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2]、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对母亲殷夫人非常孝顺。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的书法与唐代文化的关系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气势雄浑,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了新风格.从政治上讲,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从经济上讲,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艺术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民族关系上讲,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从文化上讲,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以及唐王朝开阔的胸怀,都为书法艺术创立新风格提供了条件.
介绍颜真卿书法作文500字左右
的“字”都像是很伟大的杰作似的.到了七八岁时,在爷爷的指导下,我也正式地握起了毛笔,写下了第一个“字”,那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时刻.我蹑手蹑脚地挪挪本子,磨磨砚墨,心情总安定不下来,又搔搔耳朵,蘸蘸墨汁好不容易用那微微颤抖的手,写下了第一个“字”.喔!看着这一个笔画倾斜而且墨又化开的字,再看看爷爷充满笑意的脸,我是多么高兴啊!渐渐地写的多了,也知道分辨字的好坏.看到爷爷的一手好字,我真是羡慕极了.因此,我也就更加努力地不断地写,想要磨练出一手好字来.在练字之余,我总喜欢呆呆地望着天空,看看天上的云朵,空中的飞鸟,看看身边的小草,花上的昆虫.因为我听爷爷说过,伏羲氏看到龙而作“龙书”,神农氏看到精禾而作“八书”,仓颌看到云朵而作“卿云书”,帝尧看到神龟而作“龟书”,说不定有一天,一只蟋蟀也能引起我的灵感,让我作一个“蟋蟀书”,那该多有趣啊!唐代盛行的楷书,我从小就喜欢写,也喜欢看.唐代的书法名家个个争奇斗艳,像万紫千红的花儿一般.如褚遂良的字秀媚,温雅,像是刚出水面的芙蓉一样.他的《雁塔圣教序》写得非常好,包世臣曾评之为“从左观至右,字字相迎;从右看到左,则笔笔相背.”可见他的笔下功夫是多么深厚.欧阳询的字笔力劲险,有着龙争虎斗的景象,云雾笼罩的气势,尖峻高绝为其特色.颜真卿的字更是一绝,他的字和他的为人极为相似,刚健圆熟,向来就被看成端庄强韧的象征.他的《多宝塔碑》是他传世最早的一幅碑帖,其字起止转,顿挫都很显著,方整严谨,很适合初学的人练习.柳公权的字劲挺秀美,与颜书并称,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欣赏这些名家的字,真的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