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坛,尤其是90年代以来非常繁荣,各种书体都有书法家涉猎,从甲骨文到汉魏碑板再到明清墨迹都有名家出现,但是善于书写唐代的楷书,又能够形成自家面貌的书法家却寥寥无几,以欧体楷书著称的田英章和田蕴章兄弟虽然写的也比较漂亮,但也饱受争议,而卢中南的楷书算是一股清流了。
卢中南是一位军旅书法家,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早年就获得过“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获奖经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他从小就开始练习书法,据说练字练到视网膜脱落,这个我是相信的,他们那个年代条件比现在差,但是练习要刻苦的多,我的老师和卢中南是一代人,也有过类似的学习经历。
之所以说他的楷书是一股清流,主要是因为他学习古人,却不拘泥于古人,他的楷书出自于唐代的欧阳询,但他上追魏晋书法的气韵,融入颜真卿书法的厚重与宽博,同时也有行书的笔意和流畅感。总体给人的感觉是结构优美、用笔流畅、气韵高雅的。
相对于二田楷书的腻,卢中南的书法可以说更有一种儒雅的气质,如果说书法可以做到雅俗共赏,我觉得卢中南的书法应该算一个吧。
配图为卢中南楷书《观沧海》
你觉得他的书法怎样?
卢中南先生是著名军旅书法家,在1983年,书写的小楷《叶剑英诗词选集》,由邓小平题写书名,并受到叶剑英的接见。
卢中南先生斯文谦和,有儒雅气质,犹精楷书,以欧体为宗。
书法曾受教于启功、欧阳中石、李铎等名家。在1986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电视书法比赛一等奖。
他的书法作品主要取法欧体,掺以虞世南的温润、褚遂良的灵动秀逸、赵孟的洒脱流美,还吸收了魏晋小楷的一些元素。自成一家风格,有温雅清正之气。
他的老师欧阳中石评价说:细审中南手制,字字未必是欧,但整篇气息从欧出,诚然己得欧体之神髓。″
卢中南先生谈临帖
他说:临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习、解决碑帖中笔法、结构、布局、墨法之间的关系,实临既可以按照原大临习,更需要放大临习,因为放大才能观察细微,把细部放大进而体味乃至找出不足。″
(以上书法作品为卢中南先生所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为什么有人说庞中华的字不是书法?
为什么有人说庞中华的字不是书法还耽误了人,我觉得这都是个别人对书法的理解有偏见,或者有些人不喜欢庞中华的字罢了,无论出于什么角度,这种诋毁的言论都是不理智的。
我做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试问一下有多少人是受到了庞中华的影响(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走上书法道路的。难道真的有人学了他的字被耽误了吗?
庞中华的字是不是书法,我个人给出肯定回答:是,不仅是而且庞中华还是中国硬笔书法的领军人物,被誉为硬笔书法第一人,他对书法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不夸张的说曾经影响了一个时代。
他的书法教程,从八十年代的《谈谈学写钢笔字》开始,陆续印刷了大量的字帖,一时间成了全国各地书法爱好者的抢手货,庞中华还应邀到各大院校授课。中央电视台还曾多次为他举办讲座,并且在河南郑州兴办了“庞中华硬笔函授学校”。
后期他又来到北京,一手筹办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连任多界中硬协主席,直到2009年才由现在的张华庆主席接任,他退居二线后被中硬协授予终身名誉主席。
由此我们怎能说庞中华的字不是书法呢,他究竟耽误了谁呢?我到认为庞老师对书法事业所付出的一切,是值得学习和尊重的。
以上就是我对此问题的回答,希望得到你的赞同,期待留言.评论,感谢关注。赤峰.智学
为庞中华老师鸣不平。庞中华是一个时代的印记,由他而始,硬笔书法风靡全国走向繁荣。说庞中华钢笔字不是书法的,大多是缺乏艺术细胞、书法审美不高的喷子。庞中华对中国当代硬笔书法的贡献就不说了,仅硬笔书法功力、造诣、修为,与如今比较流行火爆的所谓硬笔大师相比,仍可甩他们几条街。
(一)相比于当下不少硬笔名家雕红刻翠、惺惺作态,庞中华的字流畅自然、硬朗厚重,个性特质十分突出。早年贫困,自制竹笔练写字。从事地质勘探工作,他一个书包装纸笔,几十年行遍大江南北,与硬笔书法相依相伴。他的书法学养是朴素而纯正的,因此他的笔尖流露的是最自然最天然的书法情怀。
(二)相比于当下不少硬笔名家直搬古法、夸张造型,庞中华的字引碑入颜、笔势雄浑,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庞中华的字,舍小巧而取庄重,刚直宽阔,而且楷、隶、行都很擅长,从功夫造化来讲,绝对是一流的。
(三)相比于当下不少名家靠收徒、炒作来营销知名度、搞商业化运营,庞中华朴素真挚的艺术修养、艺术情怀,更值得尊重、敬佩。现在很多人靠翻写古人出名,信息时代人们太忙碌,没时间也耐不住性子,求的是“吸睛”“人气”“跟风”,快餐式文化消费流行吃香。而庞中华老师似乎并不热衷于此,被媒体冷落的背后,反而更见文人的风骨。
抱庸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