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在从政方面留下的事迹不是很多,但有一件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柳公权是科举状元出身,经历了七任皇帝,官做得很大,仕途也很顺利,而且一生都在孜孜于书法。穆宗朝时,有一件关于他的趣事:“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旧唐书》)这也就是广为流传的柳公权“笔谏”的故事。“心正则笔正”,就是柳公权留给世人的最被记忆的一句名言。
读了柳公权戒骄成名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柳公权文章的结构是什么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笔力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大书法家直言进谏的故事.唐朝出了好几位书法名家.如: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晚唐时期的柳公权、初唐时期的欧阳洵.人们将颜真卿遇柳公权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来形容他们的字.颜筋柳骨:指颜、柳两位书法家的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这句是体态语.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