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242-297),字子隐,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这位“少孤,不修细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三害”。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2、齐威王自继位以来,不理国政,喜欢猜谜语,爱好荒淫享乐彻夜饮酒,沉沦不改,把政务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散乱,各诸侯国同时侵犯,国家存亡危在旦夕,齐威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国家里有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冲云霄。不鸣就罢了,一鸣震惊国人。”于是就诏见各县令七十二人,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发兵出城,各国诸侯感到惊恐,都归还齐国被侵占的土地。齐王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扩展资料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有关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故事
一个牧师,生活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他兢兢业业的从事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出生的孩子洗礼,为年青人主持婚礼,为逝去的人举行丧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不辍。这样子过去了四十年。这一年的夏季,下起了连绵大雨,经月不停。小镇上的积水越来越多,以至于要淹没房屋,居民大多迁移他处。牧师却不走,他坚信着自己的天职。雨越下越大,水越积越高。不得已,牧师爬上了教堂的房顶。这时,有人撑来一条船,上面的人对牧师喊:尊敬的牧师,让我载你到高处去吧,这里一会儿就要淹没了,牧师回应道:我不走,我是天帝的仆人,一生忠诚的履行上帝赋予我的任务,上帝不会让我死的,你们走吧。撑船的人无奈,只好独自离去。一天之后,又有人撑船过来要带牧师离开,牧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以同样的回答支走了救援的人。三天之后,雨水漫过了屋顶,牧师只好爬上了教堂的塔尖。这时,飞来一架直升机,机上的人向牧师大喊:牧师,我是来救您的。我把天梯放下来,你用上面的绳子捆住自己的腰,我带你飞离险境。牧师大喊:不!不用你来救我,我为上帝付出了一生,他不会这样让我死的,雨马上就会停,水也会很快退去,我相信我能活下去。直升机上的人屡劝无效,只好飞走了。又过了一天,牧师被淹死了。他来到了天堂,见到了上帝。上帝看到牧师很是惊讶:怎么会是你?你怎么会死呢?牧师有些恼怒的说:很奇怪吗?我为您做了一辈子的事情,从无二心,你却不给我生的机会,活活让水把我给淹死了。上帝睁大了眼睛:怎么会呢?我怎么会不给你生机,你要知道,我给你派去了两只船和一架直升机......。有时候,机会就摆在我们面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他。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同样的机遇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你招手。牧师的惨痛教训提醒我们,心中坚守的信念或许就是从眼前晃过的那一次机会,唯一要做的就是紧紧的抓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