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及故事

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及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53 更新时间:2024/2/3 7:02:06

在国人印象中,与万里长城齐名的,莫过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汉唐以来以中国首都为核心,世界呈网状分布的交通路线。作为一个国际交通网络,丝绸之路首先是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物产和化的交流,才渐渐向外发展开来的,最后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因张骞出使西域而获得全线开通。张骞出使西域有其历史原因。在公元前168~142年,匈奴不断对当时西汉的北部边境形成威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便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匈奴赶回漠北去。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想联络大月氏一同对付匈奴。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历时20年,遍历西域大月氏、大宛、康居、乌孙诸国。虽然最后未能说服西域各国对匈奴用兵,但却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全线开通。从张骞出使西域来看,虽然丝绸之路更多是处于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目的而存在,但其是由于军事及政治目的而最终形成的。而在整个丝绸之路的历史里,也始终贯穿着这条路上各国各部族对其控制权的争夺史。至于路上的宵小之辈所做的蝇营狗苟之事更是数不胜数。像这样来看,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和文化的路,相信在它上面发生的许多故事也更为动人。如玄奘西取经,他从长安出发,经兰州,到凉州(今武威)及敦煌,独自一人冒险度过大戈壁,历尽艰险终到达伊吾(今新疆哈密)。在高昌麴文泰的资助下,他通过丝绸之路的传统北道行进,终于到达印度。不过今人已难体会玄奘的艰难,只有《西游记》可供后人窥其一斑。

钱塘江在哪个省哪个市

钱塘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最佳观潮地点在海宁市的盐官镇,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杭州介绍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米芾在书法上地位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就米芾在书法上的地位而言,他的书法已经列为“宋四家”啦!这就是历史给米芾书法的公正评价,还要怎么样啊?其地位已经非常高了!米芾的书法贵在用笔!书写速度快也是米芾书法的特点。米芾书写速度快,说明米芾的功底深厚。米芾书法的用笔动作也是很丰富的,每个字的点画质量也是比较高的。但就米芾的书法水平而言,比王羲

  • 古代四大极品奸臣,为何奸臣多书法高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奸臣之所以能够成为奸臣,身上没一两把刷子都不好意思了。在历朝历代的奸臣当中,要么精通马屁之术,要么与皇帝有着共同爱好。这就造就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往往在某一方面有着高超的造诣。在这些奸臣当中,最受追捧的造诣当属书法了。一个合格的奸臣如果不懂得书法,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奸臣了。精通书法最

  • 曹操的书法水平如何?褒谷石刻十三品中的“衮雪”二字到底是不是他书写?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的书法水平很高,从留存后世的“滚雪”二字可以看出曹操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在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书体为汉隶大字,现收藏于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衮雪二字形容河水冲击

  • 古代书法家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肖显拜师传说明朝书法家肖显少儿时,同村里好书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作“写大字比赛”。有一位砍柴的老爷爷路过这里,见他们写字,便放下柴担走近前来观看。肖显手举着自己书写的“天下第一”条幅让砍柴老人看,老人说:“这字写得并不好,怎么能称得上第一呢?”肖显不服气地说:“那就请您写字,让我们开开眼界如何?”老人便

  • 大书法家勤学苦学练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

  • 王羲之还有其他书法家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家的故事特别多,像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等等书法大家都有她们自己的故事,特别的精彩,这里不一一来讲,我说两个经典的,其他的也很精彩。讲一个王羲之的。王羲之奋笔疾书,练字时废寝忘食,其母亲多次叫他来吃饭,都因为忙着练字而忘记了。他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叫书童把弄好的粑粑和饭菜端去

  • 有没有关于王羲之小时候的励志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吃墨》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

  •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王羲之,字逸少,曾官居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生于公元303年,卒于穆帝升平五年,即公元361年,终年59岁。其所处时代正是战乱纷飞、政治黑暗之时。因与权贵王述不睦,故辞官誓墓,终老东土。酷爱书法,苦练成才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

  • 关于黄河的英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神话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

  • 王曦之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竹扇题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今绍兴)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