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江西红色文化故事 江西红色文化故事有哪些

江西红色文化故事 江西红色文化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38 更新时间:2024/2/15 8:54:16

江西红色人物故事?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

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

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妇女叫欧阳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听到敲门的声音不是很

急,喊话的声音也很平和,就开了房门。

战士见她屋内还有一间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这间空房搭个铺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欧阳香元虽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知道他们是要借房子住,于是脸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有位战士领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兰布长衫、留有八字胡子的人来到了欧阳香元的家门口,后面跟着二三十个穿灰布军衣、背短枪的战士,在禾坪里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

那个八字胡子对大家讲:“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求解放的,我们有铁的纪律,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能进年轻妇女的卧室内;”接着又讲,“我们红军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群众家里的东西未经主人同意不能搬动,借东西一定要还,损坏和丢失东西一定要照价赔偿,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团结群众去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江西的红色革命故事?

江西有的红色故事有:

1、1927年12月,泽东在江西宁冈县总结战斗经验时,为红军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这三项任务。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就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向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2、1928年1月,我军攻占江西遂川县城后,毛泽东认真总结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当工农革命军从茶陵撤到宁冈前,同遂川相邻的赣西南万安县农民武装再次进入县城。

3、毛泽东在遂川时,召开了前委和万安、遂川县委联席会议,总结工农革命军和万安农军的经验,提出"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作战原则。当得知赣军一个营进驻宁冈新城后,他在二月四日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从遂川赶回井冈山。

前委经过讨论,乘赣军以为工农革命军主力仍在遂川而疏于戒备的机会,制定利用晨雾发动袭击、团三阙一、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作战方针。二月十八日,经过数小时激战,攻占宁冈县城,全歼守军一个营和宁冈县靖卫团,俘虏近三百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的第一次"进剿"。

4、1929年一月四日至七日,毛泽东在宁冈县柏路村主持召开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传达和讨论中共六大决议,并着重研究如何粉碎国民党军队这次"会剿"的部署。当时井冈山的经济状况更加困难。

陈毅第二年给中央的报告中说:"在九月至一月,四月中红军经过空前的艰难,在隆冬之际,边界崇山中积雪不消,红军衣履饮食非常困难。又因敌人封锁,红军未能到远地游击,以致经济没有出路。"柏路会议经过讨论,决定采取"攻势的防御"方针。

由红五军改编的红四军第三十团和袁文才、佐的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统归彭德怀、滕代远指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第三十一团及军直属队出击赣南,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5、一月十四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三千六百人从井冈山茨坪等处出发,经遂川,向赣南进军。沿途张贴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宣布红军的宗旨是:"民权革命,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统一中华。

宣传党的各项基本政策:"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增加工钱,老板担任,八时工作,恰好相称。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敌方官兵,准其投顺,以前行为,可以不问。"

布告以红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共同署名,"朱毛红军"的名声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开。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就这样踏上新的征途,向着广阔的赣南地区进军了。

漳州红色文化故事简短?

1.漳州的红色文化故事是可以简短描述的。2.漳州市管辖着多个革命基地区,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革命故事,例如白石岩石屋会议、八二三行动等。这些故事彰显了漳州作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也为今后的历史传承与红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10个江西红色小故事

1、三湾改编中的道路选择

1927年9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途中,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这时,部队由原来秋收起义的5000多人减员至1000多人,最后700多人坚定地选择留下来,在毛泽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向井冈山前进,最终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最终燎原全国。

2、“排头兵”的故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遂川,遭到当地反动武装萧家璧的突然袭击,部队被冲散,大部分前往湖南桂东方向,失去了联络。毛泽东带领其余的人马突围。

到达井冈山脚下的黄坳村,部队只剩下30余人。这时毛泽东挺身而出,精神抖擞地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当了“排头兵”,要大家向他看齐,整好队伍继续向井冈山前进。

3、毛泽东被“开除党籍”

1928年3月上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文件从上海传达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于种种原因,将中央对毛泽东“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决定误传为“将毛泽东开除党籍”。

在这段时间,毛泽东虽然成为了“党外人士”,但毛泽东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并且领导井冈山军民在井冈山继续探索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4、莲花一支枪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各地革命运动遭到镇压,湘赣边界的农民自卫军也同样被反动军队收缴了大部分武器。莲花县农民自卫军原有60支枪,后来只剩下共产党员贺国庆用一家人的生命保存下来的一支枪。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莲花的革命形势迅速恢复,并以这一支枪为基础,组建了莲花红色独立团,为井冈山的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5、碧血丹心刘仁

刘仁堪时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1929年因叛徒出卖被捕。5月19日,被敌人处斩。临刑前刘仁堪还在痛斥敌人,向围观的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被恼羞成怒的敌人割去舌头后,血流满地,刘仁堪便用脚蘸着自己流下的鲜血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最后英勇就义。

江西红色故事和人物有关现代诗?

江西有的红色故事有:

1、1927年12月,毛泽东在江西宁冈县总结战斗经验时,为红军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这三项任务。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就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向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江西红色小吃?

江西特色小吃有南昌炒粉、瓦罐煨汤、酒糟鱼、三杯鸡、上饶鸡腿,其中的南昌炒粉是将米粉放入锅中涮煮,然后加入各种调料,而瓦罐煨汤味道鲜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煨制,另外酒糟鱼是将鲫鱼腌制晾干后放入米酒坛中密封酿制,使鱼肉中保留酒香。

江西红色诗词?

《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江西傩文化?

答: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江西文化?

江西在中国十大文化大省中排名第三,是因为它在中华文化的极盛之期宋明时代取得了最高成就,一批文化巨人叱咤风云,为华夏文明的进程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江西属于什么文化?

赣文化

赣文化是指一定的地域形成后随着变迁而有它的遗存或文化烙印的文化形态,比如现在已经划到浙江去了或是划到安徽去了,但原本的文化烙印深厚,一时半会难以同化。就像婺源一会划到江西,一会又划回安徽,但归根结底它还是徽文化的,因为婺源身上散发的,是浓郁的徽州文化气息。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汉字文化小故事 汉字文化小故事20字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传承至今。这儿列举几个:1.“心”字的由来“心”字最早原来是一张抽象图像,意为“心中的模样”。相传古代的苏秦,因求学资金匮乏,只得卖身为奴。他的主人派他去耕种山坡上的一块地。苏秦在耕作时常常把心思放在学问和议论上,来发掘自己的才能。有一天,他在思考之余,拖过犁头时

  • 绍兴酒文化背景故事 绍兴酒文化背景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这是立春时节最流行的谚语,意思是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应该忙于农事和活计了。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关于这个节气的谚语,总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季

  •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全集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全集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漫游天下第一站东张西望游北京1.李自成箭射承天门2.历尽沧桑天安门广场3.石狮子中枪4.等级森严金水桥5.望君归与望君出6.皇帝坐“龙椅”7.鸱吻吞脊8.午门不是斩首地9.匾额后边的秘密10.耷拉耳朵铜狮子11.有钱难买前门楼12.木楔子巧固祈年殿13.天坛到处有回音14.见证历史的石牌坊、元宵节元

  • 历史文化名人孔子的故事 历史文化名人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1、马厩失火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了朝回来,连忙问:"没有人受伤吧?"而不问马怎么样。爱人重于爱马,仁的表现淋漓尽致,这是孔子的可爱。《论语》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老而不死古人所谓的"坐",是指双膝着地,臀部置于双脚上。而原壤这个人呢,不懂规矩,想我们现在平常的坐姿一样

  • 仰韶酒文化故事 仰韶酒文化故事演讲稿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故事一:客人来酒店吃饭,问老板WIFI密码,老板说LYP82NLF,客人说这好难记,老板笑答“来一瓶82年拉菲,好记!”客人一边念,来一瓶82年拉菲,一边输密码,刚输完,只听“嘭”的一声,服务员笑着说:“您的82年的拉菲,88888元,已替您打开了,谢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流量多么滴重要!因为到处蹭

  • 文化故事讲解 文化故事讲述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泰山文化概括讲:天人合一的山川文化,国泰民安的封禅文化,一览众山小的名人文化,登泰山保平安的信仰文化。抛开管理、决策、领导力等内容不谈,也不讨论其员工对策的正确与否。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亚马逊独特的企业文化,同样是其良性发展的重要助力。他们或许是行业内屈指可数,从创立伊始便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经营哲学,最

  • 企业文化员工故事 企业文化员工故事案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员工要做到正确解读和深刻理解企业文化,充分领会其精髓,是员工有效进行企业文化的重要前提,企业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蕴含着丰富深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员工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只是肤浅的领略了其简称意思就无法融会贯通,将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当中。企业化的故事1

  • 传统文化有哪些小故事 传统文化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

  • 中国汉字文化的故事 中国汉字文化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传承至今。这儿列举几个:1.“心”字的由来“心”字最早原来是一张抽象图像,意为“心中的模样”。相传古代的苏秦,因求学资金匮乏,只得卖身为奴。他的主人派他去耕种山坡上的一块地。苏秦在耕作时常常把心思放在学问和议论上,来发掘自己的才能。有一天,他在思考之余,拖过犁头时

  • 胎教传统文化故事大全 胎教故事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教,中国传统生育习俗之一。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受孕妇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名为胎教,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英语胎教故事大全,一起来看看吧英语胎教故事一、TwoLittleMonkeys两只猴子Themonkeymotherhastwolittlemonkeys.S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