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人民日报等批评张云雷出现反转,高度表扬他对“非遗”的传承做出的贡献,你怎么看?

人民日报等批评张云雷出现反转,高度表扬他对“非遗”的传承做出的贡献,你怎么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84 更新时间:2024/3/2 9:04:24

挺好,这是一个“仇者恨、亲者快”的消息,虽然有些迟到、终归是让人心暖。值得为云雷喜、为官媒赞。

这几天头条里不断推送有关张云雷的消息,有长篇大论的、也有只言片语的,有口诛笔伐的、也有声援力挺的。有趣的是,批驳张云雷的字、远不及褒奖其的文字之点赞量来得多。

我虽然不是张云雷的粉丝,看到这个数据还是难免心生一丝慰藉。原因很简单,因为有了张云雷才认识许多传统曲目,更远一点说:因为有了郭德纲才知道原来相声可以这么说。

相比于京剧专业名家尤其是程派京剧人,张云雷所唱的《锁麒麟》肯定不是最好,但因其影响力流量、只会让京剧更加广为人知、更加被草根观众所熟知我想这才是时政方针所倡导“非遗在身边”的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

再说《探清水河》,故事发源于北京、却也消失于此,唯独东北二人转流传了下来。郭德纲早期在德云社舞台上唱此曲时、也言明改编于二人转。

在发源地反而渺无人知?只因为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有意无意地遗忘了很多,以至于有朝一日我们想重拾文化自信时、发现许许多多缺憾。就如同我们一直为了城市化而不断的“拆”、却不知拆掉了多少老祖宗留下的隗宝。

无知的遗忘或许还有情可原、而一味把唱腔优美的传统曲目认定为“窑调”恐怕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古时有出身贵贱,为什么到了现代社会还在讲究“艺术作品的出身”呢?只能说,把《探清水河》定论为“窑曲”者本身就是心脏。

可喜的是,当某位大学教授出来喊《探清水河》为“窑曲”时、回应之声并不多,更多的是为传统艺术“喊冤”的明是非的网友。所以,张云雷版《探清水河》至今依旧成为时尚。

除此之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张云雷给许多热衷于传统艺术的网友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不可否认的是也留下了许多舞台上的瑕疵。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同张云雷素不相识,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我只是坐在家里听过郭德纲的相声。

但最近看了不少批张云雷帖子的流言,除了一些水军破口大骂以外,大部分回帖都认为没有必要上纲上线,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翻出来说。

况且相声走入市场,想要生存,肯定会有各种现象,有些段子下流一些批评一下就得了,让人家改了就应该既往不咎,抓着不放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民间的这些文艺,下流的太多了。

萨沙去东北农村剧场听过二人转,说真的,那个真的是不能入耳,十句话有八句都是调侃或者隐射性方面的。但这种二人转遍地都是,有人管吗?

萨沙还看过一些小品,也是民间艺人的小品,那个也真的是下流且低俗、无聊到了极点,这一样没人管。

张云雷说黄段子,乱调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批评也好,封杀也好,快刀斩乱麻搞定就是了,一直揪着不放啥意思?

解放前,相声就是标准三俗,大家听听那些老段子,中间还有公开唱色情小调的。

当时老百姓文化低,高雅的东西人家欣赏不来,就爱看这种。

不是说相声不能高雅,也应该高雅,但高雅以后怎么吃饭。

大家去看看大城市里面的高雅音乐会、歌剧、话剧、舞蹈之内,有几个人去看。

萨沙月初有个剧场的老同学赠票给我,去看一个民族舞蹈。全场空空荡荡,坐了也就十分之一,大部分来的人还都是赠票。

我听朋友说,不赠票的时候,经出现过上千人的座位,只有个位数观众买票的现象。

台上演员都气的罢演了,拒绝演给空气看。

现在民族传统文化拘泥以往的模式,都衰败成这样了,还想怎么样?

包括萨胖在内,我们不是不愿意看高雅相声,但试问高雅相声这几年有什么作品?没作品看个锤子?

萨沙不是瞎说,如果不是郭德纲想方设法把相声突然搞火了,说不定相声也会沦落到上面民族舞蹈的地步。

这种民间的文艺,划下红线(比如不许色情),不让超越,然后最好不要干涉人家发展。

老郭从来没说过和政治和现实社会问题有关系的段子吧,那还不就得了。

难不成人家说什么相声稿子,还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审阅,然后才给说?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再生号》主要讲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故事梗概】:影片讲述一位成功的律师突然命丧于一场车祸之中,遗下爱妻及两名儿女,最后在女儿创作的小说中得以再生的故事。【影片插叙】该片于2007年12月开机,2009年初拍摄完成,投资大约3000万港币。主要演员方面,除了延续《神探》的班底刘青云和林熙蕾之外,新人演员阎清则和刘青云饰演父女。首次饰演

  • 会做木雕的男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会做木雕的男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坚持做了十年木雕的男人他一定是个对木头比较敏感的男人,平时走在路上见到木头与美女,他会毫无意识的去先观察木头,而不是美女。一个会做木雕,而又坚持做了十年的男人,他几乎会以木雕为职业来做,伴随他一生。因为十年的从艺生涯已经让他有所依赖,有所感情寄托,如果哪一天没做木雕他

  • 梁王城遗址的古人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这片古墓群位于大运河边,工地边河水静静地流淌,不时有机船驶过,留下一片机桨声。河对岸的草地上一群羊在吃草,头顶上布谷鸟叫着飞过,周围刚刚收割过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这是一片安宁和富足的土地。林留根告诉记者,5000年前这里也是一片“福地”,大汶口先民是这里最早的定居者,他们当年的生活质量可能比我们想像

  • 宁波有哪些传统风味特色小吃?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1.宁波汤圆2.奉化千层饼3.柴桥老街生煎包4.灰汁团5.奉化牛肉面6.龙凤金团7.龙凤酱毛蟹8.仓桥头面结面9.烤菜年糕10.兴宁烤鸡11.宁波青团12.宁波酒酿圆子13.三北豆酥糖14.春卷15.象山米馒头16.苔菜年糕17.王阿姨油赞子18.豆腐脑19.冻米糖20.赵大有水晶油包21.八宝饭2

  • 农村老俗话说“十年难学老农夫,三年学个手艺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农村老俗话说“十年难学老农夫,三年学个手艺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自古以来,劳动无贵贱,职业无高低,但是人们谋生的方式有360行,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规矩和规律,哪一行都不容易,想要学成手做好都不容易,各行也有入手难易之分,就像这句“十年难学老农夫,三年学个手艺人,就说明了各职业之间的难易不同。庄稼人

  • 历史上有哪些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贺炳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他一生南征北战,历经枪林弹雨,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是一位身残志更坚的典型代表。贺炳炎(1913-1960),湖北松滋人,1929年入党并参加了红军,他是贺龙元帅部下的一名赫赫战将,1933年3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左臂连

  • 崇州市有哪些古代遗迹故事啊?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罨画池罨画池是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崇州,素有川西名园之称。罨画,意为彩色的画。此园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蜀州任官时,留下不少吟咏罨画池美景的诗篇。公园占地近50亩,其中池面22亩。池周楼桥亭阁古朴典雅,山石墙曲径通幽,名贵花木千姿百态

  • 正月十五元宵节,你的家乡有什么活动,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组成形式多样。主要有舞狮表演,跑旱船表演,舞龙表演。高台,高跷表演。传统舞蹈。武术表演。腰鼓,太平鼓表演戏曲人物表演真可谓是多姿多彩,热闹非凡,民间传统文化热热闹闹过元宵节,寓意着农民朋友对来年美好生活

  • 租客带走女童失踪的疑点:两租客用衣物捆绑投湖,怎么捆绑的?走过的地方都靠海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目前他们如何捆绑,没有详细介绍,媒体或者警方,没有详细说,因为没有视频,也没法说他们如何捆绑的,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是,是7月8日0时,两名租客在东钱湖跳湖自杀,两人衣服捆绑在一起,起初是进入浅水区,渐渐进入湖中,深水区,淹没后,自杀成功。其实要理解不容易,就是两个人用衣服缠在一起,一块走向湖里,直

  • 天仙配发源大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东台据传是《天仙配》董永与七仙女凄美爱情传说的发源地。2002年7月,国家邮政总局把东台作为《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地,这一传说故事现已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天仙配》的民间传说在国内外富有盛名,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家乡东台,2004年,家乡申报“董永传说收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