼教严苛的封建社会,曹雪芹有反传统、反礼教等级的意识,但他超不出时代的局限,更无法超越他个人的阶级局限。在写到妙玉这个人物时,很多的细节如果没有生活中的原型或者依据,作者是很难去编造的如此写实的。而很多的细节,若妙玉的出身或者身份不在那个阶层,将会是非常大的政治风险了。其实《红楼梦》十七十八回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证明了这个问题。

金陵十二钗只有妙玉不是四大家族的小姐或眷属,她进荣国府成为栊翠庵的主人不是偶然的。因贾府要备贵妃归省事宜,建造大观园,归省中有宗教服务,于是建造了栊翠庵,一为元春游幸礼佛,再有平时也算是贾府在府邸内部设立的功德之处。

可是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细节,就在元春省亲的前一年,妙玉随了师父进京,不久师父圆寂,临终嘱托她:不可回原籍,就在京里坐等,自有你的结果。妙玉的师父并不是世外高人,她是怎么未卜先知的呢?要知道二人进京的时间和宫里决定让有条件的妃嫔回娘家省亲的时间是重合的。还有妙玉是出生在金陵也是在金陵长大的,上层社会的圈子并不大。其实很多的事要说巧合都不会,甚至大概率妙玉的家族和四大家族原本就是休戚与共的,妙玉父母去世前和妙玉的师父安排好妙玉的安身之所才是最大的可能。先进京,和世交之家达成共识,待到合适的机会,用一个世人都不会怀疑的方式,解决妙玉的安身问题,这才顺理成章。

妙玉毕竟是一个还极为年轻的女子,不懂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利益纠葛。但她高贵的身份在进荣府的具体方式上还是体现了出来。

荣府是下了帖子把妙玉请进府来的。和妙玉差不多时间进府的,还有十二个采买来的小戏子、十二个小尼姑、十二个小道姑。这些都是为了省亲做服务工作的,他们是买来的、聘来的,本质上和奴才差不了多少。妙玉名义上同样是为省亲服务的,她却当得起荣国府的帖子,这一点非同小可。

正式的帖子在《红楼梦》里出现过三次,是低身份者拜会高身份的正式文书,比如贾雨村护送林黛玉进京,他要进荣国府拜会贾政,先要把自己收拾干净利索了,并持着自己的名(拜)帖先递上去,等通知候见,这就是拜帖的作用了。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病入膏肓的秦可卿,忽得冯紫英推荐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张友士,贾珍让家人带了自己的名帖去请这位张友士,这里用了名帖,贾珍这是在自降身份谦恭的表现,毕竟是求人救命的事,于是将姿态尽可能地降低。张友士却不敢接贾珍的帖子,为什么呢?身份差距太大,贾珍是世袭宁国公三品爵威烈将军,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不能因为人家姿态低你就顺杆爬。

总之,就拜帖的礼仪规矩通过这两件事算是描述得很清楚了。

荣国府请妙玉,妙玉很傲娇,说侯门公府门槛太高,惯会以势压人,自己可不去。于是荣国府下了帖子请妙玉,妙玉这次感受到荣府的诚意,这才进了大观园。妙玉并不是佛学造诣深厚之人,甚至她是因为不得已才出家的,人在佛堂,心在俗世,皈依佛法的心并不十分的虔诚,所以,荣府请她,当另有别意,而且颇有一点三顾茅庐的感觉。从这件事看,妙玉此举并不能单纯地用清高来形容,而是身份的悬殊才能解释得通。毕竟荣国府此时正是得意,不过一个尼姑,用得着如此的低姿态吗。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妙玉的身份极其高贵,高贵到连正得意的荣国府也绝不敢轻视。

身份比国公门第的贾府还要高,那就只能是王族了,王族的小姐,身份是公主郡主,若妙玉出身如此,不但解释了她毫无心理压力的接了荣国府的帖子,也解释了她那些贾府都没有的珍稀茶具和视若平常的官窑器了,更解释了她异于众钗的气质和行为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妙玉清朝

更多文章

  • 水浒中梁山108将姓李的都是哪些人?分别是何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财主李应,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水浒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来自三教九流,各行各业。有教书的,看病的,卖艺的,打鱼的,打猎的,山贼,公务员,甚至还有小偷。几乎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在梁山好汉中能够找到祖师爷。当然,梁山好汉除了行业繁杂之外,其实姓氏也很繁杂,108个

  •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法力如何?熬战之法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猪八戒,上古

    猪八戒,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孙悟空的二师弟,沙僧的二师兄。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关于猪八戒“熬战之法”的出处,这项技能整部《西游记》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其威力,而且也仅仅出自猪八戒自己所说。猪八戒其实是整个取经队伍中最被小看的一个人物,他的本领在某些方面并不弱于孙悟空:他会腾云驾雾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所作,是对白居易的答谢之意,也是对未来期望的描写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禹锡,唐朝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禹锡所作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吧。刘禹锡是洛阳人,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所作,写出l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情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柳永,北宋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一生放浪形骸,他的词多为市井阶层男女之间的爱情,具有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柳永所作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吧。据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记载:唐玄宗避安史之

  • 王昭君有什么事迹?有哪些歌颂王昭君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昭君,西汉

    历史上有一位弱质女子,她为了民族大义而忍辱负重,后世文人墨客纷纷写下歌颂她事迹的诗篇。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我们这里要说的弱质女子是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的主角,一个为了民族大义而甘于忍辱负重的伟大女性。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34年,匈奴

  • 三首《春残》诉说着作者不同的恨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残》,唐朝

    不同诗人创作的三首《春残》,都诉说了刻骨铭心的痛,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在静谧午夜里徘徊,带着空灵感觉,品味那份寂寥与静好,人活一世,所谓何求?心静若水间借得素笺淡墨,拈一抹幽香墨韵,挥写纯白友色,心语相约,笔痕流行处,真情流露,用心抒写情怀笔调,自觉心如明镜台,人间自是情多。人生痴愚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属于寓言体或比体,婉曲耐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的《马诗二十三

  • 水浒传中的三个未解之谜都是什么?头陀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水浒传,宋朝

    《水浒传》描写的便是在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征四寇,灭叛党,最终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金圣叹点评水浒的时候,提出了其中三个未解之谜:“不曾见栾廷玉如何死,与前文史进寻王进不见,张青店中头陀不知何人,三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

  • 杜甫《登高》: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操,一下跃然纸上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甫,《登高》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