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欧阳询在书法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欧阳询在书法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817 更新时间:2023/12/15 0:48:00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楷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但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书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个水落石出。于是伫立在碑前,反覆地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观止。

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可不可以学习临摹?是不是赝品?

首先说明一下,我本人一直都是在学习欧体楷书,至今10余载。在楷书四大家里面可以说对其生平,字迹特点也是最熟悉的了。欧阳询的成就最高的,目前为大家所熟悉的还是他的楷书,其代表作,九成宫,化度寺,虞恭公等。特别是九成宫,几乎是欧体爱好者的必备。欧体楷书险绝挺拔,健劲秀美,后人称唐楷之冠,楷书极则。因此在楷书方面学习欧阳询无

可厚非。

至于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从笔法来看可以肯定是欧阳询的墨迹,这历来是公认的。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当然有很大的学习价值,学习欧体楷书的朋友在学习楷书的时候可以适当参考,有助于我们理解楷书的用笔,以及书写的笔顺等。但是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不太建议直接学欧阳询的行书,因为千字文总体上看是属于行楷的范畴,字体还有很多楷书的味道。将其行书和二王,赵孟等比较的话,总感觉欧还是有点拘谨,没有二王的潇洒流畅,婀娜多姿。这也许和欧阳询本人的性格比较拘谨,过于谨慎有关。如果想追求潇洒豪放,我建议大家还是学赵孟,或者王羲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

  • 范笑歌说赵孟的结体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专指二王书法,是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自古很多人解释过赵孟的这句名言,个人觉得只有范笑歌先生说的最有道理,“结体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就是指二王书法。首先,这句话就是写在《兰亭十三跋》后面,如果有所指,明显就是专指王羲之。第二,赵孟是不喜欢颜真卿等人的,所以他强调二王的用笔是千古不易,就是指其它的路子是野路子,不能与千古不变的王羲之相

  • 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各两个,五十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

  • 有哪些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要短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

  • 古丝绸之路是怎么穿越葱岭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东汉时由都城洛阳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

  • 丝绸之路始于西汉,兴于隋唐,为何中断于宋元明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古丝绸之路在隋唐处于兴盛期,到了宋元明清的确开始衰退,甚至中断。其中原因,简而言之:国内国外因素共同作用,战争科技交互影响。1、南宋经济中心南移,金国渔猎民族不善对外贸易。宋朝重文轻武,军队实力相对薄弱。金国见机大举南侵,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康王赵构被迫南下,在南京重新设国,建立南宋,政治

  • 行书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1、来历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这相当于从隶书中变出(章)草书由“正体字”中派生出别支来。桓灵朝的“正体字”除了隶书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们又认为行书就是“八分楷法”的别支。其实它也是同其他书体一样最初的创始还是一般的群众书写者,只要

  • 有什么关于黄河的神话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

  • 谁能说出黄河的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

  • 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炎帝,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个部族首领。炎帝居姜水,因以为姓。姜水,在今陕西岐山县以东,属黄土高原的渭河流域。传说是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尝百草以疗疾病。所以,炎帝又称神农氏。炎帝部族的先民,第一个开拓了渭河流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用集体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让肥沃的黄土长出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