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米芾在书法上地位是怎么样的?

米芾在书法上地位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13 更新时间:2024/1/20 22:09:44

就米芾在书法上的地位而言,他的书法已经列为“宋四家”啦!这就是历史给米芾书法的公正评价,还要怎么样啊?其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米芾的书法贵在用笔!书写速度快也是米芾书法的特点。米芾书写速度快,说明米芾的功底深厚。米芾书法的用笔动作也是很丰富的,每个字的点画质量也是比较高的。但就米芾的书法水平而言,比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水平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就是与智永的书法比,也是相差甚远的。

学习行书,建议还是学王羲之的字。在中国书法史上,把行书写得最好的当属王羲之了。米芾的行书,可品读之,可观赏之,但学起来是比较费劲的。一个立志于学行书之人,如果一生中把王羲之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学好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为什么要学米芾的书法呢。米芾的书法是师法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而且他还学过智永的字,总体上看,米芾的书法已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但与王羲之的书法相比,从笔法、字法方面,似乎还缺失一些灵魂上的东西。

书法背后是文化。

无论是谁的书法作品,如果没有传统的“书法精神”支撑,只是单纯的“玩”字,那也是平淡无味的。

传统书法的文化内涵很深很深。一个人的书法水平如果,不但历史会为之作出公正评价,而且人们心里也有一杆秤。评价米芾在书法上的地位,也是一样的。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米芾,行书的一座高峰,入古出新北宋第一。其技法之丰富,所有职业书家无法绕开。

汪曾祺说,学米字,犹如“寡妇失身”。然而,凭什么寡妇就在性的鄙视链末端。男神们,若拿“寡妇”当瓜吃,小心潘金莲们来收拾你们!

汪曾祺没别的意思。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宋人书法多天性、少拘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书法的一次解放,挺喜人的。他写道:“有人说米字不可多看,多看则终身摆脱不开,想要升入晋唐,就不可能了。一点不错。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打一个不太好听的比方,一写米字,犹如寡妇失了身无法挽回了。”他还说他喜欢蔡京和米芾的字,不喜欢苏东坡和黄山谷,这在文人中显得特别。

倒是有不少文人不喜欢米芾,说他做作。文人都是有精神追求的嘛,不怕枯燥,就怕没深度。然而汪曾祺喜欢襄阳米老,因为他真的懂字,还是个有趣的老头。汪老头写字、画画、做菜、作文都有趣,如米老跳荡多姿。

我每读米字,都爱不释手,惊叹于米老传承晋法、自出机抒之为一流。然而米老之韵毕竟去晋甚远,所以说是“寡妇失身”,按福楼拜的说法是“内心平和,肉体满足”。

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有哪些?

中国书法史上有3个“疯子”:杨凝式、米芾、徐渭。但三人疯得又有所不同:徐渭是真疯,精神分裂了;杨凝式是装疯,以此避祸;米芾是卖傻,哗众取宠。

《研山铭》

另类的老米,无疑是非常聪明的,他善于“偷师”,从前人那儿这“偷”一点,那“偷”一点,最后竟然形成自己的特点:集古字。

老米留下的作品很多,其中排在首位的,应当是被称作米芾”墨皇“的《珊瑚帖》。此作是他得到名画、宝物后,狂喜挥笔写就,线条流畅跌宕,笔端神采飞扬,尤其是写到”珊瑚一枝“,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下笔力道加重,这几个字明显大出不少。这还不算完,还要画出珊瑚笔架的样子,书画浑然天成,应是他尽情宣泄的得意之作。

《珊瑚帖》

如果说《珊瑚帖》是他随意挥洒、“放笔一戏空”的佳作,那么,《蜀素帖》则是他收敛性情、认真而为的作品。彼时,老米受朋友湖州郡守林希的邀请,前往太湖游玩。林希好酒好菜招待,再叫上三两美女相伴,把老米安置得舒舒服服。

末了,林希拿出珍藏了20多年蜀素一卷,请老米挥毫泼墨。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再加上腿更软,于是,兴奋的老米哪敢怠慢,凝神深思,认真创作,于是产生了“天下第八行书”《蜀素帖》

米芾的佳作太多,我认为此两件代表了他的不同风格。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蜀素帖》局部

感谢这个绿色平台,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阳汉族,时人外号,海岳外史,北宋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称宋四大家,曾担任校书郎,礼部员外郎。

米芾书画能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一格,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古人书法,可达到以假乱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书法,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在北宋四大家中首屈一指,康有为曾经说过(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思是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尤为突出,米芾习书自称是集古字。虽有人认为笑柄,也有人赞同,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成家,这就是米芾书法成功的由来,可见他爱唐人,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的影响。(1082)年后他开始寻访晋人法帖,得到中秋帖后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不羁的他并不满足,在早年就喊出,老厌奴书不换鹅,此时米芾书法并没定型,在元(1088)年书写苕溪帖,殷令各头陀寺碑跋,罗素帖,风格却有较大的差异,还没有走出集古的门槛,直到既老始自成一家。在五十岁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他独到之处,要求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要求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肥与瘦,疏与密,繁与简,与藏对立因素融入起来了,也就是说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有,犹如一佳士也,章法重视整作,气韵,兼顾,细节胸有成竹,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米芾用笔特征主要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沉着痛快的风格,起笔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峰直转而下,捺笔变化颇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长横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带有侧倾的体努,欲左先右,欲扬先抑跌宕跳跃的风姿,骇快飞扬的神气。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寄炒于豪放之外,合乎于天造,厌于人意都是以传统的造诣,功力,格法标准来要求自己的,通过墨趣的态度和心情达到了他人认可。

米芾自称(刷)字,就是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力尽势,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征,从存世界六十幅手迹来看,刷,这个字正是将米芾字的神采活生生的表现出来了。

米芾行书代作(苕溪帖),是米芾在苕溪游历时所写诗而书写而成,苕溪帖是米帝中年时的佳作,(1088年)此时的他三十八岁己到中年,但是在字意中所体现不乏天真,活泼开朗之气,以胸中之美惯穿了整篇,后人无不惊叹无不赞赏,成了学习的楷模。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四大极品奸臣,为何奸臣多书法高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奸臣之所以能够成为奸臣,身上没一两把刷子都不好意思了。在历朝历代的奸臣当中,要么精通马屁之术,要么与皇帝有着共同爱好。这就造就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往往在某一方面有着高超的造诣。在这些奸臣当中,最受追捧的造诣当属书法了。一个合格的奸臣如果不懂得书法,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奸臣了。精通书法最

  • 曹操的书法水平如何?褒谷石刻十三品中的“衮雪”二字到底是不是他书写?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的书法水平很高,从留存后世的“滚雪”二字可以看出曹操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在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书体为汉隶大字,现收藏于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衮雪二字形容河水冲击

  • 古代书法家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肖显拜师传说明朝书法家肖显少儿时,同村里好书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作“写大字比赛”。有一位砍柴的老爷爷路过这里,见他们写字,便放下柴担走近前来观看。肖显手举着自己书写的“天下第一”条幅让砍柴老人看,老人说:“这字写得并不好,怎么能称得上第一呢?”肖显不服气地说:“那就请您写字,让我们开开眼界如何?”老人便

  • 大书法家勤学苦学练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

  • 王羲之还有其他书法家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家的故事特别多,像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等等书法大家都有她们自己的故事,特别的精彩,这里不一一来讲,我说两个经典的,其他的也很精彩。讲一个王羲之的。王羲之奋笔疾书,练字时废寝忘食,其母亲多次叫他来吃饭,都因为忙着练字而忘记了。他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叫书童把弄好的粑粑和饭菜端去

  • 有没有关于王羲之小时候的励志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吃墨》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

  •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王羲之,字逸少,曾官居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生于公元303年,卒于穆帝升平五年,即公元361年,终年59岁。其所处时代正是战乱纷飞、政治黑暗之时。因与权贵王述不睦,故辞官誓墓,终老东土。酷爱书法,苦练成才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

  • 关于黄河的英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神话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

  • 王曦之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竹扇题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今绍兴)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

  • 齐白石擅长画花鸟虫鱼,还是世界文化名人,不知其书法水平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你的提问。齐白石的书法,作为画家来说,已经属于上乘之作了。齐白石是一个诗书画印俱佳的艺术家。如果书法不能达到画家中的上乘之作,也不能称为“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家。要知道成为一个文人画家是很难的,难度就在于要达到“诗、书、画、印”四绝,最起码要达到诗、书、画三绝。那么,我们所谓的画家书法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