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会做木雕的男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会做木雕的男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69 更新时间:2024/3/2 9:04:17

会做木雕的男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坚持做了十年木雕的男人他一定是个对木头比较敏感的男人,平时走在路上见到木头与美女,他会毫无意识的去先观察木头,而不是美女。

一个会做木雕,而又坚持做了十年的男人,他几乎会以木雕为职业来做,伴随他一生。因为十年的从艺生涯已经让他有所依赖,有所感情寄托,如果哪一天没做木雕他反而会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绝对不短,一个手艺行业能不能坚持一直做,一般从业五六年就会作出个去留的选择。

一个会做木雕,而又坚持了十年的男人,他一般外表看是个木讷的人,因为他几乎每天所面对的都是木头,木头不能与他言语,造就了他平时沉默少言。但你别被他的外表所“欺骗”,因为他碰到熟人,或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他会围绕木头其乐融融的跟他们聊上一整天。

所以他同时又是一个内心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因为他在不断雕刻与创作期间时不时的会被自己雕刻的图稿题材所代入。雕刻山水题材他能想到如诗如画的梦幻仙境,雕刻花鸟题材他能想到春暖花开欣欣荣的场景,等等……

所以一个会做木雕又坚持了十年的男人,一定是一个有着诗情画意的情怀,同时对陌生人又是寡言少语的务实男人。

心如止水

都说现在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你身边还有几个手艺人?

在繁荣昌盛的时代,不是手艺人越来越少,而是就业机会多了,学的人少,为了保护环境,他们不在是相聚一起而是分散工作,如在自己工作室,如在偏离城市的农村等。所以在身边你觉得少了。

在我身边有很多手艺人,他们是传统手工雕刻——玉石雕刻者,并且自己也是一位玉石雕刻师傅,在我们那个城镇,几乎家家都是手工作坊,到处店铺林立,手艺人多。

他们有学徒,有师傅,有老板。有的还成为国家级大师。自已是手艺人,结交朋友大多也是手艺人,物以群聚。谢谢大家。

感谢邀请:

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的人越来越浮躁。

而手艺人是要具备一个我认为最重要的基本素养就是:心静。

因此现在的手艺人确实是越来越少了。

当然我身边的手艺人不少。因为我是做木头行业的,在我呆的地方都是汇聚了全国各地,老的少的非优秀的木雕手艺人。

现在的手艺人无非就两种:

一种是:真正喜欢这手艺的人

另一种是:为了生活而学一技之长养家糊口

由于大环境的问题、一些艺术品的的价格远不如以前,还有来自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很多手艺人放弃了自己的手艺,去做其他行业,这也是手艺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应该支持手艺人,为那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化的手艺人点赞。

农村传统手艺五花八门,养活了几辈人,你知道有哪几种手艺人?

中国地大物博,民间风俗丰富多彩,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手艺博大精深,不同地域、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民间手艺传承。在我们这里,过去农村手艺人就有“三缝”、“九佬”、“十八匠”之说。

三缝大体是指蓑衣缝、鲜猪缝、肉缝。

九佬大体是指杀猪佬、渡船佬、修脚佬、摸鱼佬、剃头佬、阉猪佬、钻磨佬、补锅佬、打枪佬。

十八匠大体是指分别专业从事金银铜铁锡、木瓦窑石漆、弹篾染画、雕茅皮的匠人。

三缝、九佬、十八匠是中华民间文化集大成者,也是民间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人。里面凝聚了许许多多的民间文化故事、传说绝技。尽管今天很多都已经不再发挥作用了,但其物质形态、非物质文化却是难得的民间艺术瑰宝。好好整理和挖掘,好好发扬光大,意义重大。你还知道有哪几种手艺人?

五十年代以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生产生活绝大部分用品靠小手工业作坊,靠走街串巷的匠人制造和修理。我所知道的主要有:

(一)榨油

我们村1959年有一村办的油坊,其工艺流程为:轧籽热蒸装垛进闸挤压出油卸闸。具体设备及工艺不赘述。技术高点出油率高。

(二)卷炮

我们村有自制爆竹的传统,制作流程如下:

1.自制炮药

先准备木炭,再买来硝和硫磺,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比例,混合后用碾子反复碾轧。轧得越细,混合得越均匀越好。碾轧时,一是要掌握湿度,二是防止产生剧烈震动,以确保安全。

2.卷炮筒

(1)在房顶的檩条上固定搓子。搓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与檩条固定在一起的木板,上有两个木耳;二是一立木,一端有一轴,置于木耳中,使立木与木板垂直,以轴为圆心可自由往复运动;三是立木下端与之垂直的、带有一定弧度的横木板。

(2)在搓子下边的桌子上,置一槐木板,两头支起、软硬适度、与搓子下板平行且保持适当距离。

(3)在一圆木棍(炮轴)上,卷已裁好宽度适中的废报纸数层,用搓子搓紧。再卷数层牛皮纸,搓紧,缠麻。再卷数层牛皮纸,搓紧,用浆糊粘牢。

3.打界子

用一斜口小竹筒盛定量“坩子土”,倒入炮筒,中置“炮捻”一截儿,两头露头儿,捣实。

4.装炮药

在“界子”两端,分别装入不同炮药。底声一端“拨底”,上声炸响一端“缯头”。底声装药多少,决定“二起”上升的高度。“界子”及其中炮捻的长度要与其适度,以达在最高处炸响的效果。

5.按炮捻

用锥子在炮筒下端扎眼,装上炮捻,一端外露,一端与底声炮药相连,以便点燃。为美观,也可在炮筒外加一层彩纸。

(三)木匠

木匠,自古有之。早在明代,国家就把木匠、石匠、铁匠等匠人从农户中析出,专门设立“匠籍”。长期以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从来也离不开木匠的辛勤劳作。生产所用的大车、水车、耕地犁、抹拉子、耙、木扒子、锄等都离不开木匠,生活中的修屋盖房、各种家具也都离不开木匠。木匠所使用的工具有锯子、斧子、锛子、凿子、刨子、钻、锤、锉、方尺、墨斗等等。

(四)铁匠

铁匠,常叫做“打铁的”,也叫大炉匠或炉匠吧。打铁的行头较重。一般都推一独轮车。有风箱、炉子、砧子、小锤、大锤、钳子、块煤,以及铺盖、炊具等生活用品。2、3人不等。打制刀、叉、耙、锄等生产用具和生活中使用到的铁制品。工艺为:选原料、火中加温、锻打、再加温、再锻打、夹钢、成型、沾火。

(五)箍撸锅的

平时说的箍撸锅的,就是补锅的补锅匠。补锅、拘锅、修锅的标准名应叫“小炉匠”。因为他的主要“家当”是一座小炉子。其行头是:一副担子,一头是一个不大的风箱,一头是一个木箱,箱中盛有各种工具。首要的是一个可以熔炼铁水的小炉子和坩埚,再就是砧子、手锤、铁钳子以及块煤、焦炭。炉子由铁皮做成,内膛用耐火土做成炉膛,一侧有孔,便于风箱向里鼓风,以提高膛内温度。坩埚用于熔炼生铁。这里说的修锅均指生铁锅,就是铸铁锅。

若是碎裂可用拘锅之法,用铜拘子拘住即可。若有洞,要用补的方法,就是溶化铁水补洞。主要工具是炉子、坩埚、托垫、布卷。具体方法是:

1、除去要补处的油渍或锈蚀,使其见新茬。

2、生着炉火,用风箱鼓风,坩埚盛碎铁放炉子上烧,炉子上盖一破陶片。当小炉子的火焰变成蓝白色,不一会儿坩埚里的碎铁就会溶化,当铁水变成橘黄色,或呈蓝绿色时,温度达到1200度以上,就可出炉了

3、把小板凳翻过,四腿朝天,锅置其上。托垫上放少许锯末或谷糠,左手持托垫,右手用钳子夹一小铁勺滔坩埚中的铁水,倾于垫上的谷糠中高温燃着谷糠,冒着红火以保铁水的温度。左手将铁水迅速从锅底堵住要补的洞口,右手持一布卷迅速压向铁水,两手同时用力,把铁水牢牢按在洞上,随温度下降凝结,把洞严实堵住。

(六)磨剪子戗莱刀

儿时家乡的街道里常来磨剪子戗菜刀的师傅。磨剪子戗菜刀的行头简单:一条板凳,一头放着磨刀石、手动砂轮儿,另一头挂着一个搭子,里边装着锤子、戗子等工具。凳子腿上拴着个小水桶。每每听到“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乡亲们就把不好用的剪刀、用钝的菜刀拿出来请师傅修理。修理方法看来简单,只是戗、磨、砸、卯而已,其实也有定技术含量。技术好的磨出的剪刀、菜刀好用。

(七)扒盆锔碗小二匠

扒盆锔碗的小二匠的行头也很简单,一辆自行车,后架两旁各有一木箱,一侧带有抽屉,箱上支架上挂钻、小板凳、铁丝等工具用品。木箱中装有小锤儿、锔子、腻子等物。关键工具是钴,钻的关键是有无好用的金刚钻头。扒盆锔碗的方法是:

1、依据所要扒的盆、碗的情况,确定使用锔子的种类、数量、所扒位置。锔子有铁、铜两种,价钱不一。铜的锔子不生锈、好看、使用时间长、价钱高。技术高明的小二匠,选择锔子的位置很讲究,特别是在有图案的细瓷碗上扒的锔子,可使图案“添花不添疤”,不破坏器皿的整体美感。

2、钻眼儿:使用的钻分为钻杆、钻头、钻弓三部分。钻弓的弦在钴杆上绕几周,拉动钻弓,钻杆旋转,带动钻头在器物上打眼儿,打得眼儿要稍有斜度。破损的两部分两眼儿对称。

3、扒锔子:锔子类似现在的订书钉,只是由细铁、铜丝打成,背部中间扁宽。锔子的两尖上吐少量胶,钉入打好的眼儿里。在锔子和缝隙处擦少量腻子即可。

4、扒好的碗,最好再在米里煮煮,好使米油浸人缝隙之间,使碗更牢固。

(八)其它

包括石匠、锡匠、蔑匠(镶簸箩、簸箕、修笼屉)、辅笤帚、吹琉璃铺儿等。(从略)

那时的匠人有的用文艺的形式宜传自己的职业,以招揽活计。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梁王城遗址的古人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这片古墓群位于大运河边,工地边河水静静地流淌,不时有机船驶过,留下一片机桨声。河对岸的草地上一群羊在吃草,头顶上布谷鸟叫着飞过,周围刚刚收割过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这是一片安宁和富足的土地。林留根告诉记者,5000年前这里也是一片“福地”,大汶口先民是这里最早的定居者,他们当年的生活质量可能比我们想像

  • 宁波有哪些传统风味特色小吃?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1.宁波汤圆2.奉化千层饼3.柴桥老街生煎包4.灰汁团5.奉化牛肉面6.龙凤金团7.龙凤酱毛蟹8.仓桥头面结面9.烤菜年糕10.兴宁烤鸡11.宁波青团12.宁波酒酿圆子13.三北豆酥糖14.春卷15.象山米馒头16.苔菜年糕17.王阿姨油赞子18.豆腐脑19.冻米糖20.赵大有水晶油包21.八宝饭2

  • 农村老俗话说“十年难学老农夫,三年学个手艺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农村老俗话说“十年难学老农夫,三年学个手艺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自古以来,劳动无贵贱,职业无高低,但是人们谋生的方式有360行,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规矩和规律,哪一行都不容易,想要学成手做好都不容易,各行也有入手难易之分,就像这句“十年难学老农夫,三年学个手艺人,就说明了各职业之间的难易不同。庄稼人

  • 历史上有哪些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贺炳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他一生南征北战,历经枪林弹雨,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是一位身残志更坚的典型代表。贺炳炎(1913-1960),湖北松滋人,1929年入党并参加了红军,他是贺龙元帅部下的一名赫赫战将,1933年3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左臂连

  • 崇州市有哪些古代遗迹故事啊?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罨画池罨画池是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崇州,素有川西名园之称。罨画,意为彩色的画。此园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蜀州任官时,留下不少吟咏罨画池美景的诗篇。公园占地近50亩,其中池面22亩。池周楼桥亭阁古朴典雅,山石墙曲径通幽,名贵花木千姿百态

  • 正月十五元宵节,你的家乡有什么活动,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组成形式多样。主要有舞狮表演,跑旱船表演,舞龙表演。高台,高跷表演。传统舞蹈。武术表演。腰鼓,太平鼓表演戏曲人物表演真可谓是多姿多彩,热闹非凡,民间传统文化热热闹闹过元宵节,寓意着农民朋友对来年美好生活

  • 租客带走女童失踪的疑点:两租客用衣物捆绑投湖,怎么捆绑的?走过的地方都靠海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目前他们如何捆绑,没有详细介绍,媒体或者警方,没有详细说,因为没有视频,也没法说他们如何捆绑的,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是,是7月8日0时,两名租客在东钱湖跳湖自杀,两人衣服捆绑在一起,起初是进入浅水区,渐渐进入湖中,深水区,淹没后,自杀成功。其实要理解不容易,就是两个人用衣服缠在一起,一块走向湖里,直

  • 天仙配发源大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东台据传是《天仙配》董永与七仙女凄美爱情传说的发源地。2002年7月,国家邮政总局把东台作为《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地,这一传说故事现已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天仙配》的民间传说在国内外富有盛名,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家乡东台,2004年,家乡申报“董永传说收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

  • 农村有什么地位很高的手艺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我爷爷是村里唯一的木匠,风光的时候,全村人都请他喝酒吃饭,尊称一声张木匠,直到今天,村里人见到爷爷,也都尊敬有加。记得我小时候,爷爷还年轻,每天都忙于工作,没有办法,十里八乡就他一个木匠,村里人想要做个家具什么的,没有爷爷还真不行。找我的记忆当中,爷爷除了早饭之外,很少在家里面吃饭,一大早就出门做工

  • “人生大舞台,戏剧小舞台”,清朝皇帝和他的家人们过着怎样的的“戏迷”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清代的宫廷戏曲演出,是皇帝嫔妃的主要娱乐形式,不可或缺,他们设立专门机构、搭建各种戏台、专人为其撰写剧本,其中以乾隆、光绪两朝最盛。我对清宫廷戏曲发展只知皮毛,现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足之处望诸君谅解:一、清宫廷的戏曲机构皇帝要看戏听曲以自娱,皇宫里当然就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满人入关前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