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钢笔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钢笔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67 更新时间:2024/1/31 4:44:42

这个问题仿佛让将人一下带回到几十年前的一个夜晚……

坐在爷爷的写字台前,我拿起钢笔奋力的拧开,在爷爷的钢笔水罐里吸呀吸,仔细的盯着它的“肚子”,心想着让它“吃的饱饱的”

钢笔曾经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爷爷给我讲过周总理的故事。

抗美援朝时,一些外国记者敌视中国人民,利用采访的机会,散布对中国人民的敌意。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采访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总理刚批阅完件,顺手把钢笔放在桌上。外国记者看见桌子上放的是一支美国生产的“派克”钢笔,便故意地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恩来总理朗声笑着答道:“提起这支笔,那可就说来话长。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侵略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想谢绝,哪知那位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便收下了这支美国生产的钢笔。

…………

还记得小时候,圆珠笔已经进入到课堂里,但是,语文老师们总会不经意间提起谁的“钢笔字”写的好,

很遗憾,我买过很多钢笔,但直到大学毕业了,也没能练出老师们口中的“钢笔字”。

因为……不知从时起,钢笔早已在我的生活里消失了。

它是一代人的青春,我曾摸到了它的尾巴,却没能看清它的全貌。

我还用过同桌一支现在看来很廉价的钢笔,当笔尖刚刚触纸,一滴黑黑的墨汁无情的滴到了纸页上,现在想起,多像我们的青春。奋力的挤压着,吸吮着,却突然无情的落下,浸污在凡尘里……

找个时间,买一只钢笔吧,或许闲暇时,我们再次执笔,书写起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我现在正在用钢笔,写心得,写日记,买钢笔就要买好钢笔,字迹清晰,下水流畅。

马明是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凭啥拿下85年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

惊龙轩作为一个资深硬笔书法爱好者,一直觉得1985年的那一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算得上是硬笔书坛里程碑式的存在。从这一届比赛中脱颖而出的硬笔书法高手,基本就是中国硬笔书坛最有影响力的那帮人。

这一届比赛分青年组和中老年组,一共有10个人获得特等奖(其中青年组6人,中老年组4人)。我们看看青年组获得特等奖那几个人:任平、张秀、仇寅、顾仲安、葛全胜和张杰,哪一个不是此后几十年硬笔书坛的大咖?再看中老年组拿下特等奖的几个人:曹宝麟、刘惠浦、赵彦良和马明。这些人的书法成就已经不局限于硬笔书坛了,就是在传统的笔书法领域也有一席之地。当然,唯一让我们感到意外的人就是马明一个来自江苏的数学老师。

马明可不是一位普通的数学老师,他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成绩卓著的数学家、教育家。马先生是在教育界享有盛名的中学特级教师,他的学生有的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有很多考入了名牌大学或已出国进修。就算到了中国科技大学这样强手如林的学校中,马明的学生数理成绩也大多是名列前茅。

偏偏就是这样一位理工男,居然漫不经心就拿走了硬笔书坛至今为止最有分量的一个大奖,着实令人惊叹。

印象中马明先生好像也就参加了那么两次硬笔书法比赛,除了这次让他名声大噪的特等奖,紧接着又荣获全国银牛书法大赛硬笔书法一等奖。据了解,就连这两次参赛也非马明先生本人刻意要参加,竟然是在朋友的怂恿下参加的比赛。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事实上,书法从来就不是马明的人生追求,确切的说,写字只是他工作的一种调剂罢了。马明先生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数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上。硬笔书法对马明来说,充其量只能占据他全部生命的一个“零头”。但就是这样一个“零头”,居然让马明成为了硬笔书坛数得着的高手。熟识马明先生或者欣赏过他的硬笔书法作品的朋友都知道,他是擅长写硬笔草书的,能够凭草书拿下硬笔书法最高奖的书家屈指可数,马明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翘楚。

尽管马明成为硬笔书法名家纯属偶然,但他的硬笔书法实力却是真真实实的。有种说法叫“十年成画家,三十年成书法家”,可想要在书法领域取得一定成就是多么不易。尽管关于马明学书历程的文章并不多见,却也有资料简单介绍过他自幼深受邻人老书法家周梦蝶影响,喜爱习字。尤为特别的是,马明先生1969就有意识地年始转习硬笔,这一点应该是走在了同时期大多数书法家的前面。经过十多年来孜孜追求,以及后来长期的思索、吸收、试验和创造,马明的书法水准才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如今硬笔书法的辉煌不再,当年的那些硬笔书法名家大多不为年轻人所知了,马明先生也不例外。但是,如果你还是一位硬笔书法爱好者,或者对中国的硬笔书法发展过程感兴趣,那么马明先生的硬笔书法作品还是不容忽视的。

唯一遗憾的是,当年另一位硬笔书法名家惠松先生写过一篇介绍马明硬笔书法的文章,题为《硬坛老将马明先生》,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找找看,应该能对马明先生的书法历程有更多的了解,也一定会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借鉴。

字很好,很老辣,有散之的味道,钢笔字有毛笔字的韵味,高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字如其人,想练写字,字体不限,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谢谢头条问答,出题:字如其人,想练写字,字体不限,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答:写字是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交,不可缺乏的一项技能。想练好一手漂亮优美的好字,一是要有耐心,恒心,还要掌握灵活的技巧。练一手好字,看喜欢什么样字体了,有严贞卿的标准习字帖,样本,也有学宋体的,也有通过摸板练习碑帖的。通过

  • 有人说庞中华的书法很俗气,网友立即反驳说很多人学得就是好书法,你说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庞中华老师的硬笔书法并不俗气,而且至今也并未过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庞老师可以称得上硬笔书法的领军人物,正是因为他的字他的帖,才真正开启全民写硬笔书法的活动。而今活跃在硬笔书坛的书法名家,与庞老师相比,都算是后来人了。金无足赤。每个书法家的书法修为都有自身的优长与短板。诚然,与传统书法比,庞中华老师的

  • 卢中南写楷书曾把视网膜写脱落,你认为他的书法水平如何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当今书坛,尤其是90年代以来非常繁荣,各种书体都有书法家涉猎,从甲骨文到汉魏碑板再到明清墨迹都有名家出现,但是善于书写唐代的楷书,又能够形成自家面貌的书法家却寥寥无几,以欧体楷书著称的田英章和田蕴章兄弟虽然写的也比较漂亮,但也饱受争议,而卢中南的楷书算是一股清流了。卢中南是一位军旅书法家,师从著名书

  • 我的女儿今年上初一,她自己攒钱买了支好几百的钢笔,应该说她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不应该说她。她买的是笔。不是口红。不是手机。这支笔对你女儿意义重大。这么贵的笔。她一定会十分爱惜地用,会写出最漂亮最清秀的字,会写出最正确的答案。这不是一支笔,是一颗上进的心。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书生练字。练了很长时间,字还不漂亮。有位老人告诉他。有一种纸,可以帮助他提高写字能力。那种纸,要五两银

  • 字写得好需不需要天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写字好与天赋,环境,遗传有很大关系,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很难写出一手好字。我也喜欢写字,不是夸还是可以的。写好写不好字对人的天赋非常重要,有天赋的人学写字,相对来说非常绕近,进步快。无天赋的相比就进步慢。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好友,非常爱好书法,他的用功可以说是很辛苦的,天天练,光用的纸都得以吨来计算。但

  • 一个人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她的人生定与美好相伴。你认同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既然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恭喜你,你一定与美好相伴。否则,你将遭到世人的耻笑。张延人生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努力去发掘发现美的慧眼,去享受这个过程,这就是美好的人生。硬笔书法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硬笔书法以其实用性,方便性,深受人们的喜爱,硬笔行书由于书写便捷,更是平时运用得最多

  • 我儿子写字不听话,我总是打他,孩子才刚上中班,求各位家长给个答案,让我学会怎么教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你是后妈还是魔鬼啊?中班的孩子你能打到脸肿?你是多么优秀,还是你不优秀,却望子成龙?我前天才看到一篇新闻,说是孩子不宜太早练习写字!我的孩子也正上中班,我会适当的教一些,但我不逼迫他做他不想做的事,除非是他老师交代的作业!凡事讲究循序渐进,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不要操之过急!没看错吧,我女儿也是中班,今

  • 练字是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字还是可以每天不一样的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感谢邀请。山人以为,练字不能太死板,要活学活练。否则,你不可能达到很高的程度,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家,充其量,只能练成个书匠。据山人经验,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好帖。选好帖,对练习书法而言,是基础,非常重要。选帖时,首先要选择自己感觉适合自己审美意趣的帖子。这样,你在练习的时候才会有兴趣。其次是选择

  • 我的字与赵字有无一丝相近之处,请各位老师点拨一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你临习赵孟的字很长时间了,感觉不会写了,没有进步,这种现象很正常,恰恰说明你的眼力提高了,每个学书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你的临习、创作是不错的,特别是临习作品,基本掌握了汲黯传的特点,挺好的,别灰心丧气,认真分析比较,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赵孟的《汲黯传》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所有字基本都

  • 硬笔书法内容精选段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硬笔书法内容精选段落有以下这些:1、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