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有以下几种文化遗产:
1、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
2、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3、粤剧(CantoneseOpera),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操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4、佛山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其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制作方法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纯色剪纸,铜衬料、例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几种。其作品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或在特制的铜箔、银箔上剪、刻而成。
5、佛山彩灯在民间俗称灯色,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它具有广东省南方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是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包括大型彩灯和头牌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灯笼四大门类,彩灯的扎制,全过程都是艺人手工操作。佛山彩灯为中国民间彩灯的代表,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奇葩,也是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佛山黄飞鸿的真实人生是怎么样的?
佛山黄飞鸿的真实人生是怎么样的?(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说起黄飞鸿,你脑海里立即出现哪个形象,四十岁左右的首先想起的是风度翩翩的李连杰,三十岁左右的更倾心于文质彬彬的赵文卓,再年轻一点的觉得彭于晏版的黄飞鸿也很帅,那么,现实中的黄飞鸿长什么样呢?
这张照片其实不是黄飞鸿,由于宝芝林在大火中焚毁,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和遗物,后来黄飞鸿系列电影大卖,媒体向黄飞鸿遗孀莫桂兰索要照片,莫桂兰就把和父亲酷似的四子黄汉熙的照片交给媒体,因此,很多人认为这就是黄飞鸿,其实上面的照片是黄汉熙中年和老年的照片。
不过黄汉熙酷似其父黄飞鸿,相信年轻时的黄飞鸿应该也很精干,是个帅小伙。
据黄飞鸿徒孙朱愚斋在《黄飞鸿别传》中记载,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佛山市南海县人,最初只是广州街头一个武师,以街头卖艺为生。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武师百年之后怎么就成了侠之大者,一代宗师的呢?黄飞鸿的父亲黄麟英是南拳高手,“广东十虎”之一,善长治疗跌打损伤,黄飞鸿很小就跟着父亲行医走江湖,黄麟英深知习武的辛苦,不愿儿子走自己的路,但从小耳濡目染的黄飞鸿表现出了对武术的浓厚兴趣和天生资质,结缘巧合之下,黄飞鸿还得到铁桥三梁坤弟子林福成的铁线拳和飞砣绝技真传,还学会了宋辉镗的无影腿(并不像李连杰电影中的无数脚影,而是一种声东击西的技击方法,没有电影中那样邪乎),经过艰苦磨练,黄飞鸿已经所有所成,就在广州十三仁安里开设宝芝林医馆,设馆授徒,悬壶济世。
1875年,黄飞鸿夜宿当铺,突然有贼人打劫,黄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传为佳话,由此成名,被聘为广州水师教练,后来,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的脚伤被黄飞鸿治愈,刘永福为宝芝林题写“技艺皆精”的匾额,并聘请黄飞鸿为黑旗军医官和武术教头,之后,跟随刘永福赴台湾抗击倭寇,归来后任广州民团总教练。
黄飞鸿是如何成名的呢?
这要感谢林世荣,就是黄飞鸿系列电影中傻傻的“猪肉荣”,林世荣自小卖猪肉为生,后来拜黄飞鸿为师,学艺二十年,他将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融会贯通,删除重复动作,拳法更加刚柔并济,独树一帜,一举在清末首届广东武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后来到香港传艺,收了徒弟朱愚斋,朱识文断字,根据朱世荣的口述,在香港《工商晚报》发表连载小说《黄飞鸿别传》,黄飞鸿成为了传奇故事的主人翁,由此而出名。
赵志凌
如果你对林世荣徒孙朱愚斋比较陌生的话,一定熟悉他的另外一个徒孙赵志凌,他的父亲赵教也是林世荣的徒弟。
“十三姨”真的存在吗?
说到黄飞鸿感情故事,大家一定会想到那个一双大眼望穿秋水的十三姨。
但是让大家失望了,十三姨是一个虚拟人物,在那个礼教制度让人窒息的封建时代,真有一个十三姨黄飞鸿也不敢娶。
不过,黄飞鸿一生结了四次婚,60岁娶19岁女孩为妻却是真的。
在婚姻问题上,黄飞鸿始终坚持一夫一妻制,他的第一位妻子婚后三个月病逝,第二任妻子马氏生下两个儿子汉林、汉森后也因病而逝,第三任妻子同样生下汉枢、汉熙后病逝,外人传说黄飞鸿克妻,他也决定不再娶妻,六十岁时,偶遇19岁姑娘莫桂兰,两人一见钟情,喜结连理,由于怕自己克妻,莫桂兰的名分一直为妾,也许,莫桂兰才是黄飞鸿生命中的“十三姨”。
在英雄云集的佛山,有一个黄飞鸿纪念馆,共上下两层,仿清建筑,一楼是黄飞鸿生平介绍,二楼是飞鸿影院,展播黄飞鸿电影,不过,整个纪念馆没有一件生前遗物。
1924年,广州爆发广州商团事变,广州商人反对孙中山的北伐,爆发激烈冲突,商团受到国民政府镇压,西关一带很多商铺遭到焚毁,宝芝林也未能幸免,被一把火烧尽,黄飞鸿因此抑郁成疾,于次年三月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莫桂兰1982年在香港病逝。
一代宗师,就此驾鹤归去。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很多人都很喜欢李连杰的黄飞鸿的系列电影,那历史上真正的黄飞鸿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聊一聊。
黄飞鸿生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广东佛山南海人,原名叫黄锡祥,字达云,飞鸿是他的号,小名叫飞熊。
黄飞鸿的父亲叫黄麒英,黄麒英是广东十虎之一,另外九虎是王隐林、苏灿(周星驰电影中的武状元苏乞儿)、梁坤、黎仁超、谭济筠、黄澄可、周泰、陈铁志,黄飞鸿从三岁开始就跟父亲学武艺,主学虎拳和鹤拳。
黄飞鸿十三岁开始跟着父亲黄麒英在佛山和广州城街头卖艺,后来从铁桥三梁坤的弟子林福成那边学到了铁线拳,飞砣绝技,又从宋辉镗那边学到了无影腿。之后黄飞鸿开始在广州设馆授徒,黄麒英死于公元1886年。
公元1875年,黄飞鸿在一家当铺夜宿时,遇到贼人打劫,黄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当地传为佳话,可以看出黄飞鸿的功夫确实十分了得。
公元1882年,黄飞鸿担任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且考取了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
公元1885年,广州提督吴全美聘请黄飞鸿担任军中技击教练。
公元1911年,黑旗军首领刘永福邀请黄飞鸿担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黄飞鸿曾经在广州仁安街开设医馆“宝芝林”,主要治跌打骨伤,黄飞鸿治好了刘永福的伤,因此得到两广总督张之洞书写的“医艺精通”的牌匾。黄飞鸿十分善长打虎拳,所以在武林当中有“虎痴”的名号。
黄飞鸿也擅长于舞狮,有广州狮王的称号。黄飞鸿虽然武艺高强,但是他十分崇尚武德,他认为习武德为先,他从来不恃强凌弱,认为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黄飞鸿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黄汉林,黄汉森,黄汉柩,黄汉熙。黄飞鸿病逝于公元1925年,终年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