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羲之练字励志故事

王羲之练字励志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781 更新时间:2024/2/3 7:11:11

王羲之练字的故事大家看过没有呢?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练字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王羲之练字励志故事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

王羲之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叔父王导为司徒,伯父王敦为扬州刺史,叔祖父王澄为荆州刺史。他父亲这一辈人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所以他有很好的学习条件。

王羲之小时候少言寡语,谁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他热爱学习,喜欢钻研,遇事机智有心计。他7岁开始临池学书,到10岁时,字写得已很有水平,他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欢他。

王羲之到了11岁,很想学一点关于书法方面的理论著作,用来指导自己。有一天,他在父亲王旷的枕头里发现了一本叫做《笔谈》的书,讲的都是有关写字的方法。他高兴得如获至宝,便如醉如痴地学起来。正当他兴趣正浓时,被父亲发现了,问他:“为什么偷读我枕中秘本?”王羲之只是望着父亲傻笑。母亲从旁插话道:“他恐怕是在揣摩用笔的方法吧!”父亲说:“你现在年龄太小,等长大了,我自然会教给你读。”

王羲之急不可待,不高兴地说:“如果等我长大了才讲究笔法,那不成了日暮之学,青春年华不就白白浪费了吗?”王旷十分惊奇儿子的这番议论,认为儿子少有大志,应该从小好好培养,于是便将《笔谈》的内容认认真真向王羲之作了讲解。羲之有了扎实的临摹功夫,又有了《笔谈》的理论指导,几个月的功夫,书法便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后,他又拜当时的女书法家卫夫人为老师,在卫夫人的悉心指导之下,练习书法,有了更长足的进步。王羲之跟卫夫人学了一个时期,书法已十分圆转成熟。连卫夫人也不得不惊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孩子将来一定要超过我了!”

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同他转益多师,刻苦磨砺分不开。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王羲之练字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王羲之练字励志故事

★古代名人的励志故事

★王羲之的故事2020精选

★关于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

★2021年励志的小故事

★名人成长激励故事手抄报内容集合

★书法家的故事手抄报图片

★关于名人的作文: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背景故事

★29个关于品行的小故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米芾的笔法特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宋四家”之一,在继承二王书法体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终以行书名垂千古。米芾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尤以行书见长,笔法八面出锋、波诡云谲,我曾多年练习、揣摩米芾笔法,将其笔法特点总结为以下五大方面

  • 据说杭州喜得宝丝绸历史悠久,是杭州老字号,具体哪年创办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和市场见证了“喜得宝”品牌的点滴成长和积淀。清道光十年(1830)创办的“老九和”染坊,民国八年(1919)开办的“义大染坊”,凭借诚信崇和及高超的技艺,成为杭州有实力的百年老字号染坊。1949年,历经沧桑的“老九和”、“义大”与“泰丰染坊”、“德盛染坊”等杭州34家练染作坊联合成立了喜得宝的前

  • 曾有人讲黄河在远古时期是从今山西北部入桑干河经张家口、北京、天津入渤海的,有什么历史故事?对此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历史和地理爱好者,我非常喜欢这种古代人文地理,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的华夏文明就起源于黄河河畔,在黄河还是很温顺的年代,我们经历了我们民族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并最终在秦实现了大一统,达到了空前的疆域。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 从古至今书法写好了人没做好的例子真的没有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有。赵高、秦桧、李鸿章,据说汪精卫也写得也不错。学书先立品,人的品行却不是挂在嘴上。同为一母所生的柳下惠与柳下跖,一个是品行高洁的道德模范,一个却是抢劫杀人,无恶不作的强盗。书法和做人,实在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两件事。十亿里马先生出的这道题,估计没有多少人会有兴趣看。写字是技能,做人是人的品行德操。一个

  • 钱塘江大潮有没有神话故事?如果有,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钱塘江的传说有很多,比如说,钱大王的传说,潮神伍子胥的传说,造钱塘的传说,还有钱王射潮的传说等……,最出名就是钱大王挑盐被龙王惊的潮水洗入海水的传说,据说很早以前,钱塘江的潮水和其他潮水一样又没潮头,又没声音。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个巨人,一迈步可以从江这头跨入对岸。他原来住在萧山镜内的蜀山上烧盐。人

  • 有关黄河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九渡的历史故事。这是成吉思汗攻灭西夏的最后一战。当时,成吉思汗由河西走廊进兵途中不幸坠马受伤,认为不太吉利,遂有退兵之意。于是遣使前往西夏,责问西夏无端之处,以便找个撤兵的台阶。哪知西夏国主不知实情,看到成吉思汗大兵压境,一场灭顶之灾不可避免,只好硬着头皮说强硬话。成吉思汗乃性格刚烈而心胸狭窄之

  • 请写出一位书法家的事迹,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

  • 王羲之是什么时候开始练习书法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原文: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

  • 简短黄河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

  • 历史上杭州有哪些商业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钱塘自古繁华,杭州从来物阜民丰。良渚玉、秘色瓷、蒂绫、官窑器、龙井茶、西博会……述说着人间天堂的商业文明故事。从滨海之地到山中小县文明曙光八千年前,杭州先民在跨湖桥筑屋定居、栽培水稻、驯化家畜、渔猎采集,开启了杭州“鱼米之乡”的历史。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石器成为原始农业的主