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王羲之的典故

关于王羲之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63 更新时间:2024/2/3 7:09:25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解说】

王羲之(321~379或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为王敦、王导的从子,深为二王所器重。后托病辞官,精于书法,史称“书圣”。传见《晋书》卷80。

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修禊,以消除不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人们集会于曲水之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直到停止流动,在谁面前,谁则取而饮之,叫做“流觞”。

王羲之素有“书圣”之赞誉。他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作品是《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41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祓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挥毫书写诗序,即著名的《兰亭集序》。《晋书王羲之传》:“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王羲之适逢酒酣,乘兴挥笔,意气飞扬,潇洒自如,写下这绝代书法佳品。酒醒之后,“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可见在酒的帮助下使他写出了后世书法家所难以企求的艺术珍品,博得一代名君唐太宗的异常珍爱,推为王书第一,死后又殉葬昭陵,可见其有振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兰亭流觞”后成为脍炙人口的酒典和风雅之事。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

成功的原因:1.“旷子也”说明他是一个天生奇才,天赋占据成功的很大比重;2.“七岁善书”,说明他从小就开始专注于书法领域,并孜孜不倦。3.“窃而读之”,说明他对书籍有一个很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偷来之后认真研读,证明了他很勤奋。综上所述:天赋,勤奋,兴趣是他成功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旷子也”,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有好的天赋。很多人都晓得爱迪生的那句“天才是由99%的汗水和1%的灵感铸就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爱迪生接下来说的那句话“但我始终觉得,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天赋,仅靠努力的话,那成功的人将如过江之鲫那么多,这是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

兰亭序的创作背景?王羲之成才故事以及其他书法家的成才故事?(要简练一点)

创作背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蒙。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王羲之善于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王献之的楷书父子闻名之世,唐宋以下的书家们,写楷严整俊美,媚俏的笔调。他们父子俩的楷笔,真可是千古不朽,万世流传,有不可磨灭的吸引力。入木三分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王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稳重的风格。”卫夫人流着泪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当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给我们家小祖宗起个什么名好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啊越彬┊冠楠┊天佑┊晟棋┊越泽┊萧光┊星野┊俊驰┊明辉┊柯勤┊绍辉┊擎宇┊嘉懿┊荣轩┊秀杰┊懿轩┊楷瑞┊彤彤┊苑博┊瑾瑜┊翰思┊弘文┊博涛┊鹏涛┊晓然┊文昊┊晋鹏┊陌昌┊顺庆┊致轩┊(如能帮到您,请点击“有用”,祝您生活愉快。)男宝女宝呢,宣萱,袁哲岳飞沙土练字岳飞小时候,家里很穷

  • 杭州什么牌的丝绸最正宗最纯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一般人都会回答万事利吧。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杭州笕桥绸厂,创办于1975年,目前已经是2019中国民企的500强,算是丝绸界里面的大哥大。但是其实除了万事利,杭州还有不少老字号以及有名号的丝绸公司,下面就列举几家。都锦生:1922年,都锦生在杭州茅家埠家中办起都锦生丝织,目前都锦生已经是国内最大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看着长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40000尺的西岳华山高耸,差不多碰着青天。在苦难和逼迫下生活留下来的人民已哭干了眼泪,但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我仍然不见宋王朝的军队收复失地。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

  • 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中的一城一门、一关一道,分别指的是什么?有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先说丝绸之路吧。在汉代,对外贸易发达,对外贸易的客商们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中亚,再到地中海,再到欧洲罗马等地。这就是丝绸之路。那都是一些驼队,在这条路上经营中西方的贸易。把丝绸和瓷器带到西方各国,对中西文化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佳话。那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呢,

  • 王羲之洗笔成墨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

  • 王羲之的书法为什么那么好?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一、因为王羲之先生的书法艺术集自晋代以前古今之大成,完善出新了前所未有的“楷书”和“今草书(也称小草)”。其技、法、理以及作品的质量、数量、内容等艺术高度皆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二、后来加上唐太宗李世民和当时上层官员文人的大力提倡、以及后来历代帝王、大臣、文人和普通百姓的推崇认可,所以才如此。其实,

  • 大书法家王羲之一生有什么值得后人学习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一,巧补春联的故事书圣王羲之每年除夕都要写春联贴到门上,因为他的字艺术价值高,每年除夕他的春联贴出之后,晚上就被人偷走。这一年除夕,王羲之依然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上联和下联只写了一半,留下了下半截没写。因为这几个字的春联不吉利,所以想偷对联的人就此罢手,空手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

  • 石川河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石川河,黄河支流渭河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铜川市焦坪北山和耀县(铜川市耀州区)瑶曲镇的北山,自西北向东南走向,流经铜川市王益区、耀州区,渭南市富平县,西安市阎良区、临潼区,最后于西安市临潼区的交口镇(街道办)流入渭河。上游为漆水河和沮水河,二水南下于富平县境内洪水乡岔口合流,蜿蜒曲曲百余(144)公里,

  • 王羲之的励志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而我们只看到了王羲之的辉煌成就,而没有注意到他背后的努力。王羲之一生不断进取,成年王羲之的书法已经非常有名,但是他每天依旧刻苦练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王羲之的励志故事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

  • 关于勤奋的经典名人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